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生態(tài)作業(yè)成為了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將其良好的運用于分層教學中,能夠最大程度促進學生的學習進步。因此,本文主要對生態(tài)作業(yè)在初三英語分層教學中的應用做了簡單的分析,并利用時間表明,生態(tài)作業(yè)的應用是可行的。
關鍵詞:生態(tài)作業(yè);初三英語;分層教學
一、 教學常規(guī)下的分層理論依據
(一) 合作學習理論
合作學習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指的是去若干個差異性學生組建在一起,相互協(xié)作,互幫互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合作學習實際上是在分層次教學過程中,將各個層次的學生進行差異性結合,強化彼此之間的互動,學習,以此來填補分層次教學在應用中的弊端。
(二) 任務型教學法
《英語新課程標準》清晰指出“任務型”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以提升學生語言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為出發(fā)點,倡導:讓學生在教育工作者的引導下,根據認知、實踐、參與以及協(xié)作等模式,完成任務的目標,體會成功的喜悅。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情感和措施的調整,以形成主動學習的心態(tài),提升其語言能力。
二、 學生以及生態(tài)作業(yè)的分層
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智力發(fā)育以及思維能力等因素將學生分為高、中、低三個層次(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通過學生未來的綜合表現進行調整)。高層次的學生為班級中學習成績優(yōu)秀、自主學習能力強、課堂積極和教師進行互動、課后作業(yè)完成率高;中層次的學生為班級學習成績中等、自主學習能力較強、主權能動性薄弱、課堂和教師的互動頻率較少,而且課后作業(yè)的完成率較低,這樣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必須通過本班的人數進行確定。通過分層次,設組的方式能夠對處于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顧慮到,這樣的方式很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潛在能力,啟迪學生,更有利于教師隨時的了解學生的動態(tài),從而進行有效的引導,幫助其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
三、 怎樣在初三的分層次教學中實施生態(tài)作業(yè)
以初三學生為研究對象,高層次以及中層次的學生在語言能力以及表達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備課中教師必須突出這個差異,并圍繞教學目標將課前、課中以及課后的作業(yè)設計成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以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中的賓語從句進行生態(tài)作業(yè)的設計:
比如高層次學生:要求學生必須掌握賓語從句:We Know him(簡單句),We Know he likes English(賓語從句)。然后準確地掌握目標詞句,并明白賓語從句的否定轉移:如果主句的謂語動詞是guess、think等詞,并且主句的主語又是第一人稱時,其后面連接的賓語從句否定句必須前移到主句中……然后要求學生能夠利用賓語從句來進行語句練習。
比如中層次的學生:要求大部分學生可以理解并掌握帶有賓語從句的句子,與此同時了解其準確的表達:He asked me“Where”did you go yesterday?-He asked me where I went yesterday。大部分學生可以通過聽到和看到的帶有賓語從句的句子來進行合理的判斷,并進行修改句子。
對于高層次的學生,繼續(xù)讓其在知識理解的前提下,根據一個單元所講述的具體語法來填寫個人意愿表,進而實現對知識點的歸納總結和實際應用。針對中層次的目標設計必須更加偏向于基礎知識的滲透,為學生接下來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然后根據大量多元化的練習,深化學生的理解。
四、 生態(tài)作業(yè)在課堂中的實施
(一) 課前作業(yè)設計
例如高層次學生:鞏固賓語從句的重點知識,利用if和where進行造句。中層次學生:鞏固Unit 2,根據CD的播放進行詞匯朗讀,布置學習任務并讓其掌握其基本詞句知識。針對高層次學生制定自主思考以后掌握和運用的目標,然后教師利用課堂的正確指引,讓學生進行思維拓展,創(chuàng)造潛能,幫助學生構建獨立的知識結構。利用這樣的概念引導,擁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就可以利用自學將本單元所學習的重點知識進行合理的整合,提前預知教師的教學任務,提前鞏固練習。對于高層次學生來說,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學習興趣以及深化其對知識的掌握能力,進而提升課堂學習效率。針對中層次學生在開展有效的預習之后,可以盡快跟上教師的講課步伐,并對基礎知識進行重復練習,進而實現學習并鞏固基礎知識的目的。
(二) 課中作業(yè)
以教學任務為中心帶領學生完成課堂教學任務,這些教學任務的設計實際上就是課堂過程中生態(tài)作業(yè)的表現。
(三) 課后作業(yè)的設計
課后作業(yè)可以有效地測評教師整堂課的教學質量優(yōu)劣,它并非是為整堂課畫上完美的句號,而是經受測評的破折號。對于教學內容的梳理整合以及為接下來的課程奠定良好的基礎,進而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例如,教師在設計課后生態(tài)作業(yè)時,也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課后作業(yè)差異化處理。高層次學生必須偏向于應用文章實例對其展開拓展訓練。中層次學生必須偏向于基礎模仿,進而實現知識內化的意義。
五、 結束語
綜合上述所講,在初三英語分層教學中實施生態(tài)作業(yè)對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能力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結合教師實際,來不斷優(yōu)化生態(tài)作業(yè),讓其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學生。
參考文獻:
[1]王平.初三英語分層教學中實踐生態(tài)作業(yè)的策略研究[J].林區(qū)教學,2017(02).
[2]李海峰.課堂分層次教學法在初三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關愛明天,2015(06).
作者簡介:
李夢露,江西省南昌市,江西省南昌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