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芬
【摘要】新課程的實施,不僅是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的改變,更是實際效果的變化,因此,課堂教學效果就成為衡量課堂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標準。然而,目前的品德課堂教學評價中,失度、無據、生命意識缺乏的現(xiàn)象隨處可見。針對這些現(xiàn)象,本文提出了“以學定教”的課堂教學評價,力求讓評價具有人文內涵,且目標明確、切中肯綮,并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
【關鍵詞】以學定教 品德課堂 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4-0064-02
品德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本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獲得反饋信息,以幫助教師改進教學,促進學生發(fā)展,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而不在于對學生品德與社會性發(fā)展水平做出終結性的評定,更不是利用評價結果對學生進行比較與分等。曾記得《小學德育》2004年第4期楊愛珍老師在《淺談教師的評價語言》一文中說過:“教師的評價是一門藝術,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開辟學生智慧之門,讓創(chuàng)造的火焰噴涌而出,又可以封堵希望之路,使學生喪失學習的信心,使探索的腳步難以啟動?!奔毤毦捉肋@句話,我不禁頭涔涔,回憶自己聽課和授課中的種種不當評價,深感汗顏。
一、當前課堂評價忽略了誰
著名教育家嚴元章教授在其著作《中國教育思想源流》中曾對師生關系作如下論述:“教師是為學生而存在,學生卻不是為教師而存在。”新課改已推行多年,然而還有很多教師的品德課堂總是關注自己的“教”,學生的“學”卻被忽略,教師的評價也存在著很多普遍性的癥結,如:評價失度、生命意識缺乏等,大略可歸結為如下幾種類型:
(一)評價失度——奉承討好型
課程標準指出:“對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庇谑呛?,有的教師片面地理解為: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表揚和肯定就是維護了他們的自尊,激發(fā)了他們的積極性。因而我們經常會在課堂中看到,有的教師給予“好”“很好”“非常好”“太好了”的直接評價,或大家一起拍手表揚“啪啪啪”,或大家異口同聲說“棒,棒,你真棒”,或當場發(fā)給一些小物品之類的物質評價。這種只是為了評價而評價,為了追求活躍的課堂氣氛而進行的廉價表揚,剛開始學生可能會感到新鮮,時間長了,這樣的評價就像白開水一樣沒滋味。這樣的奉承討好型評價顯然是不利于學生發(fā)展的。
(二)生命意識缺乏——簡單粗暴型
林肯曾說:“每個人都希望得到贊美?!毙W生更是如此,他們需要從教師和同學的肯定和表揚里感受成功。積極的充滿溫情的評價能夠使課堂教學充滿人文魅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反之,扼殺的必然是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尤其是當學生的答案有些“偏題”或“偏激”時,教師粗暴地打斷或批評,受傷的恐怕就不是一個學生,而是一大片了。
二、“以學定教”課堂教學評價的特點
“以學定教”的品德課堂中,教師應用真誠而富有感染力的評價,讓學生如沐春風,如飲甘露,感受到積極主動獲取知識的快樂,更有創(chuàng)造力不斷被激發(fā)的驚喜,有自身潛力不斷被發(fā)掘而感受到成功與自信的舒暢體驗。
(一)如火炬,真誠而熱情
如在學生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后,可以走過去,握住他的小手,注視著他的雙眼,贊美道:“你思維敏捷,能發(fā)現(xiàn)別人發(fā)現(xiàn)不了的問題,老師真為有你這樣的學生而感到驕傲!”“好,有創(chuàng)新!老師也從你的想法中長了見識!”遇上個別膽小的,可以說:“你的發(fā)言很精彩嘛!你瞧,參與到大家的討論中來,很快樂吧!”
課堂是個動態(tài)的過程,學生作為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情感、靈性在課堂中進行共享、碰撞、對話。他們在課堂中表現(xiàn)出來的言行與舉動正是他們內心的需求。我們應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善于捕捉有效信息,把那些蘊涵著閃光點、生長點、轉折點,哪怕是微乎其微的生成火花,也要進行挖掘、開發(fā)、利用,從而燃起熊熊烈火,使教學活動充滿生命的活力。
(二)像彩筆,繽紛而獨特
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多方面觀察、分析學生,堅持“給每一個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機會”的原則,從不同的角度給予引導、鼓勵。如學生一時不能回答時,可以這樣說:“別著急,再想想,你會想起來的?!薄皠e灰心,下次還有機會,咱們再爭取”。又如學生回答不是很完整、完美時,可以說:“你想得真好,為大家開了一個好頭!”“你堅持著自己的觀點,這種執(zhí)著堅毅的品質會幫助你取得更多的收獲!”
教師在課堂評價要靈活多樣,要有創(chuàng)新。
1.體態(tài)語言:當學生出色表現(xiàn)時,教師面帶微笑沖他豎起大拇指,或上前去與他握握手、拍拍肩、摸摸他的腦袋,這些親切、溫暖的舉動能給學生帶來愉悅。
2.角色轉化:學生扮演教師,老師充當學生,認真聽學生講課。
3.引導學生自評、互評。同伴之間的鼓勵或許比師長的影響力更大。
4.填“觀察記錄表”。持久而真切的記錄給予學生的鼓勵也是持久而雄厚的。
教師在評價中只有做到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課而異,恰如其分,才能如同五彩斑瀾的彩筆一樣,在孩子的心田上描繪出多姿多彩的圖畫,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
三、“以學定教”課堂教學評價的操作要求
(一)關注情感,激發(fā)興趣
[案例]浙教版《品德與生活》二下《動物、植物和我們》教學片斷
教師出示了許多小動物的圖片,讓學生說說自己都喜歡什么動物,飼養(yǎng)過什么動物,同學們紛紛發(fā)言。
生1:我喜歡大熊貓,因為它很可愛。
生2:我最喜歡小狗,也養(yǎng)過一只。狗是人類忠誠的朋友。
……
師:你們這么熱愛小動物呀!有誰喜歡小昆蟲嗎?
生3:我喜歡蜻蜓,它像一架小飛機,有趣極了。
生4:我喜歡蜜蜂,它很勤勞;我還喜歡螢火蟲,它像一盞小燈籠。
有個小女孩子一直沒發(fā)言。
教師微笑著走到她面前,問:“你喜歡小昆蟲嗎?”
女孩慢慢站起來,怯生生地搖搖頭:“我……不喜歡……”
教師仍然笑著,問:“為什么?”
女孩:“小時候我被毛毛蟲刺痛過,全身又癢又痛,都起紅包包了。”
教師想了片刻,繼續(xù)問:“那你見過剛才同學們提到的螢火蟲嗎?”
女孩來了興趣:“螢火蟲可好玩了,我在夏天的晚上還捉過呢!”
教師意識到這是很好的評價閃光點,于是抓住時機表揚她:“呀,連螢火蟲都敢捉呀!你可真勇敢!”
教師又笑著說:“有些昆蟲,如毛毛蟲,是有毒的,我們盡量不要靠近,而像蜜蜂等益蟲,我們都應該盡全力保護它?!?/p>
女孩似乎不再惶恐,笑著點了點頭坐下了。
羅杰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睅熒g的平等交流、朋友式的交往,能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把老師當做他們中的一員,覺得老師的行為正是符合自己價值判斷標準的可以接受的行為,才會使他們心悅誠服地“聽其言,從其行”,激發(fā)起學習的興趣。教師要做學生的貼心人,要了解他們的心理特點,關心他們的學習、身心健康,體諒他們學習的難處,尊重學生的思想,善于激勵他們。
(二)具體明確,切中肯綮
[案例]浙教版《品德與生活》一下《春天說了什么》教學片斷
教師課前組織學生去找了春天,觀察春天的自然現(xiàn)象。
生1:校園花壇里的小草發(fā)芽了,春天已經來了!
生2:田野里的麥苗綠綠的,春天已經來了!
生3:我去桃花園里看桃花了,桃花紅紅的,還讓媽媽幫我折了一枝帶回家來插在花瓶里。
全班嘩然,教師沉吟片刻。
師:春天多美呀!紅的花,綠的草,我們該怎樣把春天帶回家呢?
生4:可以用照相機把美麗的景色拍下來。
生5:可以回家用筆畫下來。
生6:我還可以寫一段話呢!
師:剛才這位小朋友把桃花帶回家,是因為太喜歡這美麗的春天了。不過,如果大家把自己喜歡的東西都帶回家,行嗎?
那位把桃花帶回家的孩子站了起來,頭微微低了下去,說:“這是不可以的?!?/p>
師:你說得真好!美麗的東西是和大家一起分享!
新課程強調課堂上要多激勵賞識,少批評指責,所以,不要輕易對學生說“不”,因為“不”意味著一種否定,況且學生也畢竟是發(fā)展中的人,在價值判斷上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不完善。如果批評不當,可能會嚴重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會造成學生“有口無心、表里不一”的雙重人格。但是,這并不是說我們可以一味地、毫無原則地對學生進行“賞識”“激勵”。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必須提出明確的要求,必須切中要害,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何處。我們可以像上面案例中的教師一樣,以委婉的語氣讓學生自己判斷自己行為的對錯,對學生不成熟或錯誤的道德觀中適當地引導,引導學生自己在多元價值中作出正確的、合理的選擇,也避免了將自己的思想強加于人。
(三)把握尺度,承認差異
所謂尺度,就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標準的評價。對于膽小的孩子,一句“你真勇敢”也許會讓他戰(zhàn)勝自己;對于內向的孩子,一句“你的發(fā)言很有自己的思想”也許會讓他更樂于交往;對于做事急躁的孩子,一句“你的觀點很新穎,慢慢來,再想想,怎樣才能表達得更完整”也許會讓他培養(yǎng)性情;針對那些思維比較活躍,活潑好動的學生,“你真愛動腦筋!”“你問到點子上了,能再想一想怎么回答嗎?”對其加以引導,鼓勵進行深入思考;針對學習習慣不良的學生,“想發(fā)言很好,不過你得先坐正,看看其他同學都是怎么做的,然后把手舉好,行嗎?”讓學生學會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學習別人的長處,整理自己的思路,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案例]浙教版《品德與社會》四下《服務在身邊》教學片斷
師:假如你買到了一件假冒偽劣的小電器,你將如何妥善地處理此事?
生1:我要憑發(fā)票去商店退貨,若商店不允許,我就向消費者協(xié)會投訴,要求賠償。
師:這位同學具有很強的法律意識,可稱得上是小律師了。
生2:我要打電話給“1818黃金眼”,請媒體曝光。
師:這位同學具有很強的監(jiān)督意識,將來會是個好記者。
生3:我自己來修理。
其他學生笑。
師(微笑):這說明我們這位同學動手努力強,肯自己動腦筋,將來會是一個好修理師或機械師。
班里有個平時性格內向的女同學憋了半天,膽怯地舉手,說:我沒想好,我想讓爸爸幫忙。
學生哄堂大笑。
師:你的想法真好!當自己力所不及的時候,應該想到發(fā)揮別人的作用,你具備了高明領導的素質、才能和韜略。
這位老師能夠從不同方面去評價每個學生:生1有法律意識,稱其可當律師;生2有監(jiān)督意識,將來可當記者;生3自己動手修理,贊其可以當機械師;對女生的回答(請別人幫助),而是用反向思維進行評價,稱其具有領導才能。這樣的評價,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關注,讓每個孩子的個性得以充分的張揚,符合孩子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點,也符合多元智力理論?!耙詫W定教”的課堂教學評價就是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個性、氣質、特點、學習水平,做出有針對性的、藝術性的評價。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動心的深處?!闭n堂教學評價雖著墨不多,卻是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情”動才能“辭”發(fā),教師只有用真心、用熱情,才能以真摯的微笑、動人的眼神、得體的手勢、精妙的語言來打動學生的心,才能觸發(fā)學生心靈中最美妙的那根弦,引領他們主動改進自我,完善自我,促進自身道德認知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小學德育》2004年第4期.
[2]《中小學德育》2012年第1、2期.
[3]《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
[4]《聚焦新課程》李建平著,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