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寒
摘 要 通過文獻檢索對2011年至2015年的《高教探索》、《現(xiàn)代大學教育》、《江蘇高教》共24篇綜述類文獻進行整理、歸納、分析,并對其所具有的優(yōu)點特質進行探討。在文獻的擇取方面,選題應新穎、關注熱點難點問題,并盡量選擇具有前沿性和權威性的文獻進行閱讀,注意文獻的全面性,以便獲得充足的信息;在文獻的整理方面,前言須說明文章的主題信息,主體內容應具有簡要性、系統(tǒng)性、批判性、創(chuàng)新性、評論性等特征,總結部分應帶有導向意義;文獻綜述是推動學術發(fā)展的必然之路,沒有高質量的文獻綜述就不會有學術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
關鍵詞 文獻綜述 文獻述評 高等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47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2.017
Abstract Based on literature search, we collected,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24 summary literatures from 2011 to 2015, including "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modern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and discussed their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election of literature, novel, topics should be concerned about the hot and difficult issues, and to choose to have advanced and authoritative literatures,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in order to obtain sufficient information; in the collation of literature, the article must indicate the topic information, the main content should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rief, systematic, critical, creative, critical, summary should with guiding significance; literature review is to promote the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he inevitable road, no literature review of high quality will not have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academic.
Keywords literature review; literature review; higher education
一篇高質量文獻綜述,不僅可以對現(xiàn)有的優(yōu)秀文獻進行梳理和總結,還有助于提升應屆畢業(yè)生畢業(yè)論文的整體水平。本文選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的《高教探索》、《現(xiàn)代大學教育》、《江蘇高教》這3本質量較高的高等教育類核心期刊作為研究對象,其中《高教探索》收錄論文1150篇、《現(xiàn)代大學教育》收錄論文543篇、《江蘇高教》收錄論文1663篇,合計5019篇論文,本文對其中有關教育類文獻綜述或述評的文章(《高教探索》6篇、《現(xiàn)代大學教育》8篇、《江蘇高教》10篇,合計24篇)加以分析,從擇取與撰寫兩部分內容進行研究。
1 文獻的擇取
1.1 新穎的主題
優(yōu)質文獻綜述的選題應該具備新穎性、涉及日常生活與教育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本文選取的24篇文章中,涵蓋大學治理、高等教育國際化、職業(yè)教育、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過度教育、學生評價、人才培養(yǎng)、大學生課外經驗、大數(shù)據(jù)、學籍管理、大學校長聘用與選拔、教師津貼等多種生活與教育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從期刊發(fā)表和課堂與實際應用的角度來看,有關教育改革和學術研究的熱難點問題,具有更大的研究價值,并有較大的發(fā)表幾率。
1.2 前沿權威的文獻
1.2.1 文獻的前沿性
除一些經典著作外,優(yōu)質的文獻綜述會使用最新的參考文獻,這說明文獻的作者對于當前這一領域的最新理論、進展、動態(tài)以及發(fā)展趨勢有深入地研究,在綜述的同時將自己對新形勢、新領域的觀點展現(xiàn)給讀者。徐巧玲教授認為科學研究是一個不斷創(chuàng)新和突破的過程,最新發(fā)表的文章中總會有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內容和思路,并與當今教育教學的實際密切聯(lián)系,這些都有利于開拓我們的研究思路,值得學習和借鑒。趙新云教授認為文獻綜述一定要反應最新的研究情況,如果所引述文獻都是若干年前的陳舊參考文獻,則不能對當前教育研究起到應有作用。我們以文章出版的時間為標準,將5年內的文獻定義為具有前沿性的文獻。那么在24篇文章的521個參考文獻中,具有前沿性的文獻大約在50%左右,即每2個參考文獻里就有1個是新文獻,這保證了綜述本身的時代性與全面性,也表明文獻作者對這一領域最新的文獻的閱讀與思考。
1.2.2 文獻的權威性
高質量綜述所引用的參考文獻不僅要反應這個時代的最新研究,同時也要對于一些權威且具有經典性的文獻和著作予以參考。徐巧玲教授認為權威的機構、刊物和人物的觀點、論文、著作等,相較于普通的雜志發(fā)表的文章,具有更加嚴謹規(guī)范,質量也更高等特點,并且權威人士對與自己深入研究的學術領域往往擁有自己深刻而又獨特的見解,他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領域較高的研究狀態(tài)和研究水平或該領域研究的發(fā)展趨勢,因此,權威文獻具有更好的參考價值。正如牛頓所說的“我如果比別人看得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參考權威文獻不僅可以拓展讀者的視野,也可以提高文獻綜述的格局。
1.2.3 文獻的全面性
好的文獻綜述應具有時代性、國際性,所著眼的領域不能只限于國內,還應該包括外國文獻,這就要求文獻作者擁有一定的外語能力,以便幫助研究者獲得更全面、更前沿的國際性科研成果,并將其轉化為自己文獻綜述的內容。本文選取的24篇文章中,對全外文文獻進行統(tǒng)計(譯本文獻不予統(tǒng)計),共有9篇文獻引用外國文獻,總比也達到37.5%,可以看出外文文獻的引用率是相當高的。
2 文獻的整理
2.1 前言
高質量文獻綜述的前言部分可以使研究者和讀者對全文所講的內容與觀點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其撰寫的主要關鍵點是綜述的范圍、研究的目的和意義、研究背景和現(xiàn)狀等信息。如《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意識影響因素研究綜述》一文中,在前言部分指出創(chuàng)業(yè)需要培養(yǎng)創(chuàng)業(yè)意識(研究背景),通過述評可尋找創(chuàng)業(yè)意識研究的方向(研究意義),并利用文獻研究的方法對比分析國內外研究的異同(綜述范圍)。又如《十年來高等教育國際化研究述評》中,前言寫到高等教育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日益普遍(研究背景),筆者對十年來國內外的高等教育國際化研究成果進行了檢索和梳理,對研究視角變遷、研究中的局限性和取得的成果進行了總結(綜述范圍),為促進高等教育國際化研究的深化,促進我國高等教育交流與合作的發(fā)展提供指引和參考(研究目的和意義)。
從上述兩個案例可以看出,前言部分撰寫的內容主要依據(jù)研究的實際需要,有選擇地凸顯研究的目的、背景、范圍等重要信息。
2.2 主體
主體部分是綜述的主要內容,這部分作用是要闡明現(xiàn)有研究、研究的程度、外界的評價以及作者的主要觀點。筆者認為一篇好的教育管理類文獻綜述應具有簡要性、系統(tǒng)性、批判性、創(chuàng)新性、評論性五個特點。
2.2.1 簡要性
優(yōu)質的文獻綜述通常對以往研究所做的歸納和總結方面,闡述的簡明扼要且善于抓住重點。趙新云教授認為一篇文獻綜述可基于幾十篇甚至上百篇原始文獻資料,數(shù)量眾多的原始文獻資料必然導致所含有的信息密度過大,所以要舍棄大量原始文獻中詳細的推導、演算過程,而重點對其中有用的理論、觀點、方法等信息的提煉濃縮。
仔細研讀所有的24篇文獻我們會發(fā)現(xiàn),它們都具有簡潔性的特征,占比達到100%,說明簡潔性已具有等成為優(yōu)質文獻綜述的基本特征之一。如《高??冃гu價研究綜述》一文中,作者語言精煉,用詞準確的為讀者闡述大學與政府和投資者的復雜關系。
2.2.2 系統(tǒng)性
優(yōu)質文獻綜述擁有自己的邏輯與框架,能清晰地為讀者展現(xiàn)出其綜述內容的全貌。例如在《中國大學校長選拔任用制度改革研究綜述》中將大學校長選拔任用制度分為大學校長的遴選標準、遴選程序、任期與考核、與大學校長的職業(yè)化四個方面,為讀者條理清晰地闡述了大學校長選拔任用制度的改革研究。通過上述的例子不難發(fā)現(xiàn),優(yōu)秀文獻綜述的主題與段落之間層次分明,又相互聯(lián)系,環(huán)環(huán)相扣。
在24篇文獻綜述中,全都有系統(tǒng)性的特征,占比達到100%,可見,如同簡潔性一樣,系統(tǒng)性也是優(yōu)質文獻綜述的基本特征之一。
2.2.3 批判性
教育研究文獻的各種報告在其質量及綜合性方面有很大的差別。因此,研究者在閱讀報告時,就應帶有某種程度的批判色彩。所以,優(yōu)秀的文獻綜述應該是具有批判性的,只有分析當下研究領域理論與實際操作上的缺點與不足之處,一針見血的切中要害,才能找到頑疾,對癥下藥,并發(fā)掘出可供今后研究的空間以及發(fā)展方向,以此來推動中國高等教育的進步。
在24篇文獻綜述中,18篇文獻具有批判性的特點,占比達到75%,說明大部分的文獻綜述都具有此類特征,同時也表面批判性對于文獻綜述來說是比較常見的性質。
2.2.4 創(chuàng)新性
徐巧玲教授認為撰寫文獻綜述不是對別人文獻的照搬照抄,而是要進行比較、分析歸納、總結,最后形成自己的觀點,這才是文獻綜述的意義所在。當作者在撰寫綜述時,會提出自己的有創(chuàng)造性意見和建議,優(yōu)質的文獻綜述可以為讀者拓展思路,幫助他們不斷創(chuàng)新,找到問題的突破口。
創(chuàng)新性可以看做是綜述類文章達到一定水準后的新階段,24篇綜述中有11篇具有創(chuàng)新性,占比只達到45.8%,還不足一半,可見我國期刊中文獻綜述的創(chuàng)新性還有待提高。
2.2.5 評論性
金哲華教授反對文獻綜述述而不平,也避免研究流于形式,他要求研究者必須說明對所研究領域狀況的了解,并使之成為自己更廣泛或更深入研究的引導。趙新云教授認為教育文獻綜述不能限于介紹研究成果,傳遞學術信息,還要對各研究成果進行恰當而中肯的評價,并表明作者自己的觀點和主張。所以,一篇優(yōu)秀的教育類文獻綜述必須有述有評。述是闡述當前教育形勢,使讀者了解教育領域的現(xiàn)狀;評是對當前教育形式的解讀,給讀者講述自己的觀點,抒發(fā)自己的主張,給讀者啟示。文獻綜述應該通過述評結合的形式,引導出對課題今后發(fā)展動向或趨勢的說明。
在24篇文獻綜述中,評論性綜述占比95.8%,說明評論性也是文獻綜述的基本特征之一。
2.3 總結部分
優(yōu)質的文獻綜述在文章的結尾會簡明扼要地指出目前研究中有待解決的問題,及研究成果的意義和價值,并且具有導向意義。金哲華教授認為文獻綜述也要有結論,研究者應該清楚的表明一種事實:所考察的領域的研究還有待拓展,這就給該領域的進一步研究提出了要求。王琪認為文獻綜述的結尾應在考察研究現(xiàn)狀的基礎上,總結該學科領域當前國內外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其應用價值,從而提出新的研究設想、研究內容等。由此可見,總結部分對于文獻綜述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
3 結束語
整理和分析已有文獻是開始新研究的必要前提,因此如何寫好一篇值得他人借鑒的文獻綜述顯得尤為重要,文獻的總結與歸納可以體現(xiàn)出作者的學術素養(yǎng)是否高深,知識儲備是否廣泛、充足。綜述擁有了簡潔性,就幫讀者抓住了要點;擁有了系統(tǒng)性,就可以把相關領域不同的研究成果有機地整合起來,為讀者勾勒出某一問題研究的發(fā)展歷程;擁有了批判性,就會表明哪些遺留問題沒有得到有效地解決;擁有了評論性,就會使讀者會從中受益,得到啟發(fā);擁有了創(chuàng)新性,就可以打破常規(guī),突破思維局限,為高等教育管理帶來新鮮血液。掌握了文獻綜述的優(yōu)點特質,不但為今后的論文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而且推動新的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龐國彬,劉俊卿.實用教育科研方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38.
[2] 趙新云.教育科學研究方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48.
[3] 威廉·維爾斯曼.教育研究方法導論[M].袁振國,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7:99.
[4] 金哲華,俞愛宗.教育科學研究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96.
[5] 王琪.撰寫文獻綜述的意義、步驟與常見問題[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11):49-52.
[6] 秦文.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文獻綜述的認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
[7] 何曄.文獻綜述結構圖式——以學位論文為例[J].中國外語,2015.12(01):82-89.
[8] 路陽.社會科學研究中的文獻綜述:原則、結構和問題[J].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2011(2):69-75.
[9] 許麗妹,李哉平.對文獻綜述中操作性問題的討論[J].教育實踐與研究(A), 2010(11):9-11.
[10] 崔智敏,寧澤逵.定量化文獻綜述方法與元分析[J].統(tǒng)計與決策,2010(19): 166-168.
[11] 陳明芳.學位論文文獻綜述的語類結構與視角[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 (1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