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摘 要:受傳統(tǒng)語法翻譯法的教學影響,當前廣大英語教師總是以機械死板的方式向?qū)W生講解和分析詞匯、語法和句型等基礎知識。這樣一來,不僅消磨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也不利于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深層次理解和感知,進而極易導致課堂教學效率的低下。鑒于此,筆者就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對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這一問題淺談一二。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導入;情境;實踐
現(xiàn)如今,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然成為廣大教學工作者的共識和共同追求目標。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我們一定要及時掙脫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并積極尋求符合學生興趣愛好、滿足學生學習需要的教學策略,以便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參與英語學習活動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基礎上,深化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從而促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能夠在最大幅度上得到提升與發(fā)展。
一、激趣導入,啟發(fā)思維
課堂導入指的是教師在課堂正式教學內(nèi)容講授前的三到五分鐘內(nèi)的教學活動,它雖然所占時間很短,但是卻影響著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高低,關乎著學生對于一門學科的好惡程度?;诖?,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我們一定要在認識到課堂導入重要性的基礎上,貼合學生特點與教學內(nèi)容,對導入環(huán)節(jié)進行精心設計,以此來聚焦學生的注意力,啟發(fā)學生的學習思維,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礎。
以《How much are these socks?》這一單元為例,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我利用多媒體向?qū)W生出示了自己周末去服裝店買衣服的照片,當時我的手中還提著幾只購物袋。之后,我指著其中的購物袋向?qū)W生說道:“Can you guess whats in these bags?”這一極富趣味性的問題一經(jīng)提出便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他們的回答各式各樣。隨后,我為學生揭曉了“謎底”,這時,學生不由自主地說出了每件衣服的名稱,其中有T-shirt、dress、pants等。于是,我繼續(xù)向?qū)W生說道:“Can you guess the price of these clothes?”如此,通過對導入環(huán)節(jié)進行精心設計,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活躍了課堂氛圍,而且還實現(xiàn)了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進而為接下來正式教學內(nèi)容的講授創(chuàng)造了一個有利前提。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情境,指的是教師基于既定的教學目標,并依據(jù)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而創(chuàng)設的富有一定感情色彩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它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深化學生理解感知等方面具有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用的教學手段也日漸豐富。基于此,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我們不妨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來創(chuàng)設直觀式教學情境,將課本中的英語知識轉(zhuǎn)化地更具形象化和生動化,以便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以《Will people have robots?》這一單元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多媒體幻燈片向?qū)W生呈現(xiàn)了幾部有關機器人的影片圖片,其中有《WALL·E》《RoboCop》《Metal Man》等,并簡要介紹了這些影片的大致情節(jié)。之后,我向?qū)W生播放了電影《RoboCop》中的幾個片段。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都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而且還不時地與周圍的學生討論著其中的劇情。視頻很快就播放完了,很多學生還意猶未盡。此時,我趁機向?qū)W生問道:“Can you guess what will happen in 2055?”如此,通過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來創(chuàng)設直觀式教學情境,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刺激了學生的多重感官,從而有利于促使學生以一種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投入到接下來的英語學習過程中。
三、應用實踐,提高能力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絕非僅僅是應對考試,更重要的是能夠運用英語實現(xiàn)與人的順暢交流。因此,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我們除了要向?qū)W生講授詞匯、語法和句型等基礎知識之外,還應當積極為學生提供實踐的平臺和機會,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創(chuàng)造性運用。如此,不僅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還能夠在深化學生對英語知識理解和認識的同時,切實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例如,以《Dont eat in class.》這一單元為例,在引導學生掌握了本單元的重點單詞和句型后,我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多個語言交際情境,包括在課堂上吃東西、在圖書館大聲喧嘩以及在景點亂寫亂畫等。之后,我讓學生自由結組,根據(jù)情境的需要來進行分角色扮演活動,以糾正不文明行為。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都很高,而且都較為出色地完成了學習任務。如此,通過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和平臺,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不僅深化了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認識,而且還使學生在模擬對話的過程中促進了自身思維模式的完善,進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使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總而言之,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我們要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作為孜孜不倦的教學追求,并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引下,積極探索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以便能夠在徹底扭轉(zhuǎn)傳統(tǒng)課堂“高耗低效”教學現(xiàn)狀的基礎上,獲取高質(zhì)量、高效化的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呂亞晶.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8(37):101-102.
[2]宋奎友.新課程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18):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