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彬
【摘要】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結合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不同階段的學生思維特點,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效率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思維導圖;意義;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一種表達和發(fā)散思維的圖形工具,是將人腦中所想的內容通過圖形、文字、線條的形式呈現(xiàn)的一種樹狀的結構圖。思維導圖運用于課堂教學,能夠促使傳統(tǒng)的語言智能、數學智能以及創(chuàng)造智能有機整合起來,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改變教師、學生思維習慣的重要工具。小學語文知識面廣,知識點繁多,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對于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教師指導學生思維導圖的使用技能和方法,能夠確保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人的思維分為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而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則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為輔。和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相比,思維導圖的運用簡潔美觀、圖文并茂,符合小學生的審美需求和興趣愛好。這種色彩鮮艷、生動靈活的圖像模式,有助于激活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并在這種顏色、線條、圖形的指引之下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有效地刺激學生的大腦、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從根本上講,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無論是在識字、閱讀還是寫作環(huán)節(jié),都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促使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保護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思維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剛剛進入基礎教育階段,思維依然處于比較活躍、發(fā)散的狀態(tài),并沒有受到太多的束縛。思維導圖作為一種發(fā)散思維的圖形思維工具,對于保護兒童的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兒童的創(chuàng)造思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們知道,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過度重視知識灌輸和傳授,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被動思維的狀態(tài),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受到極大束縛。而思維導圖的運用,有效地規(guī)避了這種被動思維的學習弊端,教師通過思維導圖的繪制,通過這種樹狀的思維圖,全方位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僅保護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三)提升綜合能力,促進語文教育改革
思維導圖的運用,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我們知道,思維導圖是對知識的結構化、系統(tǒng)化表達。教師在教學中,以關鍵詞為核心,以各知識點為節(jié)點,以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關系為連接,形成系統(tǒng)化的知識結構網絡,有助于改變學生長期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促進學生概括總結能力的提升。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性對策
(一)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低年級階段的運用對策
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小,其思維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在這個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利用思維導圖,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思維模式、接受能力以及接受水平,通過一些簡單易懂的思維導圖促使良好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同時,在這個階段的思維導圖運用上,教師可以通過色彩鮮明、形狀各異的圖形、線條等,有效地刺激小學生的大腦皮層,刺激學生的視覺和感官,促使良好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例如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讓孩子介紹家庭成員、介紹家鄉(xiāng),就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畫出簡單的一級分支圖并逐步深入到二級分支圖,讓學生對思維導圖有一個初步的認知,為后期的思維導圖學習奠定基礎。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中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和低年級階段的學生相比,中年級階段的學生在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方面都有所增強。因此,在這個階段的思維導圖運用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文字、圖形以及邏輯性較強的關系,促使學生形成語文思維的能力,形成更加清晰的邏輯關系結構,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同時,在這個階段,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運用于學生的閱讀、寫作等環(huán)節(jié),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促使學生邏輯關系的清晰化和條理化。例如教師訓練學生寫作,以寫景為例,教師可以針對“春天”的景色,以“春天”為關鍵詞,聯(lián)想到與春天有關的詞語,如春雨、春風、鮮花、嫩葉等,通過引導學生不斷思考關于春天的詞語,構建一幅有關春天的思維導圖,學生在聯(lián)想的過程中自然就有了寫作的思路,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具有積極的意義。
(三)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在小學高年級階段,教師可以通過具有多維度的、立體感的思維導圖指導學生學習。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導圖技能,讓學生掌握思維導圖的技巧,并能夠靈活地將思維導圖運用到自己的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縝密思維,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奠定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運用,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綜合運用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結合低年級、中年級以及高年級學生不同的思維特點,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林明彥.思維導圖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認知結構為視點[J].才智,2015(4).
[2]王亞楠.運用思維導圖優(yōu)化小學作文教學的實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5).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