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英立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對于語文教學中的寫作也有了新的要求。在傳統(tǒng)語文教學模式下,學生一般都是沿著老師的思路,思路難以放開,難以創(chuàng)造出有鮮活生命力的精品佳作。為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我們老師應該在平時多加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思維開拓能力。所以在教學方式上,也應該有所改變。相較于之前的并列式教學模式,層進式模式通過增加基礎儲備,從而更加深入的進行探索,使小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寫作的方法。而本文就層進式教學模式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層遞式教學;應用
為什么大多數(shù)的同學害怕寫作文?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寫作文耗時長,而是到最后即使花費了時間作文寫的也是不盡如人意。學生對寫作文沒有興趣沒有激情,寫出來的作文質(zhì)量顯然是不高的。但是同學們的作文寫不好真的全部都是同學的原因嗎?其實有一部分也要歸根于老師采取的不佳的教育方式。在傳統(tǒng)作文輔導中,作文的指導方法就是并列式教學法,這種方法要求同學們從多角度的拓寬問題,要求學生有較強的綜合能力。但層遞式教學模式不同,它是將作文教學的完整過程分解成若干個小型板塊,循序漸進、一步一步地完成對學生的寫作訓練。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應用層遞式教學模式要求教師能夠結(jié)合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況有層次地開展作文教學,真正激發(fā)學生學習寫作的興趣。
一、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xiàn)狀
在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體制下,不論是家長,老師還是學生都追求可觀的分數(shù),卻忘記了真正的學習目的。在小學階段我們尤其是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作文是語文的重頭戲,寫好作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老師和同學們的共同進步,齊心協(xié)力。
例如:教師出作文題目:《我的媽媽》,而在此之前教師為學生讀了一篇范文,之后教師讓學生們?nèi)懲瑯悠淖魑模瑫l(fā)現(xiàn)很多學生語言以及事例上都模仿了那篇范文,并沒有創(chuàng)新與思考,這就偏離了寫作教學的真正目的,忽略了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
首先呢,小學生心里就是不愿意寫作文,因為每次大部分的同學都會覺的她們的付出與收獲不成比例。但這也不是學生一個人的錯誤,如果老師的指導得當,讓同學們踏實的練習寫作文的模板,學生的作文成績便不會太差。
最后,寫作需要獨特性,這意味著小學生必須有比較強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每次寫作的作文題目不盡相同,普通的教學方法并不能指引小學生如何思考、觀察。一個相同的作文題目尚且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寫出不同的文章,更何況是不同的題目,寫作文原本就是對學生個人綜合能力的一個考察,要求學生對生活有足夠的見解和意見。然而,當前大部分的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方法太過于拘泥,對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缺乏重視。
例如:當小學生遇到一個從沒有寫過的題目類型,他們便會無處下筆,因為教師給他們的“庫存”不足以讓他們完成好作文,然而平時又沒有觀察過生活,也沒有思考,結(jié)果可想而知。因此,語文作文教學的當務之急是如何引導學生在三點一線的生活中去積累素材,如何在觀察生活實例中鍛造出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二、寫好小學作文的策略
1.日常積累美詞佳句,走好寫作的“第一步”
很少會有同學主動學習如何寫作文或者學生的家長幫助學生開始作文的啟蒙教育。也因為,小學的學生年齡問題的限制,他們未深入的了解生活的內(nèi)涵,無法真正體味生活的酸甜苦辣,閱歷太少,對事物的見解比較淺顯,無法達到寫作的要求。所以,小學作文既然不能在深度上有所突破,我們老師就必須引導學生做好“表面”功夫?!皩舆f式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在能準確表達語句意思的基礎上還得有一定的語文功底,語文功底即運用好詞好句的能力,試著嘗試用優(yōu)美的語言表達一些淺顯或者深刻的道理,為以后的寫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例如,學習《喜愛音樂的白鯨》,老師在對課本內(nèi)容進行講解時,可以對美詞佳句進行充分的解讀,然后課后讓同學們摘抄,反復背誦,反復理解,形成記憶。另外我們老師還可以找個時間對學生的積累本進行當場抽查背誦,考察同學的語言能力與積累情況。
2.培養(yǎng)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拓寬作文的寬度與深度
對于寫作來說,積累字詞句只是最基本的,同學們要想一篇作文還得有扎實的運用語言的功底。生活是一套“百科全書”,它既是問題的制造者又是答案的來源者。寫作來源于生活,老師要有意的培養(yǎng)學生去感受生活,引導學生欣賞生活,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獨特見解,形成自己獨特的寫作思維,這是“層遞式教學”的核心內(nèi)容也是對學生的要求。例如,學習自然風光的課文《一張美麗的楓葉》《祖國的春天》,就可以啟發(fā)學生留心生活,我們老師就要有意無意的給學生灌輸這樣的思想:即使每天每年都是一樣的風景,但只要你用心觀察,心中充滿愛,帶著欣賞的目光去看待事物,你會發(fā)現(xiàn)任何物品都有美麗的一面。
3.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為作文插上靈動的翅膀
小學生為了寫好作文,每個人幾乎都模仿過作文書中的美篇佳作,這當然不是不可以,學習作文書中寫作的套路是必要的,但是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思維容易固化,寫出的作文沒有真實生活的“鮮活感”和“靈動感”?!皩舆f式教學”的重點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所以,我們老師應該在日常教學中,竭盡所能的激發(fā)同學有效的想象力。
例如:學習《自然界的時鐘》,這篇課文把自然界的一些花朵,植物,昆蟲想象成現(xiàn)實中的時鐘,例如把野薔薇比作五點的時鐘,因為野薔薇是早上五點鐘開花。把牽牛花比作四點鐘的鬧鐘,因為它是四點鐘開放喇叭。老師在講解課文時遇到此類的想象類文章可以在課堂上稍微拓展,引導學生如何想象,課后布置相應的作文題目練習,加深學習的想象的應用。
層遞式的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的寫作中確實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層遞式的寫作教學在盡可能的照顧到寫作各階段的學生的同時,還能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提升寫作的水平的,讓學生愛上寫作文。
參考文獻:
[1]史小芬.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探究[J].新課程導學,2016(1):25.
[2]楊欣,趙磊.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的應用[J].教育現(xiàn)代化,,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