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超志
摘 要: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適當?shù)捏w育鍛煉能夠幫助學生增強體魄,以更加良好的健康狀態(tài)進行生活和學習,還可以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運動意識,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經(jīng)常進行戶外運動。但是每個學生的體質(zhì)不同,運動天分也不同,在進行體育運動的學習和練習時,不能夠采用同樣的教學方式,有的學生體能吃不消,有的學生肢體不協(xié)調(diào),這都需要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加強,在教學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體育鍛煉。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 初中體育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3-0111-01
2007年,我國開展了“陽光體育運動”的活動,號召青少年學生走出教室,走進陽光,在學習之余積極的進行體育鍛煉,提升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讓學生在運動中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理念,可見,體育課堂對于學生們的重要性。初中學生身體機能處于發(fā)展的階段,在體育運動上的差異也漸漸產(chǎn)生,教師在教學中要正視這些差異并采取積極的手段,分層教學法就能夠很好地針對學生在體育運動上的差異而進行教學,大大的提升了體育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讓學生能夠在當前的運動基礎上有一個比較大的提高,同時也能夠有效防止一些運動事故的發(fā)生。
1 針對學生群體,進行合理分層
每個人先天的體質(zhì)不同,這在身體素質(zhì)上的表現(xiàn)十分明顯,有的學生體能較強,能夠經(jīng)受一些高強度的訓練,而有的學生身體素質(zhì)較差,在運動時要很好的控制強度,這就說明了在體育教學時,教師也要注意到學生之間的差異而進行合理的教學,讓學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中進行體育鍛煉。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青春發(fā)育期,各方面的機能都有了比較大的突破和發(fā)展,在體育課堂學習中也漸漸的表現(xiàn)出了比較大的差異,比如男生女生之間,男生的體能較強,女生的柔韌性比較突出。在籃球?qū)W習時,班級中個子比較高的學生就比較占優(yōu)勢,而身高較矮的學生則有一些吃力,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針對學生群體,進行合理的分層。幾乎在每一學期剛開始的時候,教師都要對學生進行基本的體能測試,通過學生所獲得的成績而對學生的身體狀況有比較全面的了解。由于體育活動是多種多樣的,在一項運動上占優(yōu)勢的學生不一定在其他的運動中也占有同樣的優(yōu)勢,因而在進行分層時,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分層,比如在進行耐力訓練時,教師就可以把班級中耐力比較好的學生分為一層,而把耐力較差的學生分在另外一層,對于耐力較好的學生,教師在幫助他們進行熱身運動過后,可以安排一些強度稍大的訓練,幫助他們進一步的突破自己的耐力,而對于耐力較差的學生,教師不能夠急于求成而給學生的身體帶來一些影響,要幫助他們循序漸進的進行訓練,可以先從基本的耐力訓練開始,逐步的加強難度,當學生感到非常吃力時,教師要稍微的降低強度,讓學生慢慢適應,幫助他們一點一點的提升自己的耐力。比如,在一些比較考驗肢體協(xié)調(diào)能力的訓練中,教師就要事先觀察學生的肢體協(xié)調(diào)能力,根據(jù)學生的肢體協(xié)調(diào)能力進行分組,對于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要加強訓練,讓學生在反復的訓練中提升自己的肢體協(xié)調(diào)能力,完成學習任務。體育教學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在運用分層教學時注重對學生不同能力的觀察,從而做到更加合理的分層。
2 設計教學課堂,提高教學效率
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師如果一味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單獨教學,那么難免會降低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課堂,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比較好的訓練。一方面,教師可以從最基礎的訓練開始,讓全班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體育運動的過程當中,再接著逐漸增加訓練的難度,逐步滿足每一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當訓練程度達到了某一層次學生的極限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當前運動強度進行適應性訓練,而要求能力更高的學生接著進行更強的訓練,讓課堂教學難度由淺入深,這樣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中獲得針對性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師可以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同時安排不同的訓練任務,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比如在籃球?qū)W習中,教師可以讓運球基礎差的學生主要練習運球跑動、運動過障礙等等,而有的學生在投籃技巧上比較欠缺,教師就可以安排這部分學生主要進行籃球投籃技能的訓練,讓學生能夠針對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加強訓練,能夠得到更好的提高,同時也能夠有效的提升教學效率。
3 區(qū)別教學目標,完善評價層次
學生的學習基礎不一樣,他們最終達到的訓練目標也就不一樣,教師不要用同一種標準去要求全部的學生,體育訓練主要是讓學生能夠在鍛煉中增強體魄,如果教師過于強調(diào)體育技能的強化,也就失去了體育課堂的重要意義。比如,在進行跳繩訓練時,有的學生彈跳力和耐力比較好,一分鐘可以跳150個以上,而有的學生則只能跳幾十個,教師可以要求前者在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后突破170個,要求后者可以突破一百個,這是比較合理的任務要求,而如果教師要求全部的學生都要達到170個就有些不切實際了。除此之外,教師也要完善評價層次,使學生都能夠獲得鼓勵的肯定,當學生完成了能力的提升,教師就要給予積極的評價。比如,在跳繩時雖然有的學生可以突破170個,但是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有的學生也從不會跳繩到可以熟練的跳繩,這就是進步,是值得表揚的,讓學生在點滴的進步中收獲喜悅,不斷提升學生的體育水平。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法可以讓學生進行更加科學的體育鍛煉。在運用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層,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來對學生進行層次的劃分,巧妙地設計教學課堂,運動多種方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獲得相應的提高,注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同時教師還要對教學目標進行層次劃分,著眼于學生當前的能力發(fā)展,從實際出發(fā),為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運動目標。
參考文獻:
[1] 沈?qū)W良.分層教學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學子(教育新理念),2014(10).
[2] 耿杰.淺談分層教學方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