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步文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豐富小學生的語言和文學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進而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采用趣味教學法,豐富閱讀教學的形式,激發(fā)小學生參與閱讀教學的積極性和熱情,進而促進語文教學水平的穩(wěn)步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趣味教學法
語文教學人文性較強,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內(nèi)容,新課程標準中就指出,小學階段要做好語文教學,拓展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提高其閱讀和寫作能力,促進其文學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可見,閱讀教學對于語文教學的重要性。通過閱讀教學,小學生會對文章有整體的把握,掌握一些字詞的用法,掌握修辭手法和寫作方法,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語文教師要善于利用趣味教學法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一、現(xiàn)階段趣味教學法的主要特征
趣味性教學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閱讀文章的理解。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學屬于基礎教學的基本內(nèi)容,而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據(jù)重要的地位,為了改善語文閱讀教學的模式,采取趣味性教學方法至關重要。傳統(tǒng)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一些問題。一是,語文教師閱讀教學中采取的方法較為落后,沒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主體性難以體現(xiàn)出來,學生在閱讀教學中不夠專注,覺得閱讀教學比較枯燥。二是,小學生沒有形成科學的閱讀習慣,對閱讀缺乏興趣,個別學生對閱讀教學會產(chǎn)生厭煩的情緒,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沒有凸顯閱讀教學的價值,閱讀教學質量有待提高。
二、小學語文閱讀趣味性教學的重要性
趣味教學主要是指教師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教學方式比較多元化,組織學生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使課堂教學比較活躍,為學生創(chuàng)造優(yōu)質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閱讀教學質量和效果。
1.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世界的認知還不夠,對新知識的接受和研究能力較弱,語文教師要以母語教學為主,進而使閱讀教學更具有吸引力。語文教師如果照本宣科地進行教材知識講解,會導致學生產(chǎn)生枯燥的感覺,學生對于閱讀教學失去興趣。然而運用趣味教學法可以豐富教學內(nèi)容,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小學生閱讀的熱情。例如教師在講解《有趣的漢字》這一課文時,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猜字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然后再講解漢字,對漢字結構、歷史背景進行介紹,讓學生體會我國漢字的博大精深。
2.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采取趣味性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文章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等,通過閱讀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知識,例如字詞的書寫和使用,字詞的使用等,還會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很多閱讀文章都是摘自著名的名著和小說、散文等文學作品,進而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語文教師在講解《漁夫的故事》課文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故事接力棒”,讓學生分段講故事,學生積極參與的過程就是思考和學習的過程,進而提升其閱讀能力。
3.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
語文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對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閱讀教學過程,教師不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學生的積極性比較容易提高。在閱讀教學中運用趣味教學法,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對于閱讀文章和內(nèi)容認識更深刻,對于文章理解更透徹,進而知識掌握更扎實。
4.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
趣味教學法比較生動、新穎,教學方法多元化,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和閱讀活動中,傳統(tǒng)語文教學較為枯燥,教師教學方法比較死板,導致學生不愿意上語文課,對閱讀教學比較厭煩。采用趣味性教學方法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為學生創(chuàng)造優(yōu)質的閱讀環(huán)境。
三、趣味性在小學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1.設計閱讀導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生活經(jīng)驗較少,對于自然界和社會的認知不夠清晰,對于一些閱讀文章中的景色描繪和人物描寫難以產(chǎn)生共鳴,語文教師要做好閱讀教學的導入設計。在導入階段語文教師要巧妙設計,為學生營造身臨其境的感覺。例如在進行《桂林山水》一文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軟件將桂林的美景展現(xiàn)給學生,帶給學生最直觀的感受。通過展示圖片和視頻,小學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學生對于桂林山水的美景有了視覺的認知,因此,對文章閱讀興趣油然而生,閱讀熱情空前高漲。
2.設置問題,使學生閱讀更有針對性
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設置一些問題,學生們帶著問題閱讀可以增加閱讀的針對性,語文教師要把握時機,設置合適的問題,不能過于簡單,也不能太難。例如,在閱讀《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文章時,語文教師先讓學生通讀課文,然后分段閱讀,在分段閱讀之前要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們一邊讀一邊思考,例如為什么小女孩想讓奶奶把她帶走?學生經(jīng)過思考后得出相應的答案,理解小女孩面臨的困境,對她產(chǎn)生同情,要知道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
3.課堂中表揚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要注意課堂上對于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要進行表揚,鼓勵學生積極閱讀,提高其積極性。對于課堂提出的一些問題,教師叫學生進行回答,回答正確的孩子教師要夸獎和鼓勵,進而幫助學生樹立繼續(xù)學習的信心。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開展分角色朗讀,如果部分學生由于比較內(nèi)向,語言表達能力較弱,教師不能批評,要鼓勵,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幫助其建立信心。
結語:語文教師要在閱讀教學中采取趣味教學法,激發(fā)學生參與閱讀的積極性,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閱讀學習提供優(yōu)質的環(huán)境。實際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善于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充分引導和鼓勵,使學生逐漸熱愛閱讀,提高其文學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鄭德萍.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6(52):441.
[2]陸健美.試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趣味教學法的積極作用[J].文理導航(下旬),2014,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