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要求教師重視對學生的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如何達到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實現(xiàn)高效的教學改革是高中生物教師面臨的一大難題。學案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為教師提供了理論和實踐指導,教師可以利用導學案進行教學改革和實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在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實踐應用能力等方面的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生物;導學案;教學策略;高校課堂
高中生物學習過程中,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基本無預習的習慣,因而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授課,沒有充分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閱讀和思考,課堂教學效果相對比較差。如果采用問題導學法進行教學,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養(yǎng)成學習思維習慣,從而取得較好的效果。
一、 學案教學模式在應用中出現(xiàn)的問題
(一) 學案設計不夠合理
雖然不少高中生物教師認識到學案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應用的意義和作用,也開始進行教學改革,積極探索學案教學模式的應用方式,但從我國高中生物教學案模式的具體應用情況來看,還存在學案設計不夠合理的問題。不少教師并沒有認識到學案分層設計的重要性,沒有根據(jù)學生在學習能力、認知基礎等差異進行分層設計,而是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采用統(tǒng)一的導學案。這種學案設計方法必然會導致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感到更加吃力,而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卻無法學習到更多的知識,獲得更好的發(fā)展??紤]到導學案設計得不合理將影響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教師在設計導學案時就必須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根據(jù)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性進行分層設計。
(二) 教學仍受傳統(tǒng)模式的影響
目前,我國高中生物教師雖然在教學中廣泛地應用了學案教學模式,但是課堂中依然能夠看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子,這實際上就是在傳統(tǒng)教學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導學案教學,因此所得到的教學效果也就大打折扣。教師采用學案教學模式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嚴格控制課堂的學習秩序,只允許學生在座位上進行活動;采用的教學評價形式依然以成績評價為主,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最看重的仍然是成績的提高;重視升學率的提高,對學生實行應試教育,自然也就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
二、 高中生物導學案教學策略
(一) 明確教學目標,進行問題導入
近年來,學案導學模式已經(jīng)應用于各高中,很多學校實踐后都反映教學效果良好,但是我在查閱資料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很多導學案設計的問題都比較簡單,一般都是出一些書上原文的概念題,這樣的問題設計容易讓學生思維懶惰和浪費時間,讓本應有趣的導學課變得枯燥無味,失去學案導學的真正意義。因此,教師在進行導學案設計時要注意明確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而進行問題導入,以書本知識為基礎進行一定程度的拓展訓練,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同時設計不同難度階級的問題,一方面增加學生的解題信心,另一方面適應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
(二) 促進自主學習,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
學案導學的第二部分是在課堂上進行教材導讀,經(jīng)過前面問題導入進行初步預習學生基本明確學習的目標,利用導學案進行教材導讀是為了讓學生學習得更仔細和進行獨立思考。高中生物知識點大多數(shù)是分散和文字性的,要進一步去深化學習需要學生自身親自經(jīng)歷知識點學習理解的過程,這個環(huán)節(jié)需要學生靜下心獨立完成,不能進行談論,通常我會提醒學生,導學案中教材導讀更注重知識的理解,而不是完成導學案習題,對于導學案要求掌握的課本知識可以用紅線標注,不用抄寫,如果發(fā)現(xiàn)問題可以舉手提問。
(三) 導學案的設計流程與設計重點
導學案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課堂中的應用,需要結合教材內(nèi)容,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進行導學案設計。為了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需要注重導學案設計的科學性。對于導學案的設計,教師需要結合教材內(nèi)容,分析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從而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學習,組織學生進行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生物課堂的實效性。對于導學案教學模式的構建,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學大綱、教材內(nèi)容等均是導學案設計的核心,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導學案設計的難點,唯有把握生物課程設計的重點與難點,才能實現(xiàn)導學案教學。例如,在學習“現(xiàn)代生物進化論”一章時,教師需要將本章的重點內(nèi)容融入導學案設計當中,從而完成生物教學目標。
(四) 課前導學案的設計
對于高中生物教學,學生需要進行課前內(nèi)容預習,傳統(tǒng)的課前預習方法比較枯燥乏味,學生的課前預習效率不高。而導學案課前預習,能夠提高生物知識預習的趣味性,能夠提高學生的生物課前預習效率。因此,教師需要重視導學案生物課前預習設計,教師需要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互動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促使學生開展課前預習。例如,在進行“生物遺傳病”導學案課前預習設計時,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提高學生的預習興趣。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促使學生展開預習。
(五) 導學案的課堂應用
高中生物課堂導學案教學模式的構建,主要是將學生作為教育主體,教師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需要將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作為教學目標,通過溝通合作、課堂創(chuàng)新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實現(xiàn)素質教育與知識教育的融合。導學案在高中生物課堂中的應用,教師需要將生物知識點設計成活動,或者是演變成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索興趣,進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師除了對學生進行引導,還需要給予學生適當?shù)闹笇?,講解生物知識的重點與難點,從而幫助學生理清思路。例如,在學習“植物的激素調節(jié)”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實驗的方式開展教學,教師可以設計三個實驗,分別研究激素對植物成長的影響、如何利用激素促進植物生長、激素的作用,教師組織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學習,最后總結得出的結果,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本文對如何使用導學案構建高效的高中生物課堂進行深入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導學案在高中生物課堂中的應用,提高了生物課堂的趣味性,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索欲望,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趙青.淺議課程導學案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使用[J].考試周刊,2017(47).
[2]張永晶.以導學案為平臺,構建高效高中生物課堂[J].讀與寫,2016,13(21).
作者簡介:
陳芝平,四川省巴中市,四川省南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