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是高中的基礎課程,也是我們在學校學習的第二門語言。然而,盡管學生從小到大都在學習英語,但大多數人的進步并不大,這與學習環(huán)境、教師的教學方式等均有關。一般而言,大多數高中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都習慣以自己為中心,缺乏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日漸低下。因此,構建一個互動式的英語課堂顯得尤為必要。本文就當前高中英語教學進行簡單分析,并就互動式教學提出幾點意見。
關鍵詞:高中英語;互動式教學;英語教師
一、 引言
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言,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英語課程的設置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從而為其將來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一般而言,語言學習都需要大量的練習與互動,學生方能盡快掌握英語的精髓,并不斷提高個人的寫作能力與表達能力。然而,在現代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仍然習慣采用傳統(tǒng)的方式進行教學,忽略了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低,成績自然直線下降。如何將枯燥無味的英語課堂變得活躍有趣,是英語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互動式教學就是在課堂上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從而使得教師的智慧與知識能夠盡快傳遞給每一位學生,從而達到共同進步的效果,因此,高中英語教師應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從而促進教學效果的不斷提高。
二、 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激起探究的欲望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最擔心的不是學生聽不懂,而是學生不愿意去聽,也就是“冷場”,當所有的學生都不愿意花心思去聽課的時候,教學的質量與效果自然也會下降,這種情況也表明了英語教師的課上得非常失敗,無法贏得學生的好感。為提高學生的上課的積極性,教師應當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引導其發(fā)現問題,激起其主動探究的欲望,提高課堂的活躍度,唯有如此,才能改變學生對英語的偏見與看法。一般而言,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的方式可以是一句多譯或者多譯一句,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一般而言,高中學生都學習過一般句式,即采用最直白的表達方式來翻譯一個句子。由此,教師可以要求其在原句的基礎上進行拓展,想想還能使用哪些方式進行表達,從而激起學生探究的欲望與熱情,并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如用英語表達“這位老人康復得很好”時,學生一般想到的是“The old man recovered spectacularly.”這種表達方式,但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繼續(xù)思考,還可以使用哪些表達方式來表達這句話的意思,這時學生就會想到如“The old man made a spectacular recovery.“The old man recovered extraordinarily rapidly.”等等。由此,學生可以了解到英語的句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其表達方式有很多,只要善于去發(fā)現、去探究,便能獲得更大的進步。
三、 加強小組合作,活躍課堂氛圍
對學生而言,其在校學習的時候,大多數時候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認真聽教師講課,并做好相應的筆記,并自我消化教師所講的知識,這種教學方式的好處在于能保證課堂教學實現循序漸進,知識點不會出現遺漏的情況。然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容易忽略學生的聽課效果,也就是教師自己在講臺上講了半節(jié)課,但是不知道學生到底聽懂了沒有。英語的發(fā)音、句式與中文有著較大的不同,所以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容易感到困難,如若教師仍采用傳統(tǒng)的方式進行教學,不僅容易降低聽課效果,還容易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小組合作是一種常見的互動式教學方式,將學生聚集在一起討論問題,能夠增加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從而使得課堂的氛圍變得活躍起來,在這種環(huán)境中,學生可以自由地各抒己見,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與表達能力。
如學習到“The Olympic Games”這個章節(jié)的內容時,教師可將學生進行分組,每組的人數大約為4人,也就是前后桌,讓學生用英語相互進行交流,交流的內容包括自己對奧林匹克的了解、最喜歡的體育運動等等,從而使得學生的表達能力在交流中得到提高。同時,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可要求學生分組翻譯課文,每組翻譯一小段,看看哪一組翻譯最快最好,由此,學生的翻譯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四、 引入評價機制,提高課堂互動的有效性
評價機制指的是對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具體的效果進行評價,在教學中,為了保證評價的公正性與客觀性,教師一般不參與評價,而是由學生進行評價。通過簡單的評價,教師可以及時發(fā)現教學方案中存在的問題,并能進行及時的調整與完善,從而使得課堂教學的質量不斷得到提高。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教師可能會比較“玻璃心”,容不得學生說自己的不好,從而導致評價機制形同虛設,對教學效果的提高起不到促進作用。作為一名教師,其不僅要在學生心中樹立良好的形象,還應當虛心去接受不同的聲音,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為學生做好榜樣,從而提高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
因此,教師應及時了解學生對教學方式的看法,了解的渠道與方式有很多,比如在課堂上點名要求學生說說上課的感受、改進的建議等,還可以要求學生寫匿名信,表達自己對英語課堂教學的看法,教師應采取包容的心態(tài)去接受中肯的建議,并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進,從而提高學生上課的熱情與積極性。同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一系列的活動,如英語歌曲比賽、講英文故事比賽、默寫競賽以及情景模擬等等,增加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英語的魅力,滿足高中生對新鮮感的追求。
五、 結語
英語是一門需要花費較多時間才能學好的語言,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涉及語法、單詞、句式以及翻譯等學習內容,且隨著學生學習階段的不斷提高,英語課程的難度也在不斷提高。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時間非常緊張,且英語又是最為重要的一門課程之一,對學生未來的升學與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善于轉變教學方式,增加課堂的互動性與活躍度,從而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欲望,最終促進學生學習效果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雪藝苗.互動式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生英語,2017(30):30-31.
[2]朱曄姿.分析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5(10):35.
[3]丁干誠.互動教學法在高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分析[J].新課程導學,2017(19):66.
作者簡介:張海濤,安徽省淮南市,安徽省淮南市壽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