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凱
摘 要: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教師應合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探究意識,使其體會到數學學習的魅力,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探究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中數學;自主探究;小組合作
隨著學校課堂教學的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方式已經不適合數學教學的需求。筆者通過以下幾個方面說說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高效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學生、了解班級
首先,教師的備課應該仔細研究課程標準和教材,掌握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學生學習的重難點。仔細研究如何能夠完成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以筆者所帶的一個普通班和一個實驗班為例,一次講導數判斷函數單調性問題的時候,給普通班和實驗班同樣準備的是復雜的含參函數確定單調性的問題,都選用的2017全國卷高考題。
已知函數f(x)=(x-2)ex+a(x-1)2有兩個零點。
(1)求a的取值范圍;
(2)設x1,x2是f(x)的兩個零點,證明x1+x2<2。
結果普通班學生做起來都十分吃力,第一問對參數a的處理就出現(xiàn)問題,下面的小組討論更是無從下手,而實驗班基本可以快速完成第(1)問。同樣的問題在不同學生手里表現(xiàn)出了不同的呈現(xiàn)方式。所以要想課堂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課前題目的充分準備必不可少。
其次,上課前的10分鐘,能不能抓住學生是下面課堂能不能順利進行的核心。我們知道好的開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是課堂引入生動形象、立意巧妙、引人入勝,定能撥動學生的心弦,立疑激趣,促使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自覺主動地步入智力振奮狀態(tài),充分調動探求新知的積極性和自覺性,能夠把數學冰冷的魅力變成學生火熱的思考,高效課堂就有了基本的保障。要想上出一堂高效課,課堂上師生和鳴,教師是引導者,所以要給學生一個成功的引子。例如,函數這一章的講解,筆者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函數的概念,引入了一個“吃貨”的例子,烤鴨是如何制作的,烤鴨的過程就是一個函數的過程,鴨子就是定義域,烤鴨爐就是解析式,出來的烤鴨就是值域,這樣的一個例子有的學生到畢業(yè)時都會記憶深刻,對函數的認識也就更加深刻了。
二、高效的課堂應該避免“一言堂”
數學課堂上要多以情境為主,不能泛泛地只是給學生傳授知識。如圖片、多媒體、故事、演示、問題、活動等呈現(xiàn)提綱,促學生自主學習。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在講臺上講公式、講數學定理、講數學例題,然后就是做練習鞏固等,看似一條主線貫穿教學的全過程,課堂也在完整地進行著。其實,這條主線還是沒有脫離應試教育的軌跡。在新課程標準的倡導下,教師應將要學習的內容一開始就以提綱的形式,展示給學生,明確告訴學生哪里是重點,哪里是難點。讓學生充分自主學習、合作討論,改變過去的“一言堂”,巧設任務和活動,引發(fā)學生質疑討論,讓學生有的說,有的發(fā)現(xiàn),并做出及時點撥,及時激勵性評價,確保學生參與活動,向“樂學”“幸福學習”轉變。記得曾經非常優(yōu)秀的數學公開課是一節(jié)等比數列求和的展示課,老師只在講臺上講了大約10分鐘,筆者卻覺得這是一節(jié)非常成功的公開課。究其原因就是問題的引入和設置,“國際象棋誕生于古印度,傳說中古印度國王試圖嘉獎一位棋類游戲的發(fā)明者,滿足他的任意要求,而國際象棋的發(fā)明者對國王說:‘棋盤上一共有64個格子,在棋盤的第一個格子中放入1粒麥子,在第二個格子中放入2粒麥子,按照這樣的規(guī)則依次在后續(xù)的每個格子中放入前一個‘格子2倍數量的麥子,直至填滿棋盤上的所有格子為止。請給予我滿足以上要求的數量的麥子?!崩蠋熤v得十分幽默。然后讓學生就這個例子探究等比數列求和的公式形成過程。討論的內容設計既考慮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又充分考慮了學生的情況,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所收獲,同時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高效的前提要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
高中數學課堂的主體是學生,為此,數學教師一定要想辦法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一點我覺得真應該學學相聲演員,兩個人,一個桌子,以通俗的語言就能把下面的觀眾逗得哈哈大笑,為什么?我覺得就是因為幽默的語言,貼近生活并高于生活的實例,我們的課堂為什么很多學生覺得很悶,不愛聽,還是因為不貼近生活,和他們距離太遠。我們的語言博大精深,為了讓學生理解一個概念、一個問題,換個角度,換個說法闡述一個內容真的很有必要。記得在講“概率”一章的時候,一個班給學生就是按課本講概念、練習題,看似學生也掌握了,但后期很快就忘了,不斷鞏固,不斷強調,不斷遺忘,有些惡性循環(huán)的感覺。另一個班沒有按課本講解,以歐洲貴族喜歡賭博為例,并把這個例子貫穿本節(jié)課始終,學生的記憶效果明顯強化了很多。愛上課堂,愛上數學不是一句空話,需要我們不斷去學習,不僅是課本知識上的,還有新社會環(huán)境、新語言,這樣才能和學生產生共鳴,達到高效。
教師應根據教育改革的要求,轉變自身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緒,加強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教師也需要加強對學生教學素質以及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對數學教學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對學生未來的學習有著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連亮曦.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92.
[2]余潘.探索“提問題,促探究”的高效課堂[J].物理教師,2016(11):37.
[3]陳暅.高效課堂的矛盾分析與對策[J].教學與管理,201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