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秋
摘要:各高職院校在英語口語技能大賽中取得的成績能真實反映其英語口語教學的效果。如何運用前沿、與時俱進的教學理論和科學、有效、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打破固化、慣性思維對學生的影響和束縛,使沉默、低迷的高職英語口語課堂重新煥發(fā)活力,讓學生在實踐運用中品味語言的魅力,進而激活學生大膽用英語交流的學習內動力是值得每一位從事一線英語教學的教師認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文章針對目前高職英語口語教學面臨的窘境,提出了重置高職英語教學內容、構建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可操作的口語訓練項目、強化聽說教學和制定多層次的動態(tài)評價體系等多措并舉的具體策略,以期為高職院校的口語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 英語口語教學國;多層次的動態(tài)評價體系
一、引言
在國家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的大背景下,各高職院校都開始積極作為。一方面,各招生小隊紛紛走進各級各類中職院校、技能學校和高級中學等宣傳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趨勢與未來的美好愿景。另一方面,也通過諸如語文+數(shù)學考試、語文+數(shù)學+外語考試、語文+數(shù)學+技能考試、語文+數(shù)學+面試等形式多樣的單獨招生考試與考核廣泛吸納生源??梢哉f,高職院校針對學生的入學門檻逐漸降低。而與生源層次多樣性緊密相關的就是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較低,尤其是運用英語自如表達想法的能力極度欠缺。高職院校學生的生源層次復雜,英語基礎和水平千差萬別的客觀現(xiàn)實致使教師在實施日常教學時難以關注所有學生的表現(xiàn),對學生所具備的英語口語能力難以準確把握。教師在進行英語口語教學時常常面臨窘境——學生的英語交際意愿不高,對教師精心設計的口語活動的主動參與意識不強。因此,教師就無法順利地按照預期所設計的教學方案實施。為了切實改善與提高英語口語教與學的效果,提升學生英語語言的有效輸出能力,上至國家下至各省、各市都積極操辦英語口語技能大賽,以期通過外部力量推動從事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教師重視口語教學,助力學生口語技能的提高;同時,促進學生積極操練口語,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感受語言的魅力,逐步提高用英語交流的信心,提升英語語言的有效輸出能力。
二、創(chuàng)新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教學的策略
(一)重新規(guī)劃和設置高職英語教學內容
高職英語教師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要想對聽、說、讀、寫、譯等五項基本技能進行全面細致的操練絕非易事,很難有整塊的時間對單項技能進行策略的傳授和針對性練習。而其口語技能的操練一般是圍繞單元授課主題在Getting ready或者是Warming up環(huán)節(jié)中進行討論和呈現(xiàn)的。有些單元主題貼近他們的生活,賦予時代氣息和新鮮感,使他們有話可說。然而,有些教材在主題板塊的設計上與學生現(xiàn)實所接觸的世界相距甚遠,使他們陌生又疏遠,難以直達他們的內心,無法引起學生的共鳴,更別說與其所學的專業(yè)和未來所從事的工作“搭邊”,也無法充分滿足各級別口語技能大賽對口語教學的要求。因此,就要求教師對學情有充分認知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材。依托教材又跳出教材,敢于對原有教學內容進行個性化處理,大膽地舍棄費時低效與技能操練無關的內容。同時,在充分考慮學生基礎、學生興趣點等影響口語操練因素的基礎上,結合當今社會的時事、熱點話題等設計出符合不同基礎水平和不同專業(yè)學生需要的差異化、層次化的口語操練項目并將賽項的各種題型融入其中,對??贾R點和與專業(yè)、未來職業(yè)相關的英語知識進行補充和拓展,從而使學生實現(xiàn)學習效益的最大化。
(二)構建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口語項目,引導積極操練
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和活動安排時,要把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點和價值觀等充分考慮進去,使他們與授課內容有機融合,盡力構建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口語項目并引導他們積極操練。以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新航標職業(yè)英語2第二單元Community service(社區(qū)服務)講解為例: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拋出volunteer (志愿者)一詞,然后鼓勵同學們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以小組為單位從不同的角度展開聯(lián)想,成員之間集思廣益,暢所欲言,不必拘泥于條條框框的限制。在授課環(huán)節(jié),各小組按照前期準備的情況選派一名代表邏輯合理、層次清晰地向全班同學匯報該組討論的最終結果。如A組同學可能從志愿者的定義談起,用英語具體詳述這類群體的組成人員(具有特殊技能和才能的專家、醫(yī)者、演員、心理學家等,有職業(yè)經(jīng)驗的政府工作人員,有意從事志愿服務的老年群體,有意奉獻自己閑暇時間和精力為共建和打造美麗社區(qū)的普通人士,尚未畢業(yè)但致力于志愿者服務的大學生等);B組同學可能從志愿者這類群體的屬性、特點談起,諸如他們熱心、有愛心有耐心、精力充沛等;C組同學可能從志愿者所從事的活動如照顧老年人、陪護留守兒童、組織閱讀活動、提供免費醫(yī)療服務、植樹/綠化、美化家園;義務演出;禁煙宣傳等角度詳談;D組同學可能從提供志愿服務后的所感所思談起即活動給受助群體帶來哪些改變?自己本身又收獲到了什么?(心情愉悅、人際溝通交往能力提高、鍛煉了多方面的能力等)。在所有小組代表的觀點呈現(xiàn)都告一段落后,由教師綜合各個小組的討論結果并針對性的評價和方向性的指導。最后,在作業(yè)布置環(huán)節(jié),要求各小組課下積極討論,確定志愿服務的項目并具體陳述選擇的理由,于下次課呈現(xiàn)??傊處熞诔浞挚紤]受教學生特點、喜好的基礎上,創(chuàng)建符合他們需要又能鏈接主題的多樣化項目,并在項目操練或任務完成的過程中進一步助推該興趣愛好的持續(xù)深入和語言輸出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依托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的設計,強化聽說教學
在聽說教學方面,教師要重點關注學生的發(fā)音狀況,包括語音、語調,適當傳授一些諸如連讀、爆破、省略等技巧。在讀單詞、句子乃至段落的過程中,細心覺察并采用自然拼讀法予以糾正。對于一些發(fā)音資質和基礎較好的同學,要適當提升難度空間,保證伸縮度,以達到有效的語言輸出。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語言基礎下載一些經(jīng)典電影或電視劇片段,要求他們以小組為單位集中操練、模仿和展演;可鼓勵學生下載相關的APP進行配音練習;也可鼓勵學生掃描與口語技能相關的二維碼進行操練和比賽。以全球語通百萬大學生英語口語大賽為例,學生通過掃描二維碼進入比賽頁面,根據(jù)自估水平選擇擬進行挑戰(zhàn)項目的難度系數(shù)和等級,然后依次按照軟件上呈現(xiàn)的句子順序模仿,系統(tǒng)根據(jù)他們的表現(xiàn)自動評分。如果成績不滿意,可繼續(xù)重復模仿,次數(shù)不限,直到取得滿意的分數(shù)。通過以上多措并舉的方式,不僅給學生以充分的空間和自由,讓他們在自己能掌控的范圍內積極操練英語口語,也提高了學生的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