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珍
【摘要】激勵是教師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目的在于通過激勵為學生主動學習歷史注入動力和推力,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樹立學好歷史的信心并通過相互競爭學習進一步提高歷史成績。而隨著歷史課程改革趨勢的日益加快,越來越多的歷史教育工作者認識到激勵機制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激勵機制在初中歷史課堂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教學效果?;诖?,筆者對激勵機制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展開研究,并做出簡單的分析與論述。
【關鍵詞】初中歷史 激勵 機制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6-0036-02
歷史既具有史學的特性,又包含文學和哲學的相關內(nèi)容,所以它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人文學科。那么在教學生學習歷史時,教師就不能只是向?qū)W生灌輸知識,而是要采用合理的教學手段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相互競爭學習。而激勵機制恰好可以幫助教師實現(xiàn)上述的教學目的,這是因為激勵機制具有如下三個作用:首先激勵機制可以促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其次激勵機制可以引導學生樹立學好歷史的信心;最后激勵機制可以激發(fā)學生相互競爭學習的動力。本文就對這三個作用進行詳細的論述。
一、促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很多學生學不好歷史不是因為對歷史不感興趣,而是對歷史課不感興趣。這是由于歷史教師沒能把握歷史教學的有效方法,從而導致了歷史課的枯燥無趣。但歷史是鮮活有趣的,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授課方法和講課技巧,教師就可以把歷史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豐富多彩。而要想使歷史課變得不再枯燥,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引入激勵機制,并運用教材中的內(nèi)容來激勵學生學習歷史,從而激發(fā)學習的學習興趣。如:歷史教材中有很多發(fā)人深省的名人名言和動人的歷史故事,教師可以用這些名言和故事來激勵學生,使學生從這些內(nèi)容中感受到力量,就可以進一步感受到學習歷史的樂趣,并產(chǎn)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紅色政權的創(chuàng)建與紅軍長征”時,我可以用紅軍長征時的一些故事和名言歌謠來激勵學生,具體的激勵過程如下:我把長征中的故事如《一袋干糧》、《豐碑》、《飛奪瀘定橋》等講給學生聽,讓學生體會紅軍戰(zhàn)士百折不撓、克服困難、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優(yōu)秀品格。并在接下來帶領學生學習毛主席的詩歌《長征》,使學生在大氣磅礴的詩句中感受長征精神。通過學習長征中的故事和相關詩句,學生大受鼓舞,并被革命先輩們的長征精神所激勵,從而產(chǎn)生進一步去探索歷史的動力。由此可見,課堂激勵確實具有促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歷史興趣的作用。
二、引導學生樹立學好歷史的信心
缺乏學好歷史的信心也是很多學生學不好歷史的重要原因,具體來說,學生沒有自信,對歷史存在畏懼心理,不敢大膽去思考和想象,也無法自由的表達自己對于某些歷史知識的看法,自然學不好歷史。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激勵機制來鼓勵學生樹立自信心。而激勵機制對于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歷史的自信心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教師及時、熱心、中肯的表揚可以使學生獲得一定程度上的滿足感,并從教師的肯定和鼓勵中認可自己,從而獲得學好歷史的自信心。第二,教師從教材內(nèi)容中提取出具有激勵性的內(nèi)容來激勵學生學習,從而使學生樹立自信心。以上兩點就是利用激勵機制在歷史課堂中引導學生樹立學好歷史的自信心的過程。
還是以學習“紅色政權的創(chuàng)建與紅軍長征”為例,我可以在課堂中提出這樣的問題:“哪位同學可以說出紅軍長征面臨的困難?如學生甲舉手回答,紅軍長征途中主要面臨生活、環(huán)境和軍事上三方面的困難,生活上的困難主要是缺醫(yī)少藥、缺衣少食;環(huán)境上的困難主要是嚴苛的自然環(huán)境,如寒冷的雪山、泥濘的草地;軍事上的困難主要是敵人的圍追堵截?;卮鹜旰笪页浞挚隙嗽搶W生的回答,并表揚他聰明好學、勤于思考、積極回答問題,并且對他的歷史知識掌握程度和領悟能力表示肯定,以此來激勵學生要有學好歷史的自信心,同時教導學生要學習紅軍長征中的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并秉承這種精神來學習歷史,從而在長征精神的激勵下,樹立學好歷史的信心。
三、激發(fā)學生相互競爭學習的動力
競爭學習有利于充分調(diào)動和挖掘?qū)W生的潛能,并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從而完成學習的目標和任務。而激勵機制可以實現(xiàn)學生之間的競爭學習,并促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具體來說,教師通過設置課堂問題或課后作業(yè)來讓學生解答,并設置獎勵和懲罰機制,做到獎懲分明。而學生在“獎勵和懲罰”的激勵下,就會互相展開競爭并為完成學習目標而努力,這無疑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因此,激勵機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相互競爭學習的動力,而學生在競爭學習的過程中,會在學習方面取得較大的進步。
例如在學習“文字與文學”時,我可以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收集古代“文字與文學”的相關知識,如世界上的幾大古文字類別、世界各地不同時期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以及杰出的文學家等。然后讓學生以組為單位將收集到的資料進行課堂展示,并選出表現(xiàn)最好的一組和表現(xiàn)較差的一組,對其分別實施獎勵和懲罰。而為了獲得獎勵,每個組之間就會展開競爭,那么在搜集資料和展示搜集成果的時候就會更加努力,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
總之,激勵機制對學生學習初中歷史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將激勵機制引入歷史課堂,并利用各種激勵方法來促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引導學生樹立學好歷史的信心以及激發(fā)學生相互競爭學習的動力,從而使學生在激勵機制的引導和激勵下提高歷史成績。
參考文獻:
[1]張欣.淺談激勵機制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J].林區(qū)教學,2003(07).
[2]葛精精.激勵方法在初中教學實施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