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科豐
摘 要:隨著我省城市化進程加快,外出務工、經(jīng)商的人越來越多,粵東北山區(qū)留守兒童普遍存在,留守兒童的問題已經(jīng)逐漸得到人們的關切,目前我校正努力在一些留守兒童家庭中開展相關的“師生結對幫扶”和“生生結對幫扶”工作,留守兒童問題已經(jīng)逐漸重視起來,但是在學校和班級管理中,留守兒童所流露出一些比較棘手問題,阻礙了校風班風建設,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要盡快找到有效的解決措施,保證粵東北山區(qū)小學留守兒童得到更多的關愛和接受更好的教育。
關鍵詞:留守兒童;小學德育;教育管理
如今,隨著我省城市化進程加快,外出務工、經(jīng)商的人越來越多,致使許多孩子留守在家,由長輩或其他親戚照看。而他們只管留守學生的吃飽穿暖,對于學習情況、心理健康、行為習慣等很少過問,學生的家庭教育在不同程度上減弱了,因此,有很多的留守學生養(yǎng)成不良的習慣。在粵東北地區(qū),尤其是我校,留守兒童普遍存在,如我校一至六年級共4471人,其中雙親都外出打工的達788人,約占全校人數(shù)的17.62%,雙親有一方外出打工的有907人,約占全校人數(shù)的20.28%。我覺得,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對這一“特殊群體”給予特別的關注?;诖?,我校于2018年4月11日下午放學后開展了“溫暖春風入百戶 關愛之花開百家”關注留守、單親兒童家訪活動。全校179位教師分成76個小組分別對本班留守兒童、單親兒童進行上門家訪。在家訪過程中,教師詳細了解了留守、單親同學在家的學習、生活情況,與孩子們傾心交談,鼓勵學生在家中要主動承擔家務勞動,學會自我管理,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與生活。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利用休息時間,與班主任一起,深入到幾個學生家中,進行了家訪,感受頗深。
家長對我們的到來,感到十分意外和興奮,真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到四(5)班謝×家里家訪時,正是他父母即將出門到惠東打工的前一天。當我們踏入他家的大門時,他父母萬分激動。通過和他們的溝通,讓我們更加理解外出務工家庭的艱辛,當家長們迫于生計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時,他們自己對孩子的牽掛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家訪最后他們感激地說:“我們明天就要去惠東打工了,最放心不下的還是留在家里上學的謝×,今天真沒想到老師們能抽空來我家,對孩子的教育問題進行溝通與交流,你們的責任感讓我們放心,孩子讓你們教育,我們放心?!?/p>
這次家訪,收獲的不僅僅是家長的感恩,更多的是一份作為老師的良知與責任感。通過家訪,我還了解到我校留守學生的絕大部分家長外出打工或是整天忙于生計,極少能監(jiān)管或督促到孩子的學習。一般都只能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代為照管,而往往這種照管只能從溫飽上解決孩子們的需求,在學習輔導、心理疏導、精神撫慰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是無法給予孩子們更多幫忙的,甚至不聞不問,這種現(xiàn)狀容易導致留守兒童在學習生活中存在諸多迫切解決的問題。
一、從心理著手,矯正他們扭曲的心理
“留守兒童”的根本問題就是心理問題,這得從心理入手。
1.教師要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要對本班的“留守學生”有充分的了解,知道他們的家庭背景、人際關系、性格特征、行為習慣、道德品質、學習動機和態(tài)度。留意每個學生的心理變化,對他們不正常的行為表現(xiàn)及時干預,正確引導,并進行有關心理輔導,給他們更多的心靈關懷。
2.留守學生因父母的遠離,使得他們普遍缺少了和父母的溝通,缺少父母的賞識,缺少來自父母的壓力,自律能力相對較差,內心孤獨。對于留守學生和父母之間的這種情感空白,教師應更多地從情感入手加以彌補。這就需要我們經(jīng)常利用休息的時間去家訪,到學生的家庭里中去,了解、關心他們的生活,對生活困難的學生要及時給予幫助。同時和他們的監(jiān)護人互相溝通,使其積極配合學校共同教育:每天要督促孩子完成學習任務。要經(jīng)常和孩子進行情感、語言上的交流,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建立學習目標,激發(fā)學習動機。同時,經(jīng)常開展形式多樣的集體活動,每一同學都來關心、關懷他們,消除他們的孤獨感和自卑感,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3.教師和監(jiān)護人是代替不了父母的,我們要讓孩子感到父母無時不在自己的身邊,滿足他們安全感。因此,教師要教會學生經(jīng)常以書信、電話、微信的方式來加強同父母的情感交流,指導他們學會把生活和學習中的苦樂告訴父母,使情感得以抒發(fā)。此外,教師還要多與學生家長電話溝通,在思想上去掉他們那種“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情”不正確的思想,重視子女的教育,平時要多對孩子進行“電話教育、微信教育”。我相信有了父母給予精神上的鼓勵和行為上的約束,有了學校的溫暖關懷和幫助,孩子一定會對學習和生活樹起信心。
二、結合紅色教育實際,提倡勤儉節(jié)約精神
我們的校訓是:艱苦奮斗 勇往直前,如何才能做到艱苦奮斗,我認為首先要提倡節(jié)約,通過平時的教學觀察,我發(fā)現(xiàn)學生攀比吃喝成風,課室里的地板上經(jīng)常滿是零食包裝袋。我并不是簡單要求學生注意,而是給每個同學都提了三個問題:“你的爸媽是做什么工作的?”“你認為爸媽掙錢容易嗎?”“你有沒有亂花爸媽的血汗錢?”通過回答,大部分學生都明白了我的用心良苦。經(jīng)過教育,學生貪吃、貪玩的現(xiàn)象得到有效遏制。貪圖享受的學生也轉變了態(tài)度,學習成績也有所好轉。
三、實施“結對幫扶”,共同關愛留守兒童
根據(jù)學校實際,我們制訂實施“師生結對幫扶”和“生生結對幫扶”計劃。針對個別經(jīng)濟困難、學習困難的“留守學生”,為每位學生指派責任老師、責任同學,負責引導他們互相交流、共同進步。
總之,只要我們教育工作者自發(fā)自覺地來關愛、幫助、支持留守兒童,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要更加關注留守兒童,要在生活、學習、思想上給予悉心指導,也要努力做孩子們生活的知心者、學習的導航者、成長路上的呵護者,讓祖國的花朵飽含著生機。只有播進學生心靈深處真摯的無私的綿延無盡的愛,才能促進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當然,不管采用什么措施,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一切為了孩子。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