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亞娜
摘要:目前新課改在教育界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它對于初中語文的教學要求也在進一步的提高,其中“以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為己任”便是尤為重要的一點。那么,怎樣做到這一點,便是眾多老師都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接下來,本文將結(jié)合自身的初中語文教學經(jīng)驗,來試著分析一下在語文本色回歸中應如何對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本色回歸;人文素養(yǎng)
所謂的人文素養(yǎng),不僅是指人們對于文學藝術(shù)的欣賞與感悟水平,還包含著一個人的審美、價值以及內(nèi)在與精神境界的培養(yǎng)。語文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是必然的。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以及對于生活的熱愛、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人格或者是他們良好的審美情趣,這些都是人文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當然,對于這樣的涵養(yǎng)的培養(yǎng)絕非一朝一夕便能夠達成的,這需要老師和學生長期共同的努力。老師需要引導學生在潛意默化之中,完成對學生這種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由此,本文將以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的語文教學內(nèi)容為例,來試著探討一下語文本色回歸對于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的一些看法。
一、引導學生反復誦讀
翻開我們的課本,我們便能夠發(fā)現(xiàn),在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在一定的程度上都蘊含著一定程度的頗為豐富的人文素養(yǎng)。我們對于課文的反復誦讀也正是應了語文的“本色回歸”,什么是本色回歸?很簡單,樸實,那么還有什么比反復誦讀課文更樸實呢?由此,我們便可以知道,對于語文教學而言,想要使得學生在與文本色回歸中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就簡單實在的便是語文課文的反復誦讀。
例如,我們學習的阿長與《山海經(jīng)》這篇課文,這篇課文的篇幅較長,所以我們在帶領(lǐng)學生誦讀這篇課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引導學生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把握住課文內(nèi)容。當然,對于這種偏故事性的文章,在引導學生將課文整理了之后,便可以將文章中的重點段落節(jié)選出來,帶領(lǐng)學生反復誦讀。如寫她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告狀”、或者是睡覺愛擺“大”字等,通過反復誦讀這樣的文字來體會作者在寫這些的時候是帶著什么樣的感情,同理的還有像她懂得的許多“我聽不耐煩”的規(guī)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說“老掉了”或者是最后寫了長媽媽為“我”買《山海經(jīng)》的事。將這些比較重要的段落拿出來,讓學生仔細品味其中所蘊含的感情,從而來感受幼小的魯迅對長媽媽的敬佩和感激之情。我們在帶領(lǐng)學生反復誦讀課文的時候,還要使得學生明白,讀書這樣的一個過程不僅僅是一種閱讀行為,更重要的是能夠使得他們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來感悟文章的美,來體會作者在這之中所蘊涵的感情以及意境,從而使得他們自身的審美情趣的提高。
二、注重在寫作中挖掘
不僅是在閱讀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在平時的寫作過程中照樣也可以。我們在平時指導學生寫作的時候,不僅要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學會如何進行正確的思考,還要使得他們養(yǎng)成善于觀察生活的習慣。通過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從而使得他們的人生境界得到相應的提高。
剛剛也提到了,所謂的語文本色回歸,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把握住“樸實”這樣一個特性,也就是簡單實在。生活中所發(fā)生的事情最是簡單實在不過,幫助學生培養(yǎng)觀察生活的能力,以此來使得他們的寫作水平提高,最實質(zhì)的目的便是能夠使得學生在這樣的一個循環(huán)之中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當然,這樣的培養(yǎng)是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幫助學生觀察生活,便是要讓學生在生活中建立一個正確的是非觀,從而在生活中找尋他們所需要的寫作素材,以此來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先學做人再學作文”,這便是在說要讓學生在作文與做人之間找到一個很好的契合點。
三、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
在現(xiàn)在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有的時候為了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某些老師會選擇一些比較花哨的影像課件,以此來活躍課堂的氛圍,使得學生的注意力能夠集中。但是在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講解的時候,有的學生還會處在剛剛的內(nèi)容中回不過神。針對這樣的情況,這就需要老師注意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在教學中滲透人文性。
例如,我們在學習《背影》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要為了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去找一些比較感人至深的父子感情的影像來播放,因為一旦學生進入那樣的氣氛之中,一時半會是絕對出不來的,這對課文的教學是很不利的。所以,在進行這堂課的學習的時候,我們可以使用所媒體,但是不要過于花哨,要注意適可而止,只需要找一些與課文內(nèi)容相結(jié)合的圖片來進行語言上的渲染,從而來使得學生在這之中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當然,我們還可以多與學生進行互動,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從而使得課堂內(nèi)容更加的符合學生的興趣特點。
四、結(jié)語
總的來說,在語文的本色回歸中來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是需要老師極為注意的一個教學目的。老師需要在平時的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注重語文的本色回歸,懂得引導學生反復誦讀課文,引導學生通過寫作挖掘人文素養(yǎng),或者是注意平時的教學方式,通過這樣的方式在學生的語文基礎學習中增加人文性,以此來使得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得到更好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黃一濤.返璞歸真,玉韞山含輝------淺論語文本色回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J].中華少年,2017,08:15.
[2]韓銘.語文本色回歸,提升學生人文素養(yǎng)[J].科普童話,201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