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冬英
【摘 要】 小學習作教學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而中高年級的習作教學是小學習作能力提高的關鍵時期,小學階段的學生雖然已經有了一定的文字基礎,但在實際教學發(fā)現還是有許多學生對寫作有著相應的畏難心理,常常會學生反映說語文習作無從下手。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也應該要融入中高年級習作的教學內容,這樣才能為學生在今后高年級的語文學習中打好基礎。小學語文教師在習作教學過程中應該要通過各種合理、科學的教學方式以及理念來激發(fā)學生地習作學習的興趣,并通過不斷挖掘學生在習作學習中潛能,有效提高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效率。本文通過對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習作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 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習作教學;有效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雖然已經有了一定的文字基礎,但在實際教學發(fā)現還是有許多學生對寫作有著相應的畏難心理,常常會學生反映說語文習作無從下手,基于這些情況,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要通過調動小學生對習作的學習興趣,并通過有效的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中高年級習作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1. 在教學內容方面的有效性。由于小學生主要知識來源就是課本中的內容,所以他們自身的實踐機會比較少,且素材積累也不多,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習作中應該要充分利用好語文教材的各種素材內容,通過引導學生對名作的賞析來積累創(chuàng)作素材,然后教師要對一些典型習作進行分類并詳細講解。中高年級階段學生的識字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意識都會比較強,所以語文教師要根據這個特點來對小學生強調閱讀的重要性,要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來拓展自己的語言知識層面。另外小學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們在生活中尋找寫作的真諦,因為知識往往是來源于生活。語文教師在積極引導學生將視線投入到實際生活中,通過將生活中的實例融入寫作中來提高習作的生活化。例如在寫作關于“我最尊敬的人”這類文章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多多觀察自己身邊的人,通過將真實的人物融入寫作中可以有效提高文化的生動性,與此同時,學生在利用自己熟悉的素材時也能讓自己文章變得有內容可寫,在這種長久的習作練習中學生對人物類型的寫作就會更加得心應手了。
2. 在教學方法方面的有效性。小學語文教師在習作教學中應該要注重對學生習作技巧以及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引導學生多多積累和應用習作方法,有效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中高年級通常都會具備相應的語文基礎,所以在小學習作教學中教師也要有效地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各種語文素材來豐富自己的寫作內容,另外也可以通過對一些名作的仿寫來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比如在學習某篇寫作技巧比較豐富的文章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根據這篇文章來分析并學習作者的寫作方式、以及所用的各種詞匯等。優(yōu)秀的文章是能夠讓讀者感受到文章的情感,所以小學習作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去將自己真實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中,學會真正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想,這樣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
3. 在教學過程中方面的有效性。通常語文習作教學中對中高年級學生的要求都會比較高,比如在教學過程學生要具備自主寫作的意識、同學之間相互修改寫作等,小學語文教學中也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強調學生主動動手寫作,通過強化式習作訓練來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與此同時對寫作能力較好的同學要表揚,對那些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利用適當降低寫作難度來提高他們的寫作積極性。教師要對學生作品修改時可以選擇將有問題的地方標注出來,然后讓學生自己去修改,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加強學生的印象。另外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去向其他同學交流寫作心得,通過這樣方式來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馮愷. 小學高年級習作教學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 河南師范大學,2016.
[2] 陳玉海. 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習作教學有效性探析[J]. 中小學教學研究,2015(8):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