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璐
摘要:語文教學應著眼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構建學生自主學習與發(fā)展的教育生態(tài)。因此,教師要從促進學生人生發(fā)展的角度設計和實施教學內容,同時使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實現(xiàn)人生價值與理想。基于此,本文討論了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價值、教學措施和教學方式。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小學語文 教學措施
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語文教學及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師應規(guī)劃語文學科的教學目的,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目的,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學科意識,使小學語文教學變得更加高效。
一、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價值
語文素養(yǎng)是《新課程標準》中比較引人注目的核心概念。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不僅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還是教育目的和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诤诵乃仞B(yǎng)導向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能力,為學生將來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
二、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措施
1.從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積累
知識來源于生活。漢字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學校的橫幅、電影、廣告、商品的商標等都可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資源。教師可引導學生猜想商標的含義,探討街上的廣告牌好在什么地方,說說家里的掛歷上寫的是什么等。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教師總是忽視教學為生活而用的宗旨,習慣性地固守教材進行教學。這樣,往往會讓學生認為,語文學習僅僅是一項任務,從而對語文學習產生逆反情緒。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語文學習情境,將語文教學拓展至社會生活,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生活經驗,以加深他們對語文知識的認知和理解。
此外,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更深刻地理解語文知識和漢字的意蘊,更全面地了解祖國的文化。小學生因為年齡較小,好奇心較重,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在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可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利用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學習語文,同時要求學生有意識地留心觀察和記錄周圍的事物,讓學生認識到語文學習的生活性,并讓他們更深地了解中國五千年傳承下來的文化精髓和人文,做到課內積累與課外積累并重。
2.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在教學中,語文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創(chuàng)設各種有趣的情境,不斷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用豐富的學習形式和課堂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培養(yǎng)自身語感的學習中,真正地“動”起來,做到在玩中學習,玩中思考,增強自己的語感。另外,在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的美,并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語文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效。
三、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
葉圣陶教育思想寶庫中,關于教學的“凡為教,目的在于達到不需要教”這一論述值得各位語文教師學習。第一,“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不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不讓他們自己學,是無論如何學不好的。”在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管理學習和生活,認識和發(fā)現(xiàn)自我價值。第二,葉圣陶教育思想寶庫中有關于“素養(yǎng)”的理論支撐,“我無論擔任哪一門功課,自然要認清那門功課的目標……同時我不忘記各種功課有一個總目標,那就是‘教育——造成健全的公民?!惫P者認為,只有讓學生主動地去學習,才能收獲對自己一生都有用處的知識。
四、結語
小學語文教師要將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放在首位,實現(xiàn)全科育人、全員育人和實踐育人。在課程教學中,語文教師應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讓學生輕松地學習。
參考文獻:
[1]張亞,楊道宇.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J].教育探索,2016,(10).
[2]馬雅君.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小學語文學科教育教學策略研究[J].課外語文:下,2017,(9).
[3]朱嫣.探究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J].新課程導學,2017,(21).
(作者單位:重慶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