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琴
[摘要]面對中職學校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及當今中國公民的國民素質現狀,以一名中職德育教師的身份站在一定的角度,通過案例闡述中職德育教師的職能。
[關鍵詞]中職德育課;教學;德育教師;教書育人
[中圖分類號]? G715???????????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6-0292-01
目前,中職學校都開設有德育課程,而這門課程主要是按常規(guī)“豆芽”課在上。其實在實踐中,德育課在教學中應該有一定地位和作用的。下面我們通過案例來看中職德育課有何作用。
案例:2015級烹飪班共37名學生,由于大都是不愛學習,離異家庭,而且還有點“好吃懶做”之性的男生,最主要的是還要管理他們的刀具,這讓許多老師望而生畏。然而一位平時看起來很溫柔的女老師,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這個班。女老師從事教學多年,有一定的教學經驗。她認為這個班只有從“育人”上著手,利用德育課,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因此,她在教學筆記本的第一頁寫下了“做事先做人”這幾個字。從此,圍繞“育人”她始終與這些學生纏綿不休。終于三年后圓滿當完這屆班主任,讓她感到欣慰的是,她不僅被評為“優(yōu)秀班主任”,更讓她自豪的是,這個班從頭到尾沒有一個流失生,畢業(yè)后個個都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工作,有的讀大專,有的當兵。總之,沒有一個學生是無所事事、消極怠慢、沒目標地在這個社會上“混”。他們每個人不管能力強弱、資源多少、技術高低都在積極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都在為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而努力。
通過案例,我們可以看出:“百事德為先”,德,是一個人的靈魂。作為一名中職德育教師,如何利用德育課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樹立科學人生觀是教書育人的關鍵。
一、利用課堂,為學生注入正能量
在課堂中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方式對學生的影響很大。如果你“唯書”“唯本”,始終在應付每一次考試,那么學生接受的東西就很有限,無法找到強大的思想依靠,形成不了真正的世界觀、人生觀。因此,德育課教學中,教師必須以道德、法律、愛國、守規(guī)、誠信、敬業(yè)、服務、奉獻等這些正能量的磁場來影響和吸附學生那稚嫩而單純的心靈,讓那些純樸的心靈里深深種下愛黨愛國、遵紀守法、誠信敬業(yè)、無私奉獻的高尚種子,在以后的人生路上盛開的就是一朵朵高貴品質的艷麗花朵。
因此,德育課堂不是死水一潭,也不是只需要學生去記憶背誦,簡單完成教學任務的課堂,它需要教師把握這門學科的社會目的,依托教材,做到教書育人,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真正有用的人才。
二、教師要有崇高的職業(yè)素養(yǎng),否則不要干教育工作
作為一名德育老師,在教學上不只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要育人。要育人就必須具備較高的職業(yè)素養(yǎng),否則就會育人失敗。什么是職業(yè)素養(yǎng)呢?職業(yè)素養(yǎng)是指職業(yè)內在的規(guī)范和要求,是在職業(yè)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包含職業(yè)道德、職業(yè)技能、職業(yè)行為、職業(yè)作風和職業(yè)意識等方面。
首先,在職業(yè)道德上要具備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的職業(yè)情操,心中要有事業(yè)之心。要善于處理事業(yè)與自我的關系,樹立大局意識,克服自我情緒,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把“教書育人”當作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來做,也才能夠做到不誤人子弟。
其次,在職業(yè)技能和職業(yè)行為上,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具備一定的語言、溝通、思維、判斷、洞察等能力和為人師表的行為習慣,作為一名德育教師更要培養(yǎng)自己的這些能力和習慣,在思想和品德上對學生可以很好地起到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作用。
最后,在職業(yè)作風和職業(yè)意識方面要保持堅定的理想和信念,保持敏銳的政治頭腦和意識;要全面積累專業(yè)知識,收集大量時事政治的信息,以便能及時向學生傳遞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好方針,幫助學生了解社會,在進行職業(yè)規(guī)劃時起到導向和引領的作用。
三、教師要對自己的教育行為負責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話說得很對。因為教師不光承載著教書育人的職能,更肩負著傳播人類精神文明的責任??梢姡谌祟惿鐣l(fā)展的歷史長河中,教師的“教書育人”從某種角度來說,可以影響整個社會的文明進步,決定一個國家民族的政治文化素質。最近,我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中國富人正在成為世界的笑話》,這篇文章字字句句都在嘲笑有錢而無修養(yǎng)的中國富人。這說明,人類文明不止是指有錢,更重要的是要精神文明。每個人心靈中有無一顆文明的種子,跟自己受到的教育很重要。在學校里,教師尤其是德育教師應該具有播種文明種子的職能。
幾千年來,孔子的教育思想一直影響著人們的文明進步。從教育對個人的作用上來看,教育具有穩(wěn)定性、時代性、后發(fā)性,其功能強大,作用深遠。
在教育工作中,教師的教育思想和行為直接影響每一個孩子的幼小心靈,甚至決定孩子的成長經歷乃至今后的社會行為。所以,作為一名德育教師應該對自己的教育行為負責,要用科學的教育觀、純粹的事業(yè)心和責任心、較高的政治素養(yǎng)來對待自己的工作,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國民素質的提高、社會的文明進步。
總之,人類社會需要文明進步,人們的道德素質需要不斷提高。在人的綜合素質中,道德素質是主流,它支配著人一生的發(fā)展,也決定著社會意識形態(tài)。所以,作為一名中職德育教師,要有效地利用課堂,從社會發(fā)展的角度,以長遠的、國家的利益為重,不斷進取,不忘初心,認真做好教書育人工作,為社會的進步注入一份正能量。
參考文獻:
[1]張?zhí)靻?大學生職業(yè)素質教育[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3.
[2]李家祥,王雯.職業(yè)道德教育[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6-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