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曉英
【摘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教材知識內(nèi)容,還要有一定的實際運用能力,并且要有一定的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引導和培養(yǎng),在明確目標的同時,要具有一定的實施方案。本文結(jié)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對高中語文《雷雨》一課分析代詞運用的藝術魅力?!独子辍分?,普普通通的代詞經(jīng)過曹禺先生的妙手點化,被賦予了特殊的語境意義,具有耐人尋味的豐富內(nèi)涵和多種表達功能,值得鑒賞品味。
【關鍵詞】性格特征;思想色彩;表達效果;鑒賞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傳達弦外之音
在《雷雨》第二幕中,當周樸園聽出魯侍萍的無錫口音時,跟她聊起三十年前的無錫舊事時,有如下一段對白:“周樸園:哦,三十年前你在無錫?魯侍萍: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時候我記得我們還沒有洋火呢?!边@里,人稱代詞“我們”用得妙極!后一句本來完全可以說成“我記得那時候還沒有洋火呢”,可是作者不避重復,且故意選用“我”與“我們”的錯位,“我們”這一本應該包括聽話人在內(nèi)的人稱實為魯侍萍放出的試探氣球,倘若周樸園心神警覺,早該聽出其弦外之音,以揭開眼前這位婦人的身世之謎,顯然在魯侍萍的心頭蒙上一層陰影。
二、提示性格特征
讓我們再看周樸園對魯侍萍說的一段臺詞中用到的“我們”:“你可以冷靜點,現(xiàn)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覺得心里有委屈,這么大年紀,我們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边@里的“我們”表面看是指周、魯兩人,但仔細一琢磨,不對了,周樸園此時此刻怎么會“哭哭啼啼”的呢?原來,周樸園用“我們”代“你”,用的是感情軟化法,他企圖以這一“親切”的稱呼喚起魯侍萍“美好”的回憶,平息魯侍萍心中的怨憤,以減少用語的指責性和刺激性,防止事態(tài)的擴大和惡化。可見這段話似乎軟實則很硬,名為相勸似的,實為警名。換用一個人稱,惟妙惟肖地揭示出周樸園貌似關心體貼,實則虛偽自私的性格特征,可謂匠心獨運。
三、反映事實原貌
魯侍萍在控訴時,有一句臺詞中的代詞運用很耐人尋味:
三十年前,過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個兒子才三天,你為了趕緊娶那位有錢、有門第的小姐,你們逼著我冒著大雪出去。
初看,臺詞中的人稱“你們”連得突兀,刪去似乎更貫通,但仔細分析研讀,便知此處“你——你們”的變化正是曹禺的匠心安排。要娶“有錢有門第的小姐”的是周樸園個人,所以用“你”,而出面“逼著”侍萍“冒著大雪出去”的應是周的父母等人。這樣安排人稱,準確地反映出事情的原貌,讓讀者進一步看清周家的封建思想色彩。
四、透顯微妙心態(tài)
當周樸園向眼前“四鳳的媽”打葉三十年前的舊事時,有一段對話:“侍萍:也許記得,不知道老爺說的是哪一件。周樸園:哦,很遠了,提起來大家都忘了?!边@里的代詞“大家”用得十分耐人尋味:要“忘”只能是“你可能忘了”,怎能說成“大家都忘了”?原來,周樸園急切地想打聽“梅小姐”投河后的下落,但詢問時又不能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所以他必須擺出一種局外人漫不經(jīng)心的姿態(tài),保持一種隨便交談的口吻,用代詞“大家”,正傳神地表現(xiàn)出周樸園那種急于想打聽但又想超然事外的微妙的心態(tài)。
五、凸顯感情波瀾
當侍萍怒斥周萍打魯大海時,有一段感情容量極為豐富的對話:
周萍:你是誰?魯侍萍:我是你的——你打的這個人的媽。
由“你的”到“你打的”,這不是一般的代詞所指的轉(zhuǎn)移,正是正義良知戰(zhàn)勝骨肉親情,其間感情的波瀾何等洶涌:憤怒中含有痛心,失望中見堅強、堅韌。
《雷雨》一文中,作者還巧妙地將不同的人稱運用構成對比手法,以揭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和性格特征。例如,魯侍萍在控訴時說:“三十年前,過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個兒子才三天……”魯侍萍用“你的”作強調(diào),旨在揭露周樸園的冷酷無情,而到后來周樸園開除魯大海,絲毫沒有承認魯大海是“我的兒子”。與此構成對比的是,當侍萍提出要“見見我的萍兒”的要求時,周樸園竟然冷冰冰地說道:“他現(xiàn)在在樓上陪著他的母親看病……不過是——(頓)他很大了,——(頓),并且他以為他母親早就死了的?!北緛碇恍枵f“陪著母親”就可以了,周樸園偏要加上“他的”加以強調(diào),其一臺詞是:周萍現(xiàn)在有母親,你侍萍不配是、不再是他的母親,當然你更不能認他???,周樸園那冷酷、自私、偽善的個性特征不都體現(xiàn)在添加的代詞“他(的)”中了嗎?周樸園將侍萍強調(diào)的“你的”兒子魯大海視為仇敵,橫加嘲弄迫害,而對死心維護周家“尊嚴”的周萍,盡管侍萍迫切要求見一見,卻用他有了“他的媽媽”而拒絕見面,代詞“你(的)”“他(的)”蘊含的信息構成的對比,凸顯出周樸園卑劣的人格特點。
綜上分析,正確理解和使用代詞,是中學生應該具備的語文能力。如判斷下面句子中的代詞運用得有沒有毛?。和趵蠋煂θ鄬W生說:“同學們,別忘了我們是學生,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边@一題中,“我們”這一代詞兩次出現(xiàn),在這特定的語境中指的是學生,誰也不會把老師誤作學生,相反,它使師生間縮小了距離,反映出王老師和學生親密無間的感情。這里啟示我們,像《雷雨》中的這些代詞妙用,中學語文教材中還有很多,對此,我們應多加閱讀研磨,以不斷提高對具有特定表達效果的代詞的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林美芳.《雷雨》與《畫中情思》中的女性主人公形象比 較——兼及中泰兩國文學作品中女性文化性格差異探究[J].黑河學刊,2018(3).
[2]程華早.《雷雨》中人物的命名藝術[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