祁勇
【摘 要】導學案是針對傳統(tǒng)的教案來說的。導學案,即以“學案”來“導學”,是指教師根據(jù)學生實情與教學任務設置學案,學生據(jù)此進行課前預習,然后教師根據(jù)導學案的預習反饋組織學生展開重點探究,以課堂反饋總結課堂教學效果的教學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引入導學案,能夠最大限度地提供學生自學空間,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本文將從以導學案提高學生預習效率、以導學案確定課堂探究方向、以導學案及時總結課堂效果三個角度來分析初中物理教學應用導學案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 導學案 實施策略
一直以來,“教師、教材、教室”都是初中物理教學的中心,教師習慣按照教案組織物理教學,很少考慮初中生的學習需求與物理發(fā)展。這就可能導致部分教師過于追求教學進度,反而忽視了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與學習能力的應用與發(fā)展,導致學生學得十分被動、吃力。導學案正是為了突顯初中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鼓勵初中生利用已有知識經(jīng)驗與學習能力來探究新知的教學活動,能夠加快“生本教育”的改革進程,綜合實現(xiàn)“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一、以導學案提高學生預習效率
“導學案”,重點在于“導”字。在以導學案為基本教學工具的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體現(xiàn)初中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圍繞初中生的學習需求展開教師指導。這就需要初中生在課前主動預習,了解知識結構分布與難點分配,為課堂探究做好準備。但是,部分初中生由于預習經(jīng)驗不足,預習效率較低,根本無法發(fā)揮預習的教學定位作用。為此,教師便可以導學案來出示預習任務,設置預習檢測題,便于學生把握預習重點與預習方向。就如在“人耳聽不見的聲音”一課中,筆者便在導學案的第一部分出示了本課的學習目標,即掌握人與動物的聽力范圍;用物理語言解釋超聲波、次聲波的概念與特征;結合現(xiàn)代科技與現(xiàn)實生活,說出超聲波、次聲波的現(xiàn)實應用。然后,筆者還出示了一些預習檢測題,如人耳的聽覺范圍為( );次聲波是頻率低于( )Hz的音波,高聲波是高于( )Hz的音波;超聲波的特點為( ),等等。初中生可在導學案指導下明確預習任務,圈畫教材信息,然后根據(jù)預習題來檢測自己的預習成果。由于預習題是以概念題、基礎題為主的,所以如果學生無法正確解答,那么便說明學生的預習效果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所以初中生應根據(jù)自己的時間安排展開二次預習。
二、以導學案確定課堂探究方向
導學案將預習作為課堂教學的依據(jù),認為教師所組織的教學活動應以初中生的預習成效為基礎,將課堂探究重點放在學生普遍存在疑問的知識點上。在課堂探究中,導學案應說明教學過程與探究流程,讓每一個初中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學習任務與探究分工,規(guī)范初中生的課堂探究行為,突出重點知識。當然,導學案雖以初中生的主動學為主,但是也十分看重教師的指導作用,所以教師應全面觀察初中生的探究表現(xiàn),在初中生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幫助。
就如在“平面鏡成像”一課中,筆者便以導學案出示了本課的探究流程:首先,初中生需自由分組,分析平面鏡的作用,利用物理實驗總結平面鏡成像原理;其次,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總結出平面鏡成虛像與實像的客觀規(guī)律與成因;最后,結合本課所學與現(xiàn)實生活,說明生活中的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由于學生們已經(jīng)預習了本課,還學習了光的直線傳播知識,所以他們已經(jīng)具備了以物理實驗來總結具體結論的知識儲備。所以,筆者便以導學案來組織本課探究,使學生們了解課堂學習任務。然后,學生便需在導學案中詳細記錄本小組設計的實驗方案與實驗操作步驟,根據(jù)具體實驗操作步驟與實驗現(xiàn)象寫下具體結論。接下來,筆者將根據(jù)學生在物理實驗中遇到的難題展開教師解疑,引導學生完成物理學習任務。
三、以導學案及時總結課堂效果
課堂小結與教學反饋信息是了解導學案實施效果與學生探究成果的重要活動,需要教師及時收集相關信息,為制定下一輪導學活動做好準備。每一輪課堂教學活動都是下一輪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教師應根據(jù)初中生應用導學案學習物理的學習效果總結導學案教學法的利弊,嘗試趨利避害,揚長避短,保證導學案的合理性與科學性。
總結反饋是導學案的基本組成部分,筆者時常鼓勵初中生利用導學案的課堂反饋欄目寫下自己的學習心得與探究體會,以便讓學生們及時明確個人學習進步與學習不足。就如在“平面鏡成像”一課中,筆者便鼓勵本班學生寫下實驗學習心得,了解學生的探究效果。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以實驗探究來學習物理知識讓他們感到十分興奮,尤其是當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出科學的物理結論時,他們都感到振奮人心,也很期待下一輪探究型物理實驗,渴望證明自己的才華。
總而言之,導學案是轉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發(fā)揮學生學習能動性與自主性的有效措施,教師應充分利用導學案來組織物理教學,為培養(yǎng)初中生的物理素養(yǎng)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孫維龍.導學案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求知導刊,2015(24):68.
[2]李茂靜.談導學案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作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4(06):250.
* 此文系南京市第十期個人課題“初中物理高效課堂導學案的設計與實施研究”(課題編號:Gk4892)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