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慧
摘 要: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在實踐中取得了新的成績,但是也出現(xiàn)了一些新問題,比如說,語文閱讀理解趨向刻板、缺乏“活”性,學生學起來顯得有些“斟字酌句”,難有新的、更加靈活的理解和認識。語文閱讀缺乏“語文味”現(xiàn)象明顯。從教師、學生和語文教學理念等角度闡釋了“活”字的內(nèi)涵,并引導語文閱讀教學走向規(guī)范和成熟,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新課改;語文閱讀理解;“活”中品讀
一、在“活”中品悟語文閱讀的內(nèi)涵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語文作為人文學科的“靈活性”容易被扼殺,教師在教授語文閱讀理解的時候,總習慣以標準答案要求學生,讓語文閱讀教學成為一灘死氣沉沉的“水”;對于學生而言,習慣了被動的學習,習慣了依賴于語文老師公布的標準答案,長此以往,思維受限制,缺乏創(chuàng)新。
在這種背景下,語文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改革將變得十分艱難,而“活”中品悟語文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所謂的“活”中品悟語文閱讀,主要是指不拘泥于固定的思維、不局限于固定的答案、不受制于課文的知識,而是要更加靈活,善于創(chuàng)新,并且學會拓展與延伸,從多個角度和多個渠道學習語文閱讀知識,增強語文閱讀理解的能力:“活”中品悟語文閱讀,還強調(diào)打破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的固有模式,不是一味地由語文老師講解和灌輸,而是主動打通教與學之間的關系,建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關系,優(yōu)化語文閱讀教學的氛圍,使語文閱讀真正具有“語文的味道”?!盎睢敝衅肺蛘Z文閱讀,也是品悟和理解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之意蘊的關鍵手段和有效途徑。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意蘊
語文教學以閱讀為本,在閱讀過程中,要真正尊重閱讀者的主體地位,還學生以自我感悟的機會,重視學生探索、發(fā)現(xiàn)、互動交流的過程。這種認識,實際上與“活”字不謀而合,也是要真正使語文閱讀教學“活”起來,讓學生學習語文閱讀“活”起來,讓語文閱讀課堂“活”起來。隨著新課改的繼續(xù)深入,語文閱讀教學的意蘊也逐漸豐富和多元化,具體而言:首先,語文閱讀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既然以學生為主體,那么就應該尊重學生的需要,契合學生的實際;其次,語文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同時,要找到輔助的力量,即合理定位語文教師的角色,發(fā)揮語文教師“引導教學”的作用,教師的引導有助于豐富學生對同一篇課文的理解,提高理解的深度;再次,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對文章意義的解讀,應該從“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鼓勵學生對語文閱讀題目有多種解讀,并開展討論,在討論中找到相對合理的答案;同時進行拓展與延伸,語文知識來源于生活,最終要回歸生活,學生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要不斷地感知、聯(lián)想、創(chuàng)新,并且適度進行拓展和延伸,真正明確語文閱讀的內(nèi)涵和意蘊。
三、在“活”中閱讀的方法和途徑
(一)師生互動,讓閱讀教學氛圍“活”起來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要樹立一種新的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營造一個師生互動的良好閱讀教學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閱讀教學之中,通過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閱讀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
比如說,在學習魏巍《我的老師》這篇文章時,做閱讀分析的過程中,必須有意識地建立師生之間的互動關系。因為這篇文章是關于“我的老師”的回憶的,而學習的主體正是初中學生,語文老師和學生都有自己的求學經(jīng)歷,當學習這篇文章時,可以引起老師與學生的共鳴。在產(chǎn)生共鳴的前提下,對于閱讀理解的學習就顯得更加容易,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實踐中,為了將這種共鳴轉化為語文閱讀的動力和優(yōu)勢,語文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展開回憶,在對文章中的句子理解的過程中,也可以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如此互動的學習模式,才能真正將語文課堂的氛圍變得“活躍”起來,也才能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語文閱讀學習的精妙之處。
(二)豐富與拓展并重,讓閱讀“活”起來
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不能僅僅靠課堂上的學習,要豐富和拓展閱讀范圍,通過長期的積累,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自己的語感和理解能力。
實踐中,豐富和拓展閱讀,要讓閱讀“活”起來,不是一味地被動閱讀,閱讀指定的教材,要主動涉獵相關書籍,尤其要重點閱讀名家代表作。閱讀的過程中,也要仔細體會,真正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比如說在學習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小說單元時,要想真正理解其中所列的幾篇小說的意義,體會閱讀的意蘊,必須跳出課文范圍去思考。魯迅的《孔乙己》、劉紹棠的《蒲柳人家》、杰克·倫敦的《熱愛生命》、契訶夫的《變色龍》等,這些文章只是代表,對文章閱讀理解的把握,單靠讀這一篇文章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對作者所處的年代、時代背景和寫作風格有深入的了解,這就要求學生拓展閱讀,延伸閱讀,并且聯(lián)系書本上的文章,對比分析,對比理解。
總之,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語文教師必須通過轉變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不斷豐富教學內(nèi)容等方法,去不斷地嘗試與探索。閱讀課堂要“活”起來、教師要“活”起來,學生也要“活”起來,通過彼此聯(lián)動,積累閱讀經(jīng)驗,優(yōu)化閱讀模式,感悟閱讀魅力,體會閱讀的真正韻味和內(nèi)涵。
參考文獻:
[1]李大盈.還語文閱讀教學以“語文味”[J].語文教學通訊,2014(1).
[2]林志強.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珠江教育論壇,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