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治強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是現(xiàn)代課程改革的一個基本理念,在這個理念指導下,建立一種能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fā)展的機制,是教育工作者長期追求的目標。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不斷嘗試各種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通過實踐,本人認為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法”是提高學生語文水平的有效方法。
“分層教學”就是根據(jù)大綱和教材要點,在一個班內(nèi)針對不同類型學生的接受能力,設計不同層次教學目標,提出不同層次的學習要求,給予不同層次的輔導,進行不同層次的檢測,從而使各類學生分別在各自的起點上選擇不同的速度,獲取數(shù)量、層次不同的知識信息點。
一、動態(tài)分層,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的成功感
馬克思曾指出“人是一個特殊的個體”,精辟地闡述了人的發(fā)展存在著差異性。作為教師根據(jù)差異性原則,根據(jù)學生語文學習的基礎和發(fā)展可能性,以及學生原有的認知、能力、情感、態(tài)度等因素,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將學生分為相對穩(wěn)定的若干層次或類型。通常按上、中、下或分為A、B、C、三類。A類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濃,求知欲望高,語文基礎扎實;B類學生語文基礎較好,非智力因素差;C類學生語文基礎較差,非智力因素也較差。為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的成功感,對以上的分層應該是動態(tài)的,可以定期進行調(diào)整的。分層完畢后,要建立學生檔案,及時做好記錄,加強與每位學生的個別交流、溝通,以賞識每一位學生的眼光,充分運用對學生的良好的期望效應,對學生進行贊揚、激勵,及時調(diào)整學生層次,幫助其遞進。
二、分層備課,體現(xiàn)針對性原則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條件,作為語文教師,為了更好地分層施教,因此課前一定要精心備課。“分層教學法”要求教師備課要從學生的角度研究教材,既備教材又備學生 。設計問題時,充分考慮各層次學生的接受能力,選擇多種提問方式,啟發(fā)思維,突破教學難點。同時,注意把握問題的深度、廣度、難度和范圍,切實設計好“問什么”與“問哪類學生”的問題。在備課中,有針對性地設計好問題,那么在分層施教中更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分層施教,注重教學順序的科學性
課堂教學是分層教學實施的主要過程。在課堂教學中,對A類學生以“放”為主,放中有“扶”,重在引導學生學習;對B、C類學生以“扶”為主,“扶”中有“放”,重在帶領學生學習,這樣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前進。C類學生必須基本上達到大綱的要求,A類學生盡其所能拔尖提高,盡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調(diào)動全體學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積極作用。在教學中,注重教學順序的科學性,能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課堂教學中,針對教室中三類不同層次的學生,我們要充分發(fā)揮語文教師的語言優(yōu)勢,先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誘發(fā)C類、B類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接著讓學生進行自學,然后就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展開討論。讓A類學生在開課時就開始自學新知識,因為他們基礎扎實,完全能放開手腳完成任務。
為了完成這一任務,我采取的方法:A類學生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獨立完成備課任務;B類學生在老師教給他們方式方法后完成任務;C類學生在老師的“扶持”下,與老師一起完成任務。結(jié)果,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們一致認為老師這種教法很受他們的歡迎。
四、分層訓練,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獨立研究問題的能力
為了切實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針對學生不同的能力水平,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一個班級的學生學習水平總是參差不齊的,教師需要為學習感到吃力的學生降低任務難度,通過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習任務更容易為學生所掌握,從而激發(fā)他們參與學習任務的興趣和積極性。教師還應該為能力超出一般的學生安排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一方面要給他們布置形式多樣的學習任務,以便幫助他們拓寬知識面,培養(yǎng)他們發(fā)散思維的能力,另一方面,還要為他們提供較深的問題和獨立研究的任務,從而培養(yǎng)他們獨立研究問題的能力。
分層次作業(yè)練習題,可分為基本題,加深題,拓展題。要求基本題人人都做;加深題為C類學生選答題,B、A類學生必答題;拓展題為B類學生選答題,A類學生必答題。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有彈性地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yè)。通過這樣的方法,不完成作業(yè)的學生少了,甚至沒有了,抄作業(yè)的現(xiàn)象消失了,勤于思考、獨立研究問題的學生越來越多。
五、分層評價,激勵學生學習的進取性
教學評價運用的好否,將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高低,為此,我們要以教學目標和具體的教學過程為依據(j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不同要求的教學評價,實現(xiàn)分層評價和評價的個性化,首先要求在對各層次學生所達到的目標有全面了解的基礎上,對A、B、C三類學生給予不同的評價:對A類學生,采用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重能力,促發(fā)展;對B類學生采用激勵性評價,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們積極向上;對C類學生,采用表揚評價,尋找其閃光點,及時肯定點滴進步,促使其消除自卑,逐步走向成功。當然要使各層次的學生都有獲表揚,獲獎的機會,使各層次的學生都受到鼓舞和激勵,從而使各層次的教學目標向總目標趨近。
實踐證明: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法”有很多優(yōu)點。分層教學能使更多的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最大限度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挖掘他們內(nèi)在的潛能。分層教學法可以使教師在備課、上課、作業(yè)布置等環(huán)節(jié)得到優(yōu)化,更有針對性,真正體現(xiàn)因材施教,同時也減輕了學生負擔,發(fā)揮了學生的自主性,便于提高學生的能力,更好地使學生將來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