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忠軍
摘 要: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當前思想政治課教學的主要問題之一是缺乏吸引力。素質(zhì)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能主動、活潑的發(fā)展。多年來,政治課教學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當然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生學習政治課的動力不足,教師教育觀點、教學方法陳舊,一些學校對政治學科不重視......由此可見,當前高中政治教學的狀況非常糟糕,大部分學生對此都失去了學習興趣。作為一名政治教師,我倍感痛心。在此,本文主要論述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課堂的學習氛圍及學習效率,如何在教學中增強吸引力,以期調(diào)動高中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
關鍵詞:高中政治;課堂;學習氛圍;吸引力;教學效率
一、增強政治課堂的吸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研究表明,動機和興趣是人行為的兩大內(nèi)在動力,而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習過程的主體是學生,是否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對學習的渴望和追求。如果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強烈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就會形成學生學習的動力系統(tǒng),推動學生克服學習上的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實現(xiàn)學習目標。如果政治教師忽視了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調(diào)動,只是一味填鴨式地講,則失去吸引力,將會失去來自主體的最有力的動力。因此,政治教學應特別重視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努力增強吸引力。
二、準備多樣教學方式,與學生互動
現(xiàn)代社會計算機技術飛速發(fā)展,其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使得現(xiàn)代政治課教學也充滿了時代氣息,它不斷更新著我們的教育觀念和手段,賦予政治課以更為廣闊的空間。改變了過去陳舊的教學方式,使得政治課變得豐富多彩。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一些小視頻,根據(jù)課堂內(nèi)容,播放符合情景的內(nèi)容。視頻范圍可以很廣,可以播放生活的方方面面。老師應該做的是把一切內(nèi)容給學生展現(xiàn)出來,讓他們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在課堂中,老師也可以插入一則短篇故事,時事新聞,圖片等一些其他方式,通過演講,點評,比賽等方式組織同學參加到課堂中來。老師和學生產(chǎn)生互動,引導學生快速的進入政治角色。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新聞,通過收集網(wǎng)絡相關資料,制作政治課件,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講解枯燥抽象的概念?,F(xiàn)代教育技術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加強了教學的趣味性,新穎性,有利于師生互動,合作探究,進而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三、貼近實際生活,注重學生全面發(fā)展
傳統(tǒng)高中教育方式單一,直接看學生的得分,高中政治知識也是強輸硬灌給學生,忽略了政治也是來源于我們的生活,說不定它正發(fā)生在學生的的身邊,只是他們?nèi)狈σ浑p慧眼罷了,也不關注學生對政治的情感,即使學生感興趣,也在這樣的一種教學方式下磨滅、消散,進而引起學生的抵觸和厭倦。老師在教導學生學習政治的時候,應該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自身生活中的一些事例進行剖析、講解,這樣可以引起他們的共鳴,感同身受,讓學生覺得這不是在分析別人,而是在分析自己,他的注意力就會集中,認真的聽老師的講解,并引發(fā)自己的深入思考。高中時期,學生都渴望有人引導,指引自己行為的對錯,希望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高中階段是引導高中生走向正確人生道路的橋梁。而教師們不能僅僅以高考為目標,只看分數(shù)而不注重學生個人的體驗。老師是教學育人,而不是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老師要以育人為教學目標,只有讓學生有了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密切的關注他們的情感,學生在學習上也會有一個正確的目標,在學習政治時也會更容易理解。當學生理解了政治之后,就不會覺得它枯燥了,這時的他們就像一個剛?cè)腴T的學徒,對一切都是那么好奇,充滿激情。所以,老師要注重教學育人中的育人,只有育好了學生,學生才會更快的進入門路,才不會覺得高中政治課堂枯燥。
四、營造課堂氛圍,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課堂應該為所有的學生量身打造。每個學生都有好奇心,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閃光點,所以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以調(diào)動每一個同學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著力挖掘?qū)W生內(nèi)在潛能,要開發(fā)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應該樹立以人為本的新的學生觀。課堂上注重的是學生的學,突出以“學”為中心,“教”為引導。不能滿足于學會,而更加注重引導學生會學,更重要的是開發(fā)潛能,激勵思維,啟發(fā)學生勤學樂學,勤奮思考,引導他們探究性的創(chuàng)新的去學習。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結合學科教學特點,力爭全方位地落實科學素養(yǎng)教育,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教師應該在新課程改革中樹立這樣一種理念,即“注重學生發(fā)展,關注學生個性需要,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體現(xiàn)與人文的結合;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多樣學習方式;注意學科滲透,改變學科本位觀念;構建多元評價,激勵學生走向成功”。這就要求我們在轉(zhuǎn)變教學觀念的同時,運用到新的教學模式的過程中,要結合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從學生學習的實際出發(fā),使學生養(yǎng)成“我想要學,我必須學,我應該學”的新的學習觀念。
總之,作為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中要有充分準備,博采眾長,使抽象的文字成為鮮活的事例融入學生的生活實際,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目標才會實現(xiàn),才能使學生重視政治學科的學習,發(fā)揮其應有的德育功能。
參考文獻:
[1]肖何.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趣味性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1.
[2]宋愛玲.淺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7(09):101.
[3]陳學英.論高中思想政治課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D].福建師范大學,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