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強
摘 要:在新課程理念中,課堂教學評價是課程教學的一個有機構成環(huán)節(jié),是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有效教育手段。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發(fā)展性的評價理念——用評價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針對小學生,把握好一些課堂評價的原則方法,可以更好地為課堂服務。
關鍵詞:小學生;課堂評價;原則方法
課堂評價是課堂教學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在許多聽課活動中,我們卻發(fā)現(xiàn),簡單的表揚很多,評價非常雷同單一:“你真棒!”“真好!”……究竟如何棒,好在哪里,沒有說清楚,學生也弄不明白。究竟對小學生如何進行豐富有效的課堂評價呢?淺談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對小學生進行課堂評價的目的。對小學生進行課堂評價的主要功能不是簡單地判定對錯、明確是非,更不是鑒定甄別、區(qū)分優(yōu)劣,那樣只會挫傷孩子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評價目的應當是反饋改進,激勵導向,即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績,幫助學生分析解決問題,找到自己的問題不足和前進方向,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發(fā)展。對小學生的評價更應當有發(fā)展的眼光,側重過程性評價,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點滴進步,推動其內在潛能的開發(fā),持續(xù)性地增強其學習熱情和欲望。簡而言之就是“立足過程,促進發(fā)展”。
其次,我們應該總結一些對小學生進行課堂評價的原則和方法。
一、積極肯定,賞識為主
課程標準指出:“對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應以激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取積極性的評價,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比绻處熒朴趶拿课粚W生的回答中找出閃光點,給予充分的肯定,堅持正面引導、鼓勵為主的原則,使他們在引導激勵下看到自己的能力和進步,就能激勵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燃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
尤其對小學生的課堂評價,應多一些贊賞、多一些鼓勵。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深層需要都有渴望被別人賞識的愿望,對小學生來說,他們都特別希望在課堂上得到老師的贊揚與肯定。教師評價學生時應當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學生的優(yōu)點,我們不僅著眼于當前學生的反饋信息,還要關注到課堂中學生的學習習慣、思維方式、學習品質、精神狀態(tài)、努力程度等多個方面,總會找到值得我們肯定和稱道的地方,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自信,這樣會使學生有成就感和滿足感,能使學生不斷地體驗到成功和進步。
二、自然真誠,靈活多樣
新課程提倡構建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和諧課堂,要求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科知識的掌握,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感和學習態(tài)度。 教師必須真正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營造平等自由的課堂氛圍,友善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維護孩子們的人格尊嚴。這樣師生關系和諧了,學生表現(xiàn)就會更加踴躍,其個性才會得以張揚,課堂效益才會提高。但是課堂評價不能浮夸勉強,生硬刻板。教師只有用恰當?shù)脑u語適當?shù)乜滟?,學生才會重視和期待老師的評價,從而更長久地被激勵,使得學生持續(xù)性品嘗到被尊重、被重視的喜悅和幸福。
課堂評價方法應當豐富多樣,要綜合運用多種手段。除了以言語性評價為主外,還有物質性評價,比如紅花、紅星、貼紙等物質獎勵的刺激。再有體態(tài)性評價,比如依靠教師的表情、手勢和身體動作,用一個傾聽的眼神、翹起的大拇指、和藹的笑容等,同樣能讓學生得到鼓勵和滿足。評價的形式也可以靈活一些,除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可以結合學生的自評或互評。比如“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請你評一評他說得怎么樣?”這樣對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培養(yǎng)其傾聽、合作的習慣等方面都有好處。
三、因人而異,隨機應變
課堂評價一定要結合本班學生的普遍實際,教師的評價語言要做到因人而異,符合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從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任何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又豐富的生命主體,每個學生由于遺傳基因、社會環(huán)境、家庭條件和生活經歷等多種因素的不同,其心理特點、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個性稟賦等都存在差異,對他們不能用整齊劃一的方式來評價。例如,性格內向或基礎較差的孩子,我們要多一點信任和激勵,少一些苛求。對于活潑外向或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孩子,我們在賞識肯定的同時,也要適當給予一些批評和建議。
課堂評價還要注意隨機應變。由于課堂教學是一個不斷變化、不斷生成的動態(tài)過程,尤其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也很不穩(wěn)定,需要教師時刻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和思想動態(tài),根據(jù)課堂中不同的情況及時調整評價的策略,使課堂因評價而生動,學生因評價而發(fā)展。例如,有的學生已經受到批評挫折等因素后情緒低落時,就應當多一點寬容和鼓勵,因為這時候贊揚對他們更起作用。
四、啟發(fā)反饋,引導改進
教學中,我們一定要注意評價的正確性和針對性,對學生不完美或錯誤的回答做出評價時要及時反饋,讓學生明辨是非。小學生基于知識經驗及心智狀況等方面都不成熟的因素,很多時候課堂表現(xiàn)不盡如人意,有時候也因為好表現(xiàn)、出風頭或者受到錯誤價值觀的影響,在課堂展現(xiàn)中或許有一些出格或錯誤的回答,這時候教師的評價要敢于批評,指明方向。不能對學生錯誤的回答視而不見,在照顧到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主觀體驗的同時,還必須尊重文本和社會的主流價值觀。
我們在課堂評價時要向孩子要給予具體指導,指明改進的方向和辦法、措施,并鼓勵他們努力去做,讓學生在課堂評價中不斷成長。我們要善于啟發(fā)和點撥孩子,這樣學生才能豁然開朗,做出思考,取得進步。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恰當有效地運用評價是一種能力,也是一門藝術。教師要善于運用課堂評價,有效地調控評價的過程,激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的欲望和需要,使他們不斷地體會到成功,享受到尊重,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