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悅 吳晶
【摘要】本文從高校音樂公選課改革實例入手,分析高校音樂教學所存在的問題,針對學生主導型的音樂教育模式進行探討,對高校音樂公選課的開展提出若干建議。
【關鍵詞】公共音樂教育;學生主導型;教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一、高校音樂教育公選課的教學現(xiàn)狀
通過查找文獻資料以及實地調(diào)研訪談,對當代音樂教育出現(xiàn)的問題概括如下:高校音樂公選課開課率高,但部分高校開設課程規(guī)模較小,無法滿足基本需求;大多數(shù)高校都在尋求公共課音樂教育的改革之路,但尚未有成熟的模式提供借鑒;大學生對普通音樂公選課的選課積極性很高,但普遍上課積極性不高。
在對中國科技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大學、南京財經(jīng)、南京師范大學以及南京郵電大學的實地考察中,我們發(fā)現(xiàn)所有院校都采用了傳統(tǒng)的鑒賞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導致學生選課積極性較高但課堂積極性不高,學生喜歡音樂但不喜歡音樂課。少數(shù)學校采取了實踐教學的方式,如南京大學,開設了鋼琴、小提琴以及聲樂等課程,參與課程的學生積極性都很高,但因為課程容量較小選課標準不健全,依然存在一些問題。
筆者所在大學合肥工業(yè)大學,近幾年對音樂公選課進行了大力改革,開設了古琴、薩克斯、聲樂方面等實踐類課程,學習效果好,受到同學們熱烈歡迎。使筆者對音樂公選類課程的改革感觸很深,茲認為利用學生主導型教育原理,可以更好地對高校音樂公選課進行改革。
二、學生主導型教育模式探討
教學成敗的關鍵在于教與學關系的處理,傳統(tǒng)的課堂模式強調(diào)教師是課堂的主體,而學生是課堂知識的接受者。學生主導型教育模式強調(diào)的是學生在課堂的中心地位,它強調(diào)教師加強對學生的了解和信任,強調(diào)學生運用分組及討論的方法進行實踐學習,在課下注重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
傳統(tǒng)課堂都是以教師為主導,師傳身授的概念深入人心,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主導能力呢?筆者認為以下幾點至關重要:1.教導學生深刻認識到自己才是課堂的主體。2.老師提供明確的方向指導,讓學生有路可循。3.在課堂實踐中不斷改進課堂模式。當今的社會是強調(diào)個性特點的社會,學生為主導的音樂教育模式正切合了這一點,筆者認為學生對這種教學模式的熱情度不低,可以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的優(yōu)秀特性。
三、學生主導型教育模式在音樂教學方面的運用
(一)教師加強對學生的了解和信任
只有教師加強對學生的了解和信任,學生主導型教育模式才有可能順利開展。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基礎有了一定的了解,才有制定教學計劃的依據(jù),以至可以放手讓學生進行自我學習計劃的制定。普通高校音樂公選課面對的學生一般情況下都是音樂知識接近或者零基礎的,因此在教學中對學生基礎的劃分難度不大。針對學生主導型教育模式的開展,教師應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對學生給予充分的信心和信任,鼓勵其多進行自主學習,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二)學生運用分組及討論的方法進行實踐學習
在音樂教學方面進行學生主導型教育模式的改革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引導學生運用分組及討論的方法進行實踐學習,這是音樂教育改革的主體部分。采用成立“共同學習小組”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帶動每個同學的參與。實際運用中,在高校音樂公選課鑒賞類方面,教師應課前制定好相關課題分發(fā)到各個小組,課上首先由各個小組進行課題的分析和講解,最后由老師進行修正和完善。在高校音樂公選課實踐類方面,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進行分開教學、分等級教學,引導各小組進行互相學習、互相監(jiān)督,以此來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課下注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獨立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這是對分組學習模式的補充和完善,課堂上的分組學習與討論需要同學們課下的組織和準備,強調(diào)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獨立學習能力。而如何能帶動學生進行獨立學習,小組共同學習是一個方面,還需要教師的合理引導。筆者認為教師需注重從三個方面進行引導:1.鼓勵學生對所學知識或技巧進行實踐;2.鼓勵學生互相幫助,從相互指導中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3.鼓勵學生通過各種渠道進行自我學習,并對學習成果進行指導和鼓勵。
四、總結(jié)
和西方國家相比,我國大學的公共音樂課還處于起步階段,但在本世紀,它已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公共音樂教育的改革還在路上,改革的重點一定要越來越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的發(fā)展需求主導公共音樂教育的發(fā)展,因此提出學生主導型的音樂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