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禮
摘要:高中物理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極強的學科,與初中物理不同,高中物理的知識更為抽象,更難為學生所理解。同時由于學生自身的因素,他們在智力上和學習能力上以及學習方法上都存在著差異性,如果對這些學生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活動,難免會導致兩端的學生學得不到位。因此,教師應注重對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革新,采用科學的教學形式,注重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本文對分層教學理念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展開具體的研究。
關鍵詞:高中物理;分層教學;開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10-0076
分層教學通常是在結合學生學習水平差異的基礎上,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并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這樣學生將能夠完成各自的學習任務,同時他們的學習目標與教學要求也將相互適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根據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接受程度、自身學習的興趣愛好及性格特征等特點,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個性化的教學目標,真正實現(xiàn)每位學生在自身水平上得到物理能力的提升,從而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水平。
一、實現(xiàn)學生個體的分層
高中物理分層教學的實現(xiàn),其主體依舊是學生,因此對于學生個體的分層就顯得尤為重要。從科學的角度而言,分層的依據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首先是學生中考或者是在單元、期中考試中的成績。然而,為了確保分層教學模式實施的科學性、合理性,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層時并不會把考試成績看成唯一的參考依據,而是要多關注學生日常的學習態(tài)度、意志品質、課堂表現(xiàn)等;其次就是將學生分為三個不同層次,即優(yōu)生、中等生、學困生。為了便于教學活動的開展,且盡可能關注每一位學生,往往在座位的安排上,也會更注重將同一層次的學生相對集中在一起,而高、低層次的學生則為同桌??偠灾?,教師根據考試成績等客觀因素將學生進行分層,不僅能夠促使學生更好地實現(xiàn)課堂學習,而且也有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開展更加有效的教學活動。
二、制定分層教學目標
當前來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然采取的是“滿堂灌”“一刀切”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根本沒有圍繞學生的差異性來制定相應的目標,從而影響整個教學的有效性。在素質教育教學的要求下,要求教學以學生為主,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目標。而要想提高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必須根據學生的差異性來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要明確學生應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避免出現(xiàn)盲目的情況。
三、在高中物理課堂上實施分層教學
實施分層教學,不僅能照顧到所有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和探究。教師不僅要熟悉教材知識,還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能力進行知識目標的層次劃分,對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發(fā)掘所有學生的潛力。對于認知能力較強、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教師要采用一些具有探究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學生思考,活躍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對于中等層次的學生,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掌握、記憶和實際運用,讓學生在思考中突破以往思維的限制,進一步理解和吸收所學知識。而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先引導他們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創(chuàng)設形象、具體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讓學生進行一些基礎問題的分析和解答。
四、開展小組合作探究
在物理實驗中,教師需要以學生之前獨立學習的特點為依據,合理將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為不同小組,并安排小組學習任務,確保學生可以在相互借鑒、積極互動的基礎上促進相關物理實驗操作的完成。
如在開展“電源電動勢及電阻的測定”的實驗中,教師可以采用開放式實驗,讓學生在小組內展開探究學習,實驗之前將開關、干電池、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以及導線等相關器材準備齊全;然后,學生便可以憑借自己對實驗的理解在小組內積極討論實驗原理、設計電路圖和相關數據的處理等。學生通過交流合作,形成不同的實驗方案,不同小組所形成的實驗方案均有很大的差異,如伏阻法、伏安法和公式法等,在此基礎上加上個人的理解,可以整理后續(xù)的實驗步驟,進而可以為后續(xù)操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過程中學生均表現(xiàn)出非常高的參與熱情,可以認真分析誤差和相關原理,所取得研究成果更為細致。
五、課下鞏固分層次
高中階段的學生需要學習的科目眾多,僅僅依靠有限的課上時間很難完全消化所學知識內容,所以對于高中生而言,課下復習非常關鍵。而不同學生在物理這門學科的學習過程中所呈現(xiàn)出的問題不同,對于教師而言,在課下作業(yè)布置的過程中也要做到分層次,從而讓學生有針對性的利用課下時間補齊短板。
首先,課下作業(yè)要以基礎知識為主,畢竟對于物理這門學科而言,高中階段重在打基礎,培養(yǎng)學生最為根本的知識思維,搭建學習框架和體系,所以課下作業(yè)要以基礎性內容為主,圍繞當天所學或者摻雜幾道近期內學習知識的有關題目,讓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學過的知識內容。
其次,布置的課下作業(yè)要對癥下藥。在課堂教學和問題互動中,每個學習層次的學生在聽課過程中的問題都能夠得到最為直觀的呈現(xiàn),所以教師在布置作業(yè)的過程中可以重點針對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的部分。當然這種糾正和鞏固為主的課下作業(yè)不在量多而在于質精,讓學生通過一兩道題目就能夠深刻掌握所學知識內容,從而對癥下藥幫助學生及時補齊物理學習中的短板或漏洞。
總而言之,分層教學的教學方法對新課程改革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分層教學的教學方法不僅適用于高中物理,而且適用于其他學科和學科的教學。因此,教師應該重視這種教學方法,根據不同的學習層次,創(chuàng)造不同的學習情境。依據學生的知識和性格特征,并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使每位學生都能掌握本學科的知識。
參考文獻:
[1] 言景祥.高中物理自主分層教學模式的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8(10).
[2] 洪新浪.解析高中物理課堂實施分層次教學策略[J].好家長,2018(6).
(作者單位:貴州省都勻二中 55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