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莉
摘要:禮儀是衡量一個人品德和素質(zhì)的重要標志,無論是對于中國還是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來說,禮儀都是評判一個人的重要標準,特別是對于我國來說,禮儀亙古就有,而且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學前教育中實施禮儀教育,是為了更好的教化人民。本文在立足現(xiàn)在學前教育的基礎上,對禮儀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的實施方法展開探討。
關鍵詞:禮儀教育;學前教育;實施方法
前言
對于中國來說,早在周朝時期就有禮儀觀念的存在,當時弟子除了要學習基本的儒學知識之外,禮儀教育也是必修的課程,同時禮儀也是當時作為文化人的重要標志之一。到了現(xiàn)在,21世紀禮儀教育雖然不是學生必修科目,但是依然在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甚至對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都產(chǎn)生著重要的影響。所謂禮儀教育,它主要包括四個內(nèi)容,分別是儀容、儀表、舉止和風貌。這四個方面看起來平淡無奇,但實際上就是一個人給別人第一印象最為關鍵的四個方面。在現(xiàn)在社會并不缺乏很多高學歷、高技能的人,但是這些人中也會有人因為禮儀問題而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嚴重的還會受到社會的譴責。學前教育這個專業(yè)最為主要的目的是為社會培養(yǎng)幼兒教育人才,歷經(jīng)學前教育的學生在日后面對都是一張張白紙般的孩童,所以更需要強調(diào)禮儀的作用。因此,本文將結合學前教育中相關的禮儀教育的教學實例,對禮儀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的實施方法進行探討。
一、利用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禮儀觀念
在現(xiàn)在學前教育中,加入禮儀教育是不可逆反的教學趨勢,但是對于學生來說禮儀教育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學習領域。雖然說在以往的學習中也會有一些關于禮儀形態(tài)的提點,但是系統(tǒng)地、全面地進行禮儀教育還是沒有過的,所以學前教育的教學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考慮到這一點,不能單純的只是照本宣科的進行知識層面上的講授,而是要通過不同的教學形式來對學生進行禮儀感官上的培養(yǎng),讓學生對禮儀有一個基本的感知,從而才能更好地進行后續(xù)的教學與推進。
以學前教育教學教材為例,教師在教授《學前教育觀念》的時候。這一章節(jié)教學目標為:第一要讓學生掌握兒童觀和教育觀的含義;第二讓學生能夠理解兒童觀的歷史演變;第三讓學生能夠正確理解兒童觀的含義;第四讓學生理解并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第五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體會思考兒童觀和教育觀的重要作用并加以運用。根據(jù)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的時候,為了能夠讓學生能夠樹立很好的兒童觀,其中要做到的就是要讓學生學會以后如何對待兒童的教學禮儀,畢竟學生日后面對的都是單純無暇的祖國的花朵。其中的方式就是,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電子設備,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如:讓學生觀看不同教師上課行為對兒童造成的影響,從而讓學生能夠明白自己的行為舉止不巧當,對兒童造成的影響有多么的巨大。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學生指出視頻中是否有做的不對的地方,如果是你會怎么做?通過一系列的情景演示,進而能夠讓學生對禮儀教育有一個初步的感知。
二、通過比賽鞏固學生的禮儀知識
在現(xiàn)在的學前教育教學中,教師讓學生能夠形成一個基本的禮儀觀念之后,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禮儀知識方面的教授。但是學生學習知識都會有一個通病,就是學過的知識容易忘記,禮儀知識也不例外。因此,教師為了能夠很好的鞏固學生的禮儀知識,除了要對學生進行反復的講授鞏固之外,還可以通過一些有趣的、好玩的方式進行展開,其中比賽鞏固就是很好用的方式。
以學前教育教學教材為例,教師在教授《學前教育的功能與效益》的時候。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要求是:第一讓學生掌握學前教育功能和學前教育效益的概念;第二讓學生了解學前教育能力和學前教育效益的基本類型;第三讓學生分析學前教育的具體功能與效益;第四讓學生去思考怎樣在教育教學中提高學前教育的功能和效益。其中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分別是第三點和第四點。面對這樣的教學的要求,教師可以組織一場小競賽,針對這一課程的內(nèi)容,設置一些題目,將這些題目通過PPT的方式給學生展現(xiàn)出來。然后將學生進行分組,分成幾個小組,小組之內(nèi)進行比拼,舉手搶答積分制,看哪個小組最后累積的分數(shù)多。在進行競賽的時候,除了基本的學前教育的知識內(nèi)容之外,教師還可以融入相對應的禮儀知識,讓搶到題目的同學,除了說出正確的答案之外,還可以親身演示一遍給同學們看。通過這樣方式,既鞏固了學生的知識,又很好的活躍了課堂氣氛。
三、通過擬人化的形式教授禮儀知識
在現(xiàn)在的課堂教學中,課堂上的教學氛圍代表著學生學習程度的多少,學前教育的教學也不例外,教師想要在學前教育中徹底的貫穿禮儀教育,也要將教學氣氛重視起來。那么如何調(diào)節(jié)起課堂教學氣氛呢?除了上面所說的方式之外,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將知識擬人化,通過視頻對話來展開課堂教學。
以學前教育教學教材為例,教師在教授《學前教育概念與功能辨析》的時候。本章節(jié)的教學目的是:第一要讓學生辨析學前教育、幼兒教育、早期教育等不同教育概念間的含義;第二讓學生能夠了解學前機構教育的性質(zhì);第三讓學生能夠了解學前教育機構的歷史與現(xiàn)狀;第四讓學生能夠很好的理解學前教育的功能。根據(jù)這一教學目標,我們可以看到在課程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基本概念,還需要學生能夠知道學前教育機構的性質(zhì)和特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為了能夠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到這一點,教師要在教學中加入禮儀行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加深刻體會到學前教育的概念和功能。具體來說,教師能夠?qū)W前教育中的性質(zhì)和功能的特點,讓學前教育自己講授出來,也就是將學前教育擬人化,所謂擬人化的方式有很多,制作flash動畫,或者是教師進行角色扮演,都能夠得到很好的體會。
四、結語
總而言之,禮儀教育是現(xiàn)在教育教學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教育教學的一大趨勢。禮儀的教育也有利于人們修養(yǎng)的提升、人格魅力的提高,在讓人變得更懂禮貌的同時還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人的氣質(zhì),這種氣質(zhì)非禮儀所不能具有的。而對于學前教育來說,這些學生日后出去面對的都是祖國的花朵,未來的棟梁,更應該要重視起禮儀教育,畢竟中國有俗語云:“上梁不正下梁歪。”因此,只有學生自己做好了,才能成為正面的教育例子,才能更好地影響別人。
參考文獻:
[1]高海燕. 淺探學前教育中“禮儀教育”的滲入[J]. 儷人:教師, 2015(17):5-5
[2]邵美榮. 試論如何在學前教育中開展禮儀教育[J]. 都市家教月刊, 2015(8):7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