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發(fā)展,我國民族音樂文化所發(fā)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此發(fā)展背景下,廣大人民群眾希望通過社會發(fā)展,能夠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傳承與進步。本文簡要分析民族音樂文化和學校音樂教育的關系,并提出具體的教學策略,希冀促進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
【關鍵詞】民族音樂文化;學校音樂;傳承;教學形式
【中圖分類號】J60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民族音樂文化能夠反映我國的音樂文化發(fā)展程度以及未來的發(fā)展方向,開展學校音樂教育,能夠促進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有助于日后發(fā)展。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對學校音樂教育展開研究,提出如何加強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
一、學校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的關系
學校音樂教育在發(fā)展過程中,以民族音樂文化為發(fā)展基礎,對民族音樂文化加以重視,沒有民族音樂文化,就難以出現學校音樂。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fā)展,我國的民族文化也備受關注與重視。其他國家也開始將本民族的音樂文化作為重要的傳承工作。通過民族音樂文化的宣揚,能夠加強學校音樂教育,促使我國民族音樂文化資源得到有效發(fā)展。但是,我國音樂文化在具體的發(fā)展過程中仍然存在眾多的問題,學生難以對民族音樂文化展開良好的學習。
學校音樂教育是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必須尋找到有效的載體,但是在我國民族文化發(fā)展過程中,并未正確認識到學校對其促進作用。由于民族音樂文化的自身傳播來源于民間或者是團體組織,對于學校來說像是傳播民族音樂文化的輔助環(huán)節(jié),使得民族音樂在學校內難以得到有效發(fā)展。
二、學校音樂教育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策略
民族音樂是我國珍貴的文化財富,凝結著我國的民族精神,學校音樂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的重要場所,加強民族音樂文化傳承,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及地位。學校音樂教育能夠對民族音樂文化進行傳承,但也制約著我國音樂文化的整體發(fā)展,所以,教師與學校應當正確認識音樂教育問題的重要性,并制定出嚴格有效的方案進行解決。以下筆者結合自身經驗,提出具體的音樂教學策略,希冀促進音樂教育的有效拓展,繼而傳承并發(fā)揚我國民族音樂文化。
(一)相關部門加強民族文化在學校音樂教育中的氛圍營造
相關部門對民族文化在學校音樂教育中的環(huán)境進行有效塑造,能夠促進社會的重視,加強學校環(huán)境的建設,促使學校成為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所以,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是十分重要的。這也就需要學校加強對該工作的宣傳,并培養(yǎng)民族音樂教師,鼓勵在職教師加強對民族音樂的學習,通過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學習,進而提高自身的音樂教育。
(二)整合民族音樂文化教材
學校音樂教材對于民族音樂文化發(fā)展起著核心以及決定性作用,所以,在音樂教材的引領下,加強學生的正確引導,也需要教材研究者不斷對所編寫的教材進行整合與完善,對教材內容進行優(yōu)化,根據我國民族音樂文化進行有效制定,也可根據各地區(qū)的實際情況進行編寫,使每個地區(qū)的音樂教育獨具特性。由于音樂形式存在不同,所以教材也應當有所差異,進而體現本地特色。學生能夠根據本地方的音樂特色展開有效的民族音樂文化學習,能夠站在多樣化的角度進行選擇,有助于民族音樂文化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
(三)完善并強化師資力量
在學校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的實際發(fā)展過程中,應當做到對精華的有效傳承。所以,教師對學校音樂文化的傳承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教師必須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引起重視。學校加強對音樂教師的培訓與指導,或者是定期組織培訓活動,讓教師認識民族音樂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強化學校音樂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知識,有助于提高學校音樂教學水平,進而良好的傳承我國民族音樂文化。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在學校音樂教育和民族音樂文化的發(fā)展與傳承中,教師起著極為重要的引導作用,教師必須根據教學體系的建立與發(fā)展,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文化教育指導,為教學提供極有利的支撐。民族音樂文化在我國建設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長期建設過程中,學校與相關部門必須加強研究力度,以學校為中心,開展有效的音樂教育,進一步促進學校音樂教育的整體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馮黃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學校音樂教育[J].中國音樂,2013.
作者簡介:王明輝(1983—),女,蒙古族,本科, 講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音樂教育,民族音樂,舞蹈教育、舞蹈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