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赟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師?學生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中,閱讀教學一般具有便于學生了解各種題型與牢記各種做題技巧的作用。但是,它也間接限制了他們個性的多元化發(fā)展與語文文化素養(yǎng)的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教師應順應時代教育的發(fā)展潮流并且緊隨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步伐以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嚴格做到以學生為教學的出發(fā)點,將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作為自己教學的首要任務?;诖耍P者針對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自己的幾點建議。
拓展閱讀的廣度是提升閱讀能力的第一步。顧名思義,學生應當首先加強對各種課外優(yōu)秀典籍、雜志期刊的積累,多多閱讀各種好書并從中體會“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妙處。學生只有博覽群書,才不會鼠目寸光,只有多讀好書,才不會一葉障目。所以,教師應當告誡學生多讀書,多讀好書,以此不斷增加知識積累,擴充自己的閱讀面。
例如,在講述《秦兵馬俑》這節(jié)知識時,教師可首先讓學生在課外時間閱讀有關春秋戰(zhàn)國的歷史以及秦國統(tǒng)一的史事,以此加深對課文所講述背景的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也可向學生布置作業(yè),看哪位學生了解的有關兵馬俑的知識最多?看哪位學生對秦始皇嬴政這位歷史著名人物的各種典故知道的最多?諸如此類的內容教師都可以向學生安排并要求他們在下一節(jié)課上回答。這樣做的好處在于不但加深了學生對本篇語文內容的理解,而且也有利于他們拓展有關的歷史知識。由此可以看出,教師應當強化學生的閱讀積累并增加其閱讀量,從而為課堂教學奠定良好的開端。
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較為單調,通常以教師為中心,缺少新穎性,尤其是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上未能實現(xiàn)預想的教學目標。所以,小學語文教師不應當再局限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而應當鼓勵學生靈活運用多種閱讀方式來改善閱讀質量,例如,默讀、大聲朗讀、細讀、粗讀等。與此同時,教師也應當根據(jù)不同內容的重要性告知學生們:課文的什么內容需要精讀?什么樣的內容需要略讀?以便于他們減少閱讀時間的浪費,提升閱讀的質量。
例如,教師在講授《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這部分內容時,可先讓學生大聲朗讀課文一遍,對不認識的生字,根據(jù)標注的拼音多大聲念幾遍。當學生都通讀一遍之后,教師可提問文中哪些句子運用了比喻句?比喻的內容是什么?這就需要學生大概地瀏覽一遍文章,然后針對具體的比喻句再進行細讀。例如,學生在找到“一條長長的‘鐵龍,從柴達木盆地深處的工業(yè)新城格爾木起步,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達雪域圣城——拉薩”這節(jié)描寫時,就需要精細地閱讀并從中挑選出比喻句以及比喻的內容。最后教師可根據(jù)不同的回答進行逐一點評。由此可以看出,教師應當告知學生們在閱讀語文內容時要靈活運用多種閱讀方式,這樣有利于學生很快地領悟與理解課本知識。
閱讀習慣需要長期的堅持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利于提升學生閱讀的深度,即從知道“是什么”到了解到“為什么”。教師應當正確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其達到胸中有筆墨的境界。這不僅有利于加強學生對閱讀內容的深刻體會,而且也有助于改善學生不愛閱讀的陋習。
例如,在講述《將相和》這節(jié)課文內容時,教師可向學生布置閱讀作業(yè),要求他們在閱讀課文時,凡是遇到精美絕倫的語句表達或者有關突出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可以先用紅線畫出來,也可以在筆記上寫出這些語句,以此逐漸地加大加深閱讀積累。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向學生提問藺相如在完璧歸趙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廉頗為何看不起藺相如?藺相如身上具有哪些優(yōu)秀品質值得學習?同時要求學生背誦這些重要的語句并能達到默寫的程度。這樣做的好處在于不但有利于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而且也有助于加深他們對各種語文知識點的掌握。
閱讀教學是語文學科教育的關鍵組成部分。學生閱讀水平的高低與閱讀積累的多少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對所學知識的領悟。所以,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有義務以先進的教學理念與高效的教學方法來提升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并進一步改善他們的閱讀質量。
[1]沈麗君.凸顯語用把握四“度”——閱讀教學中學生學習活動設計策略談[J].語文教學通訊,2015,(07).
[2]李凌云.活動設計:激活語文課堂的支點[J].中學語文教學,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