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剛
摘要:通過課題研究發(fā)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一種非常適用于初中物理教與學的方式,這種方式很好地體現(xiàn)了新課程教學的理念,教學效果也非常好。但在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設置具體的問題、靈活應用。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題研究;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10-0045
“初中物理教學中,構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研究”是每位教師追求的目標。在教學實踐中研究和實施以學生為本的教學體系,是新課程教學理念的體現(xiàn),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學生學習的主陣地就在課堂上,只有將課堂教學進行好,才能真正提高教學質量,才能讓學生會學習愛學習。筆者現(xiàn)將本次課題研究的體會進行小結:
一、問題的設置要具體有效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設置的問題要難易適中,重點突出;問題的設置應當考慮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比如:學生的知識基礎、認知能力和行為特征和習慣;問題可以是生活現(xiàn)象,可以是物理規(guī)律,也可以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出的具體問題,或學生在討論中有爭議的問題,可以用文字呈現(xiàn),也可以用圖片、實物呈現(xiàn);問題的設置要有一定梯度,由易到難,由特殊到一般,問題之間要相互關聯(lián),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習慣、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比如,在《光現(xiàn)象》復習中,筆者出示三個問題:1. 初中光學共涉及到光學的哪些知識?(光的直射、反射、折射),在生活中哪些現(xiàn)象屬于光的直射、哪些屬于反射、哪些屬于折射?2. 光的直射、反射、折射各在什么情況下發(fā)生?各遵循什么規(guī)律?3. 直射、反射、折射在生活中各有哪些具體應用?這些問題相互關聯(lián),有一定梯度,逐漸引領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從中發(fā)現(xiàn)物理規(guī)律及應用價值,同時,這些問題也使學生對初中光學知識有了系統(tǒng)而全面的認識。
二、自主學習要有適合本班學生的具體情況
“構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教學模式是通過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創(chuàng)設主體、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把學習置于問題中,讓學生主動感受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和討論的機會。在課堂上要善于利用學習小組,鼓勵學生采用獨立思考、小組商討、集體討論等多種形式,相互解難釋疑;教師要不斷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主張,闡述自己的主張,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反思和調整教師的教學行為和策略,從中發(fā)現(xiàn)新的教學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進一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對292班一個月的跟蹤調查發(fā)現(xiàn):喜歡提問題的增加了5人,能主動發(fā)言積極參與討論的增加了7人,課下主動找教師問問題的增加了2人,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三、教師在自主、合作學習過程中的作用
在自主、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切實轉變角色,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參與者、組織者、引導者,實現(xiàn)“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合作學習中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互相切磋、互相溝通共同發(fā)展,促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展示想法,組員之間可以分享彼此的觀點和學習收獲。教師始終要把學生置于主人的地位,把學習的主動權、學習的大部分時間、空間還給學生,教學相長;同時,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學生是否是真的在討論,討論是否有意義,產(chǎn)生爭論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討論、交流中出現(xiàn)的疑難問題及時給予引導和點評,不能讓學生放任自流,不能流于形式,要及時糾偏,消除學習的不利因素,提高課堂效率。
四、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的問題及思考
自主學習是教學的基礎和目的,合作學習是教學的手段和方式,探究學習是教學的態(tài)度和精神;在這三者中,自主學習是合作、探究學習的前提,因為學習是學生獨立獲取知識、提高能力、鍛煉思維的過程,任何人都不能取代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主體”在教學中的地位,任何信息都必須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吸收才會起作用,合作、探究不能取代學生的思考和實踐,所以自主學習是教學的最終目的。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手段和方式,是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解決不了問題時,求助并與他人共同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它是建立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的,沒有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就沒有任何意義與價值。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應嚴格把握好尺度,應該合作時就合作,不應該合作時則堅決不合作。
探究作為學習的一種態(tài)度、一種精神,應貫穿于自主、合作學習的全過程。在探究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敢于質疑、勇于創(chuàng)新的勇氣和動手、動腦的能力,鼓勵學生用探究的眼光對待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不要對學生提出過高的希望與要求,否則會適得其反。
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應成為學生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思考、計劃和組織創(chuàng)新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這一活動,在師生互動中給學生以鼓勵,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習慣。
(作者單位: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qū)晉華中學? ? 0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