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琳 崔玉鵬 趙明華
【摘要】運動生物化學是運動康復專業(yè)學生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理論課程。本文以首都體育學院為例,從優(yōu)化調整教學內容,改革實驗教學,開放實驗室,強調多元化多媒體教學,靈活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多樣化的考核評價體系,加強教學團隊建設等方面探索運動生物化學課程教學的改革思路,從而提高運動康復專業(yè)運動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運動生物化學 運動康復專業(yè)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6-0011-02
運動生物化學是生物化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是研究運動人體物質代謝及其調節(jié)的特點與規(guī)律,研究運動應激引起機體的適應性變化及其分子機理的一門學科[1]。運動生物化學是我校運動康復專業(yè)學生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理論課程。我校運動康復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掌握醫(yī)學、運動科學、運動康復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具有較強的應用與實踐能力,能從事運動康復治療、體育健康促進及相關領域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以往的教學實踐表明,該課程理論性強、內容抽象,理論與應用結合不易,學生反映難理解,傳統的教學方式及教學內容已經不能適應學科發(fā)展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因此,以培養(yǎng)目標為導向,在教學理念上實現轉變,即從以教師知識傳授為中心轉變到以學生能力培養(yǎng)為中心,以從課堂教學為中心轉變到課堂教學與實驗教學緊密結合為中心,全面改革我校運動康復專業(yè)運動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考核模式等,整體提高運動生物化學課程教學的質量和水平,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成為新一輪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
一、優(yōu)化調整教學內容
目前,我校運動康復專業(yè)運動生物化學課程學時為72學時,采用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該教材適用于體育院校運動康復、運動人體科學或相關專業(yè)學生使用,同時也適用于運動訓練、體育教育等專業(yè)本科學生使用。該教材在知識體系方面較為全面系統,內容豐富,在全國高等體育院校中廣泛使用;但同時也存在著重點不突出,專業(yè)針對性不強的特點。因此,根據我校運動康復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實際需求,結合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運動生物化學教材,對我校運動康復專業(yè)的運動生物化學的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優(yōu)化調整。重點講解運動生物學的核心內容:如糖代謝與運動、脂代謝與運動、蛋白質代謝與運動、運動時骨骼肌的能量代謝調節(jié)和利用、運動性疲勞及恢復過程的生化特點、運動人體機能的生化評定等,以維持運動生物化學課程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在此基礎上,為了能培養(yǎng)具有較強的應用與實踐能力,能從事運動康復治療、體育健康促進及相關領域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的需要,我們增設了三章實用性更強的、更注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內容:體能訓練的生物化學、運動促進健康的生物化學及運動預防慢性疾病的生物化學[2]。在教學內容中著重強調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增加教學內容的實踐性和應用性,以實現從以教師知識傳授為中心轉變到以學生能力培養(yǎng)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轉變。
二、改革實驗教學,開放實驗室
運動生物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課程,理論知識來源于實驗,上好實驗課尤為重要。因此,以運動康復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為導向,在教學理念上實現以從課堂教學為中心轉變到課堂教學與實驗教學緊密結合為中心的轉變;同時以培養(yǎng)方案和教學大綱要求為依據,調整優(yōu)化實驗內容,開放實驗室,改革實驗教學,以實驗課帶動學生對整個課程的學習能動性。
我們將實驗內容劃分為三類: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3]?;A性實驗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實驗方法與技能為目的,驗證理論課所講某一原理、理論或結論,以學生為具體實驗操作主體,通過現象衍變觀察、數據記錄、計算、分析直至得出被驗證的原理、理論或結論的實驗過程。主要開設的基礎性實驗包括血糖測定、血乳酸測定及血尿素測定等。在學習和掌握運動生物化學基礎性實驗的基礎上,我們進一步開設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就是把基礎理論知識和各種實驗技能、方法聯系起來、互相交融的一種有效的實驗形式;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運動負荷強度、負荷量的生化評定,有氧耐力運動鍛煉效果的綜合評定及力量鍛煉效果的綜合評定。設計性實驗則要求學生通過查閱文獻、資料、進行實驗設計,自己動手準備實驗、操作實驗,對實驗結果進行記錄、處理、統計分析、得出結論,直到最后撰寫出實驗報告或論文。這對學生有一定的難度,但學生們通過互相之間的溝通交流,分工合作,提高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從而很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科研能力。如2016級運動康復專業(yè)的學生就結合本專業(yè)的特點設計了“按摩對極量運動后血乳酸水平的影響”的實驗,并順利實施,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為了更好的支持運動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首都體育學院也投入大量資金改善運動生物化學實驗室基礎設備,實驗室長期對本科生開放,學生在課后時間可以借用實驗室的儀器設備及使用實驗室。學生還可以申請“國家級及北京市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等科研課題,也可以結合自己的畢業(yè)論文,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教師負責指導、監(jiān)督及評價,幫助學生完成更高層次的課外開放設計性實驗。通過增加運動生物化學實驗的課外開放實驗,解決了實驗課課時少的問題,讓學生充分利用實驗室資源[4]。
三、強調多元化多媒體教學,靈活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傳統的教學方法在運動生物化學課程教學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課堂教學效率較低。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性、交互性及科學性的優(yōu)點,作為現代教學的重要輔助工具已經被廣泛采用。我們綜合利用圖片、動畫和聲音等多元化媒介形態(tài),制作畫文并茂的課件,豐富了教學形式,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有助于學生理解運動生物化學教學內容,是運動生物化學課程教學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我們教學改革實施過程中,不僅在理論課教學,也在實驗課中運用了多媒體資源,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與實驗操作同步的教學方法,效果明顯優(yōu)于傳統的實驗課教學方式。目前已經是信息高度發(fā)達時代,移動設備的廣泛使用,當今的大學生習慣于在手機等移動終端上獲取大量的信息,因此利用移動設備建設運動生物化學的輔助教學平臺勢在必行。微課是“微型視頻網絡課程”的簡稱,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設計開發(fā)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在線視頻課程資源。微課在運動生物化學的教學應用中還處于起步嘗試階段,但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已經得到廣泛的認可和應用[5]。我們嘗試將運動生物化學課程中的具有代表性的知識點制作成個微課視頻,學生可以利用微課,進行個性化學習,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還從互聯網上篩選了國外與于運動生物化學關系密切的體育科研視頻資料以豐富、充實多媒體教學內容,指導學生利用互聯網獲取相關專業(yè)知識,非常有助于學生課堂外的自學。
四、運用多樣化的考核評價體系
運動康復專業(yè)運動生物化學課程改革的一個主要目標就是突出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運用多樣化的考核評價體系,可以更客觀評價學生學習成績和綜合能力。除了保留期末筆試作為主要的教學評價手段,我們還大幅度增加了過程性評價的比重??记凇⒄n上回答問題、階段性考試及課后作業(yè)等均納入平時成績的考核范圍,這更客觀的反映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興趣和綜合能力。實驗成績在總成績中的占比也不斷提高,特別是綜合性試驗及設計性試驗的考核,更能好的評價學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科研思維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傮w來講,運用多樣化的考核評價體系是為了實現由傳統的對知識點的考核向對知識的掌握、運用和綜合能力的考核轉變。
五、加強教學團隊建設
我校運動生物化學教學團隊由多名教授和博士組成。任課教師注重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每學期定期進行教學研討活動,討論解決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新老問題,并積極參加了國內外培訓學習及學術會議,教學相長,在教學工作的同時也使自身業(yè)務水平得到提高。多名教師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國家體育總局等多項課題研究,并在發(fā)表高水平論文,將教學與科研相結合,通過科研很好地反哺教學,適應學科發(fā)展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張?zhí)N琨,丁樹哲.運動生物化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運動生物化學編寫組.運動生物化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3.
[3]張?zhí)N琨,丁樹哲.運動生物化學實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4]李芳成.運動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增加開放實驗的探索[J].當代體育科技.2016,6(22).
[5]陳唐寧.微課在運動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青海教育.2017,7-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