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萬剛 趙榮鋒 王菊 陳明星
[摘要]創(chuàng)建優(yōu)良學風是學校和二級學院必須長期料理的“家務事”,是“三全育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就二級學院里的文旅學院而言,2017—2018學年是學院管理育人的創(chuàng)新年和實踐年,通過對“全程關注,三有三融”育人工作法的探索,初步形成了自身的育人特色,有效推動了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為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和優(yōu)質校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文旅學院;三有三融;優(yōu)良學風;育人模式
[中圖分類號] G715???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6-0160-02
一、創(chuàng)建二級學院優(yōu)良學風具有現(xiàn)實意義
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森林生態(tài)文化傳播成為學?!皹淙恕惫ぷ鞯闹匾獌热?。文旅學院堅持“三全育人”的要求,把優(yōu)良學風建設始終當作“家務事”,緊緊圍繞學校年度黨政工作要點,結合安全維穩(wěn)、思想政治、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職業(yè)素養(yǎng)、廉潔教育等同步要求,一以貫之,在確保安全、狠抓紀律的基礎上,創(chuàng)建了具有文旅特色的優(yōu)良學風,為優(yōu)質校的建設注入動力。
二、文旅學院“三有三融”的工作內涵
“全程關注”中的全程是指從新生入學開始到畢業(yè)后一年之間的全過程。這是我校長期堅持的育人理念,也是在“雙樹雙專”辦學實踐中形成的特色。而文旅學院的“三有三融”是“全程關注,三有三融”的簡稱,“三有”(有計劃、有落實、有效果)是前提,“三融”(融安全、融思政、融素養(yǎng))是關鍵,是“抓細、抓小、接地氣”的真實體現(xiàn)。其核心思想就是“聯(lián)動”“融合”與“和諧”,也是協(xié)作、共建和共享的體現(xiàn),它貫穿于我院黨政工團學各方面,是我院學生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工作的新方向。
三、創(chuàng)建優(yōu)良學風的創(chuàng)新實踐
(一)“三有”是學風建設的前提
涉及文旅學院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中的主要活動都要做到有計劃或有活動方案,活動結束有工作總結,并對每項活動進行經(jīng)驗總結和差距反思,有診斷內容和整改措施,最后做到臺賬入盒上柜備查,力爭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使每一項活動的特點更加鮮明。
1.有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坝杏媱潯敝饕墙鉀Q“什么時候”“在哪里”“做什么”“誰來組織”“哪些人參加”“需要什么樣的條件支持”“做事的基本標準或規(guī)范”等問題。很多時候,我們忙于各種“重要”或“緊迫”的事情,并在“忙盲茫”中變得不知所措,甚至常常會出現(xiàn)撿芝麻丟西瓜的事情,分不出輕重緩急,不斷重復著“一天到晚總是忙忙亂亂的、做事毛手毛腳、慌慌張張、丟三落四……”的各種被動。為此,育人工作中務必要有計劃,尤其是在黨工團學活動中,要先做那些重要且緊迫的事,才可能有效利用有限時間,避免因一件小事而過度耗費有限精力。大的從《人才培養(yǎng)導論》開始,從分管校領導到各專業(yè)負責人和任課教師,都要布局每屆學生高職三年的教育教學安排,制定出人才培養(yǎng)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小的就算是一個主題班會或活動,也需要輔導員和班委提前布置和安排。通過“有計劃”的安排,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钠沸校好Χ粊y,有條不紊。
2.有落實
對于“落實”來說,“干”是最好的詮釋,實干才有可能?!罢f破嘴皮,不如甩開膀子?!闭纭拔鳟牼瘛敝姓f的“等不上辦法,干才有希望”那樣,是驢是馬拉出來遛遛;也如“王家營精神”中的艱苦奮斗?!坝新鋵崱敝饕鉀Q“什么事”“誰來干”“干到什么地步”“什么時候做完”等問題。很多事情,往往是說得多,落實得少。分析原因,一方面也許是計劃不夠具體,另一方面恐怕就是執(zhí)行力太弱了,甚至無人來抓、無人來落實。因此,在人才培養(yǎng)的過程中,無論是專業(yè)建設、課程建設、師資建設、黨建工作、意識形態(tài)、團學工作、獎助貸免、安全維穩(wěn)、班級活動等,沒有哪一件事情不需要落實,除了“苦干、實干、加油干”,再也沒有更好的方法。通過“有落實”,可以做到學以致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接地氣,培養(yǎng)學生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三下鄉(xiāng)”“雙推進”等。
3.有效果
“好”是“有效果”的最好表達,即效果好才是真的好,也正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廣告描述的那樣。就以下兩個例子來說,(1)關于開好會的問題。開會要有重點,會議要簡短,會前有醞釀和交流,會上有議題,會中有討論,會后有結果,結果有反饋。會風決定院風、決定教風和學風,需引起重視。(2)在開展黨建文化活動中,今年舉辦了第四期“漫林評書沙龍”,做到了結合“世界讀書日”開展活動、結合黨風廉政建設開展活動、結合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開展活動、結合“扶貧攻堅”開展活動、結合豐富多彩的文藝形式開展活動,參與部門多、參與職工多、參與學生多,真正做到了辦好一臺活動達到“多個好”的效果,突出了重點和品質,培養(yǎng)學生“熱烈、簡樸、有益”的優(yōu)化意識,是學習生活乃至今后工作中“有利于學生成長”的具體表現(xiàn),是構建優(yōu)良學風建設共同體的真實展現(xiàn)。
(二)“三融”是學風建設的關鍵
“三融”是“融安全、融思政、融素養(yǎng)”的簡稱。其中,“融安全”是學風建設的基本保障,“融思政”是確保學風建設的前進方向,“融素養(yǎng)”即為在學風建設和人才培養(yǎng)的全程中全面融入職業(yè)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走向社會的生存本領。
1.融安全
安全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每個學生的最大福利。“融安全”就是要把將安全意識、安全教育、反恐教育、禁毒防艾等教育全面融入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之中。加強防盜、消防、交通、防艾、游泳、安全微課等教育,遠離水庫、網(wǎng)貸等危險。安全貫穿教育教學各環(huán)節(jié),尤其重視節(jié)假日期間全院師生員工的安全意識和頂崗實習學生的安全教育。如把“輔導員簽字前告知學生外出務必注意安全,一切安全責任自負”寫入《學生請假條》或《頂崗實習安全協(xié)議》,形成制度。在院務會和輔導員會中,務必首講安全(含防盜、森林防火、游泳、網(wǎng)絡信息等要點)。而在開學第一節(jié)課,要求全體教師做到“把安全作為導課的關注點,融于課程之中”。
2.融思政
“融思政”就是把“三有九樹”落到講臺上、課程中、宿舍里,從提高師德思政水平開始,全程落實到學風建設各方面,堅定信念,砥礪前行。始終秉承“以樹木精神做樹人事業(yè)”的大學精神、“專職專業(yè),樹木樹人”的校訓和“修枝塑形,厚德厚生”的教風,高度一致地與教書育人相融合,與安全、思政和素養(yǎng)相融合,對立德樹人和人才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在開學第一節(jié)課,要求全體教師做到“務必把思政作為導課的重要關注點,結合各自課程特點,融于課程之中”。同時,抓好師資隊伍建設,把師風師德、習總書記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新要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教育元素融入課程,結合課程教育研究關注全程,促進學生成長和成人。
3.融素養(yǎng)
“融素養(yǎng)”即“融職業(yè)素養(yǎng)”。采取黨政工團學的聯(lián)動,緊緊結合校風、教風、學風、考風、班風建設,積極開展各種職業(yè)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教育,通過課堂、實訓室、禮堂、會議室、運動場、機房、黨團活動室、團學活動室、心理咨詢室等現(xiàn)場活動,把職業(yè)素養(yǎng)教育融入專業(yè)教育、課程教育、實踐教學、頂崗實習、技能大賽、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文體活動等各項工作中,不斷推動學生綜合素養(yǎng)提高和各種技能的形成,為“一體化育人”添磚加瓦。
總之,學風建設是學生素質教育的“奮進之筆”,也是“全程關注,三有三融”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修好走好“林中路”,學生自然收獲本領,促進學生成長、成人、成才。
參考文獻:
[1]趙榮鋒,易愛東.立德樹人是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靈魂[J].云南林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3).
[2]林松濤.以黨建文化引領高校校園文化體系構建[J].學校黨建和思想教育,2016(9).
[3]吳男,譚紅.協(xié)同論視域下高校優(yōu)良學風建設的思考[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