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婧 唐金穎 陶梅平
【摘要】OBE組織教學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堅持目標導向,進行目標達成度評價,并堅持持續(xù)改進。根據專業(yè)認證工作的課程達成度評價,可以幫助教師掌握學生學習情況,適時調整課程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完善課程體系。
【關鍵詞】專業(yè)認證 OBE 制圖課程 持續(xù)性改進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9-0244-01
基于學習產出導向的教育模式(OBE)是以預期學習產出為中心來組織、實施和評價教育的結構模式,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開展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的重要標準之一[1]。
根據OBE工作的課程達成度評價體系,教師可通過課程培養(yǎng)目標的達成度數(shù)據了解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根據學生情況調整課程內容,改進教學方法,給教師的課程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也為學生的畢業(yè)要求的達成提供了有力的保證。下面,以《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2》為例介紹專業(yè)認證在教學方面的突出作用。
一、對《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2》課程的分析
《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2》研究繪制和閱讀機械工程圖樣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與工程實踐有密切的聯(lián)系,對培養(yǎng)學生掌握科學思維方法,增強工程和創(chuàng)新意識,為學生學習后續(xù)課程以及從事專業(yè)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礎[2]。
《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2》課程目標及能力要求具體如下:
課程目標1:掌握表達方法的綜合應用,掌握正等軸測圖的畫法,掌握零件圖的作用和內容,了解零件和部件的關系;掌握表面粗糙度及其標注、極限與配合及其標注;掌握幾類典型零件的視圖選擇,掌握零件圖的尺寸標注,掌握零件測繪和零件圖的繪制,掌握零件圖的讀圖方法。
課程目標2:掌握螺紋的規(guī)定畫法和標注,掌握螺紋連接件的連接畫法;掌握圓柱齒輪及其嚙合的規(guī)定畫法,掌握常用滾動軸承的規(guī)定畫法和通用畫法;掌握正確繪制中等復雜程度的裝配圖的方法;掌握裝配圖尺寸標注,掌握零件序號、明細欄和標題欄的正確注寫,掌握裝配圖的讀圖及由裝配圖拆畫零件圖的方法。
課程目標3:掌握用AUTOCAD軟件繪制機械零件圖及裝配圖。
二、專業(yè)認證要求下進行課程達成度統(tǒng)計
依據專業(yè)認證要求,對2011級、2012級和2013級學生的《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2》進行了課程達成度評價,其計算結果如表1所示,比較圖如圖1所示。
三、課程達成度分析
由表1可見,2011級、2012級、2013級課程總目標達成度評價值分別為0.64、0.63、0.53,即未達成。其具體原因和問題分析如下:
1.在三級學生的課程目標達成度情況中,課程目標1的達成度分別為0.70、0.71、0.67,達成度較高,說明學生對課程目標1的相關知識掌握較好;其中2013級新增了課程目標3,主要考查學生使用AUTOCAD軟件繪制機械零件圖及裝配圖的能力,達成度值為0.76,說明學生對此部分掌握情況較好。
2.在三級學生的課程達成度情況中,課程目標2的達成度分別為0.52、0.48、0.31,達成度完成情況較差。課程目標2主要考核學生根據一組零件圖完成裝配圖的拼畫以及由裝配圖拆畫零件圖的讀圖和繪圖能力,丟分嚴重,達成度較差,表明在授課過程中忽視了學生在學習根據零件圖作裝配圖、由裝配圖拆畫零件圖具有一定的困難,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課程內容及授課方式,導致此項達成度較低。
3.《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2》課程作為學科專業(yè)基礎課,主要面向大一學生開設,在零件圖和裝配圖這兩個章節(jié)的學習中,由于不具備相關的專業(yè)知識,缺乏感性認識,因此,根據零件圖作裝配圖以及由裝配圖拆畫零件圖的確會有很多問題,所以,使得課程目標2的達成度值較低。
四、結論
制圖課程作為一門技能課程,在今后的制圖課程體系中,將圍繞專業(yè)預期“學習產出”,逆向設計制圖課程“課程目標”,督促教師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育環(huán)境,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改變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模式;在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體系上,制圖教師采取提問,隨堂測驗、課后小圖紙作業(yè)、課后大圖紙作業(yè)、期末考試等多樣化評價方式,對學生實際“學習產出”進行過程形成性達成度評價和總結性達成度評價,制圖課程作為一門技能課程,建議今后的制圖課程“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側重過程形成性評價,不以一紙期末考試試卷成績論英雄,需更多側重于學生的實際技能掌握,工程圖學教研室今后將結合OBE的實施,進一步調整學生制圖課程綜合成績結構。
OBE比較注重持續(xù)改進,作為可持續(xù)的OBE,將需要教師今后投入較多的精力研究教學目標分解、課程設計和教學方法選擇,動態(tài)地評估學生學習水平,并根據學習達成度評估反饋信息及時開展針對性輔導。
參考文獻:
[1]顧佩華,胡文龍,林鵬,等.基于“學習產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頭大學的實踐與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27-37.
[2]董玲,何俊杰.基于OBE的機械制圖教學改革與實踐[J].裝備制造技術,2016(11):215-216.
作者簡介:
胡婧(1985-),女,湖北鄂州人,講師,研究方向:工程圖學,三維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