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shù)學教師應當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從而實現(xiàn)構建高效課堂這一教學目標。基于此,筆者主要從“創(chuàng)設情境”“采用生活化教學”以及“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學”這三方面內容切入,針對如何提升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相應的研究與分析,其目的在于為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水平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自主探究;新課改
數(shù)學學科雖被各種枯燥乏味的符號與數(shù)字所充斥,但仍存在一些美麗而獨特的事物,因此教師應當積極利用多種有效途徑幫助學生渡向勝利的彼岸。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吸引學生對“小數(shù)”的課堂注意力
教師可在課堂伊始階段創(chuàng)設具體的數(shù)學情境,讓學生可以從再現(xiàn)的情境中感知數(shù)學知識的存在,從有趣的氛圍中獲取數(shù)學的精神食糧。
例如,教師在講述“認識小數(shù)”這部分內容時,可以采用故事情境導入的方式進行教學實踐,以此來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具體而言,教師首先可以向學生講述一個趣味小故事:“今天圖圖超市開業(yè)了,有各式各樣的商品,每個商品上都標著價錢。其中,瓜子上標著5.5元、糖果標著1元、香蕉標著2.99元、火龍果標著5.6元、玩具車標著100元……現(xiàn)在第一位客人小王來了,他想購買兩斤瓜子,但是他只帶了10元錢,但由于今天是超市開張的第一天,可以享受滿10元減一元的優(yōu)惠,那么大家現(xiàn)在作為小小售貨員,覺得他能享受這個小優(yōu)惠嗎?”借助這個超市購物的例子,學生們會更加容易理解“小數(shù)”的理論知識。五分鐘時間過后,教師可隨機提問幾個學生,有的學生回答:“我覺得他不能享受?!倍械膶W生卻持不同意見,認為他正好可以享受。針對上述學生的回答,教師告知學生:“瓜子是5.5元一袋,那兩袋應該是5.5+5.5=11,而且11>10,所以恰好可以享受滿10元減1元的優(yōu)惠活動。而其中的5.5是小數(shù),從剛才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很多小數(shù),如香蕉的2.99元,火龍果的5.6元等。那么接下來,咱們就一起進入小數(shù)的世界,去揭開它神秘的面紗吧!”實踐發(fā)現(xiàn),教師以講述一個趣味小故事的方式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們很容易將注意力集中到上面,而且整個課堂氛圍也很濃厚。由此可見,教師采用情境導入的方法教學,確實有利于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
二、 采用生活化教學,提升學生對生活的認知水平
數(shù)學是生活的延伸,而生活是它的載體。例如,教師在講述“生活中的比”這部分內容時,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學,以此來提升學生對生活的認知水平,加強對“比”的認識。具體而言,教師首先可以先向學生展示幾個長寬不一的長方形(6,3;5,4;3,2),讓學生憑自己的直覺選出自認為最好看的長方形。其中,大多數(shù)學生都選出長為3,寬為2的長方形,由此教師可向學生講解:“曾經(jīng)有過同樣的實驗,最終大家也是選擇了長為3,寬為2的長方形,因為這種比值是最恰當?shù)?。大家有沒有在生活中看到相同的例子呀?”其中有的學生回答:“我認為國旗的長寬之比是3∶2?!币灿械膶W生回答:“我認為撲克牌、郵票等的比值都是3∶2?!备鶕?jù)學生們的回答,教師可以對此進行細致的講解:“大家說得都很不錯,這些生活中常見的例子表明了3∶2這一黃金比值是最好的,以后大家也要細心留身邊的比值關系?!闭n后發(fā)現(xiàn),學生們對“比”認識得更加透徹了。由此可見,教師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fā)掘比的數(shù)學知識,更加有利于他們掌握這一抽象理論。
三、 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學,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探究屬于一種有效的教學途徑。例如,教師在講述“梯形的面積”這部分內容時,便可采用這種方式教學,以此來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體而言,教師首先可以利用2分鐘時間布置學生的自主學習任務:第一,復習剛學過的圖形面積公式;其二,運用已學的求圖形面積公式思考梯形的面積公式;其三,運用剪刀、紙張等學具嘗試各種求梯形面積的方法;其四,將得到的方法與計算公式列舉到作業(yè)本上,10分鐘后開始回答。教師通過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與學習的方式,確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多學生都開始動手嘗試各種求梯形面積的方法。有的學生會根據(jù)已學的知識將梯形剪成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然后根據(jù)兩者的和求得梯形的面積;有的學生會將梯形拼接成一個長方形,然后根據(jù)長方形減去兩個三角形的面積來求得梯形的面積;也有的學生會將梯形沿著對角線剪開,從而直接計算兩個三角形面積之和并得出梯形的面積……當時間過后,教師可隨機抽查幾個學生,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或多或少都可以有一種方法來正確求得梯形的面積。由此可見,教師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學,將更多的課堂表現(xiàn)機會留給學生,不僅有利于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也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
總之,小學數(shù)學教師應當積極動用各種有效方法進行教學,引導學生提升自己的數(shù)學學習能力,從而真正提升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洪秀麗.讓數(shù)學融入學生生活——淺談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J].考試周刊,2018(03):61.
[2]劉開通.如何有效提升小學數(shù)學課堂學生的參與度[J].考試周刊,2018(03):68.
作者簡介:
蔡佩蘭,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qū)第二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