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小娜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組織形式的創(chuàng)新,雖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且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因此,語文教師只有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不斷提升組織能力與調控能力,才能將小組合作學習的功效發(fā)揮到最大,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組織與調控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2-0065-01
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有利于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發(fā)展,如果要想小組合作教學方式在語文教學中進一步發(fā)展,就需要加強教師的組織和調控。在小組合作教學中,教師通過合理分組,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合適的教學目標和課堂規(guī)劃,并且對學生學習進行合適的引導,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
1.準確把握自身的角色
教師應當充分明確自身在合作學習中的定位,即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同時充分發(fā)揮自身在合作學習中的主導作用,明白這不僅無礙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而且還有利于促進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因此,教師在合作學習的實際過程中,應當對課堂紀律進行及時有效的調控,以保證學生的合作學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仔細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給予及時的引導與幫助,為學生指引正確的學習方向,進而增強學習的實效性。例如,在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時,在學生閱讀之前向學生提出合作學習的探索問題,即為什么說文章中的父親是位了不起的父親,讓學生展開小組探討,并觀察學生的小組合作情況。通過該方式促使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主人公的精神面貌上,大大增強了學習的針對性,有利于促進學生對作者情感上的理解與把握。
2.合理的編排、建立小組
首先,按照學生知識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的不同進行分類,并把各個不同層次的學生均勻地分配到各個小組中,使優(yōu)等生帶動學困生。同時,小組人員一般控制在四到六人左右,不宜過多,以免各小組成員沒有足夠的交流機會,也不宜過少,以免交流氛圍不足。其次,在每個組中,可以設有組長、記錄員、檢察員、匯報員等多個角色,并實行角色定期輪換的制度,以使每一位學生都有體驗不同角色的機會,同時,這種明確的責任分工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合作學習目標的有效達成。
3.制定明確的合作學習目標
只有方式沒有目標的學習是得不到提高的。小組合作學習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這就要求教師發(fā)揮其重大的指導作用。比如,在進行《空城計》的學習時,首先在小組討論之前要為學生設置三個問題。第一,文中都有哪些主要人物?這些主要人物都做了哪些活動?第二,是誰領導這次戰(zhàn)役取得了成功?并且簡要描述主人公所用的計策。第三,這場戰(zhàn)役能夠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我們能從中受到哪些啟示?教師為學生確立明確的目標,就會使學生在小組討論時產生動力,更好的對整篇文章有一個合理的把握,提高學習效率。
4.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職能
教師需要在學生小組合作中正視自己的角色與職能,需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職能。具體地說,教師并不是要直接干涉學生的交流與合作,而是依靠自身的教學經驗,在學生的交流遇到困難時給予適當?shù)膸椭?,或者利用提問等形式啟發(fā)學生的思維,為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提供明確的方向。例如,在學生討論空城計成功的原因時,學生對此感到不可思議。此時,小組成員根據三國演義的故事提出,司馬懿生性多疑,因此被諸葛亮給嚇走了。學生的觀點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了這個問題,但卻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小組合作的效力并沒有真正的發(fā)揮。此時,教師在黑板上有意的提醒道:"司馬懿率大軍前來攻城,如果是你會不會僅僅因為多疑就被驚嚇退兵,司馬懿身邊的文臣武將難道也都如此多疑嗎?"教師的提問其實是在啟示學生,促使學生從更深的角度去思考空城計成功的原因。在學生面露疑惑的時候,教師進一步提出問題:"在兩軍對峙時,諸葛亮有什么樣的神態(tài)?課文中是如何描寫的?"在提問的驅使下,學生開始尋找描寫諸葛亮神態(tài)的語句,并很快找到:"果見孔明坐于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這一句。很快,學生意識到正因為諸葛亮在面對大軍時從容不迫、笑容可掬,展現(xiàn)出一副自信滿滿的神態(tài),再結合司馬懿多疑的性格才使得空城計成功。在此過程中,教師利用提問等形式給予學生適當?shù)囊龑В龑W生對課文進行深層次的理解與分析,使學生對人物的性格等多個方面有進一步的理解,提高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5.完善合作學習的評價機制
首先,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根據學生知識基礎與能力的不同來制定與之相適應的評價標準。即只要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就給予肯定的評價,以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提升其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其次,將學習過程與評價結果相結合,并實現(xiàn)評價方式的多元化。教師應當不斷豐富自身的評價語言,并采取多種不同的獎勵方式實現(xiàn)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另外,將評價貫穿于整個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以增強合作學習中的監(jiān)督力度,督促學生不斷對其學習方式進行改良與完善。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是促進高效課堂生成的重要方式。作為語文教師首先需要認識到小組合作學習的特點和意義,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優(yōu)化小組分組方式,在小組合作學習開展過程中發(fā)揮好主導者的作用,對學生合作學習的情況進行密切關注,進行必要的指導。
參考文獻:
[1] 鄭云鳳。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與調控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4.
[2] 沈曉明。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與調控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