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石見
摘 要:表象訓練法又稱念動法,指練習者在頭腦中對過去完成的正確技術動作的回憶與再現(xiàn),喚起臨場感覺的訓練方法,現(xiàn)今作為一種科學而又成熟的輔助教學手段,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被廣泛推廣和利用。本文論述了表象訓練法的主要原理,論述了表象訓練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的作用,從初始學習階段的應用、中期學習階段的應用、后期學習階段的應用3個方面提出了表象訓練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關鍵詞:表象訓練法 高校 乒乓球教學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8(b)-0064-02
乒乓球是深受國民喜愛的球類運動之一,作為一種老少皆宜的體育運動,受到各個年齡層人群的追捧。現(xiàn)今很多高校都開設乒乓球體育教學,將乒乓球運動作為提升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重要手段。乒乓球運動對于運動者的身體素質(zhì)以及反應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通過乒乓球教學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以及反應靈敏度的提升。乒乓球運動具有一定的技術性,對運動者的技術水平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高校體育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會采取各種不同的教學方式來促進學生技術水平的提升,而表象訓練法作為既高效又實用的教學手段,在乒乓球教學中歷來受教師的青睞。
1 表象訓練法的主要原理
表象訓練法中的表象主要是指在沒有外界作用的前提下可以把腦海中所積累的經(jīng)驗技巧等重新在腦海中進行回想以及操作的過程。表象訓練法主要是借助心理訓練的方式來促進對心理機能的強化訓練,能夠全面調(diào)動運動者的思維、意識以及表象進而產(chǎn)生促進技術提升的效果。人體是十分復雜的結構,人在運動過程中,大腦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會對身體的肌肉等方面產(chǎn)生一定的作用和影響,進而產(chǎn)生感知,在感知的作用下,大腦會留下一定的印象和痕跡,大腦受到外部刺激或者作用時能夠產(chǎn)生思想與意識恢復的效果,能夠重新恢復部分以往儲存或遺留的感知記憶。而表現(xiàn)訓練法就是充分借助人類的身體和生理特點,使一些運動技能和動作轉變?yōu)橐环N表象的存在,從而將其存儲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通過不斷訓練的方式來構建成熟完善的技能體系,從而使得人體對體育技能深刻記憶并應用到實際運動中。
2 表象訓練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的作用
2.1 表象訓練法能夠有效減少教師示范次數(shù)
結合高校乒乓球教學實踐來看,乒乓球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大多是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動作示范和技術展示,然后結合動作要領逐步地對學生詳細地講解每個動作以及技巧的要點和難點,在細致的教學之后組織學生結合教師的教學要點以及動作要領進行理解性訓練,學生反復多次地練習,然后教師通過觀察來了解學生動作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陷,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糾正學生的錯誤,再進行正確的動作示范教學,在此過程中循環(huán)往復。但是借助表象訓練法通過將動作進行分解,再結合技能來進行教學,則能夠有效減少示范的次數(shù),減少不必要的體力浪費,有助于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還能夠有效保障學生訓練動作的準確性,降低錯誤率。
2.2 表象訓練法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高校體育教學大多是沿用單一的教學模式,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內(nèi)容和手段,導致體育課堂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和新鮮感。在這種落后的教學理念和模式下,學生很難產(chǎn)生對體育課堂的熱情與學習欲望,學習效率自然大打折扣。但是借助表現(xiàn)訓練的方式,將示范和講解相融合,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碰撞,使其腦海中產(chǎn)生各種體育情境,能夠較好地激發(fā)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還能夠深化學生對體育技巧與能力的記憶和把握,這與乒乓球運動的特點與規(guī)律相符合。
2.3 表象訓練法有助于強化教學效果
通過表象訓練法,能夠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存儲和記憶一些運動的技巧以及動作要領等,通過反復的調(diào)動來促進學生對這些信息進行全面、深入而又透徹的把握和記憶,將這些思維圖像烙印在腦海中,然后根據(jù)這些圖像展開運動訓練。這種學習和訓練的方式較之傳統(tǒng)的示范學習法更為高效。
3 表象訓練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3.1 初始學習階段的應用
學生剛開始接觸乒乓球運動時,由于對這項運動比較陌生,很難把握技術要領和特點,因此在入門階段會遇到較多的問題。在初始階段教學中可以通過教師的示范以及對技能、動作的細致講解來熟悉和了解乒乓球運動的基礎技能和技巧,然后結合教師的示范展開動作的模仿訓練,進一步深化對基礎技巧的把握。在此過程中,由于學生對動作的陌生以及技能的模糊導致其掌握度不夠,不能夠明晰動作和技能在什么狀態(tài)下施展,對何時發(fā)力以及發(fā)力大小缺乏準確把握。除此之外,在實際訓練時也存在較多錯誤和問題。針對初始階段容易出現(xiàn)的這些問題,教師應當結合乒乓球教學的重難點,進行準確且完整的動作分解展示,從而幫助學生對乒乓球的動作要領形成明晰的表象,針對一些理解有難度的動作技能,可以通過多媒體圖片、視頻等方式來對學生進行細致的講解,從而幫助學生初步形成乒乓球技能體系。
3.2 中期學習階段的應用
通過初始階段的訓練之后,學生能夠對乒乓球的技能特點等方面具備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也能夠結合自身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和計劃。結束初始階段之后便步入了中期提高階段的學習。中期階段對學生技能的培養(yǎng)有重要作用,在此過程中,有助于學生腦海內(nèi)產(chǎn)生某種特定思維意識,該意識能夠轉變成興奮和分化性抑制,并且兩者彼此作用和影響,進而幫助學生更深入穩(wěn)定地掌握動作技能,在此基礎上,促進大腦思維控制力的提升,從而幫助學生提升運動動作定型的水平。
3.3 后期學習階段的應用
在乒乓球后期階段學習中,學生的基本技能的掌握漸趨成熟,其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抑制和興奮能力也逐漸穩(wěn)定和確定。在缺乏外界作用和意識影響的狀態(tài)下,能夠熟練地完善一些技能,例如可以在無意識的狀態(tài)下采取有效對策來回擊對手的出臺下旋球,這種狀態(tài)下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乒乓球技能。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能力形成過程比較困難,但其并非永久性的,而是需要不斷練習和反復訓練才能夠加以維持,如果在后期學習中掉以輕心則會導致辛苦形成的動作定型體系瓦解甚至消失。所以,在后期教學中教師更應當注重學生內(nèi)部表現(xiàn)的深化和鞏固,不斷強化關節(jié)運動以及肌肉反應的感知能力,從而深化大腦對動作的記憶,進而有效地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4 結語
表象訓練法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在悠久的發(fā)展歷史中不斷得到改良和完善,現(xiàn)今作為一種科學而又成熟的輔助教學手段,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被廣泛推廣和利用,有助于提高體育教學有效性,促進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本文簡要對表象訓練法的基本原理進行了介紹,分析了其對高校乒乓球教學的作用和意義,并進一步探討了表象訓練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的應用,以期能夠促進高校乒乓球教學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楊傳松,孫永勝.高校乒乓球教學方式多樣化改革的可行性研究[J].內(nèi)江科技,2011(3):5-6.
[2] 劉玲,王凱.表象訓練在乒乓球正手攻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09(5):124-125.
[3] 玉聚成.分析表象訓練法在乒乓球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6):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