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語言文化源遠流長,這是塑造中華民族族品格的重要載體。隨著中國學生發(fā)展六大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新時代的語文教學又有了全新的發(fā)展思路,即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包括語言基礎文化知識、語文思維、語文品格和語文語言應用等多方面的素養(yǎng)。本文以研讀精煉為手段,試圖通過構建有效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來全面提升初中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研讀精練 內涵發(fā)展 語文素養(yǎng) 初中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6-0039-01
一、初中語文教學核心素養(yǎng)理念解讀
最新的2017版《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新課程標準》全方位解讀了當下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落實對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問題。語文對于中國人而言,是一門必修課程。對于初中生來說,語文學習更是幫助他們獲取生活資源,提升自我修養(yǎng),推動其他學科學習的助力器。語文教學不僅僅是一門必修課,更是一門生活常識課,語文課程中包含了學生融入社會應該具有的道德理念,文化信仰,語言交流和國學經(jīng)典文化。[1]這些語文因素是初中生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習得的東西。語文教學的核心就是要培養(yǎng)初中生的語言文化意識,積累豐富的語言文化知識,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形成對真、善、美、假、惡、丑的客觀理解與評價。
在日常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初中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語文素養(yǎng)這個概念,從宏觀角度來看,是非常縹緲的,從微觀角度來看,就是語文詞匯語言知識積累和語文思想修養(yǎng)培育的協(xié)同性體現(xiàn)。把握好宏觀和微觀的關系,在教學中就能游刃有余。
二、提升初中生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路徑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萬變其義自見”,其實都暗含著一個道理:語言文化的學習一定要善于閱讀和積累。隨著課堂教育理念的發(fā)展,不少語文老師已經(jīng)意識到了有效閱讀、精細化閱讀和目標性閱讀的重要性。古代文人騷客就喜歡群讀,三幾知己好友一起閱讀,然后再分享閱讀收獲。在如今,良好的閱讀材料的選取,閱讀策略的運用,靈活科學的閱讀指導,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等,都會讓學生獲益匪淺。
例如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指定某些篇章為重點研讀篇章,利用電子白板設計出閱讀的策略,把閱讀材料的行文思路依照思維導圖的模式構建出來,然后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及探究,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進行小組協(xié)作完成知識卡片、小組對比閱讀及評價等活動,評價時可以用小組互評、小組發(fā)言人等形式,來促進學生的精細閱讀。
(一)以國學經(jīng)典為綱 課內外兼顧學習
良好的語文課堂不僅僅是簡單的課堂教學任務的疊加,更應該是課內外兼修的結果。教師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應該以教材內容為基礎,精講語文閱讀的策略和學生需要掌握的語言文化知識,利用文章的感召力來提升初中生的閱讀熱情,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來學習優(yōu)秀的語言文化知識。
例如《史記》、《詩經(jīng)》、《論語》、《戰(zhàn)國策》,白話文版本的四大名著等國學經(jīng)典,可以布置成學生的課外閱讀書目,并引導學生設計出自己的閱讀計劃。這樣的閱讀形式對于初中生語文化知識素養(yǎng)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2]
國學經(jīng)典的閱讀需要學生長時間堅持,可以每天布置一個小任務,如100字摘抄,100字評點,兩周后根據(jù)閱讀的情況撰寫一篇閱讀體會等。老師利用周檢查、月評價、學期獎懲的形式督促學生養(yǎng)成閱讀經(jīng)典作品的習慣。在課外閱讀中,老師可以利用電臺收聽、微信公眾號、App等定期為中學生定制一些優(yōu)秀閱讀篇目,傳送給學生,擴大學生閱讀的廣度。還可以家?;?,讓家長參與到閱讀活動中來,科學引導學生有興趣地進行閱讀,來提升學生的國學文化素養(yǎng)。
(二)以研讀精煉為本 循序漸進來教學
正所謂研讀精煉,就是在研讀的基礎上,讓學生不斷進行自我反思和自主進行語言應用,并通過寫作來進行反饋、檢測。在日常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對于一些經(jīng)典名篇或者名詩的學習,最好使用研讀模式,先個性閱讀,后探討,最后進行深度分析和實踐應用。例如在學習《岳陽樓記》、《醉翁亭記》等經(jīng)典文言篇目的時候,就可以利用研讀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實現(xiàn)師生的教學相長。從朗讀—誦讀—背讀—小組討論—小組總結—小組、個人發(fā)言這整個過程來看,這種閱讀教學模式是遵循循序漸進規(guī)律的。
三、結語
初中生的語言文化素養(yǎng)主要取決于優(yōu)秀的閱讀策略和指導和良好的語言閱讀習慣,再加上老師設置的精煉任務,就可以不斷實現(xiàn)語言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閱讀教學的輸入性儲備過程和精細化的寫作教學語言文化輸出過程就是保證學生實現(xiàn)語文素養(yǎng)提升的關鍵。
參考文獻:
[1]曾選平.淺談初中生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J].《井岡山師范學院學報》,2002(S2):141-142
[2]顧增清.淺談初中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2(10):74
作者簡介:
張淑芬(1988.02-),女,廣東省韶關人,研究生學歷,畢業(yè)于華中師范大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