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學坤
摘 要:本文從錯別字現(xiàn)象反思小學識字教學為重點進行分析,結合當下導致小學生出現(xiàn)錯別字的主要因素,從給予學生識字寫字足夠的時間支持、鼓勵學生做好對錯別字摘錄、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規(guī)律識字這四方面進行深入探索,目的在于增強小學識字教學質量,為小學生日后學習語文學科提供有利條件。
關鍵詞:小學識字教學;錯別字;現(xiàn)狀;解決策略
一、導致小學生出現(xiàn)錯別字的主要因素
(一)音調相似導致的錯別字。在錯別字中音錯占據(jù)的數(shù)量巨大,這與學生不理解漢字字義有很大關系。比如諸多小學生會將“相聲”寫成“響聲”等,這些錯別字出現(xiàn)的都是因音錯而形成的。主要因為學生對漢字理解不夠全面,另外,當前有諸多商家的名字時常會利用音錯來吸引顧客眼球,一些客觀因素導致學生識字能力受到影響,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對漢字的認識發(fā)生扭曲,在具體書寫中致使書寫質量不佳。
(二)筆畫添失導致的錯別字。隨意的添加或是丟失漢字的筆畫也是目前十分常見的錯別字現(xiàn)象。因小學生受年齡因素所影響,無法在課堂上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極易導致其在書寫時丟失或是添加筆畫。比如諸多小學生會將“昨日”寫成“昨目”,將“目光”寫出“日光”,將“大小”寫成“太小”等,無意識的多寫或是少些,導致小學生的錯別字現(xiàn)象加劇,使小學語文學科教學受阻。
(三)外形相似導致的錯別字。小學生在識字中主要以認識字形為主,難免不會出現(xiàn)一些遺漏,導致因形錯而出現(xiàn)錯別字。比如有的小學生會將“拔蘿卜”寫成“撥蘿卜”,將“放風箏”寫成“放鳳箏”,將“因為”寫成“囚為”等,這些與小學生在學習中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有直接影響,在記憶漢字時相對比較籠統(tǒng),只是單純的記憶字形,這么做會使小學生在實際書寫中出現(xiàn)錯誤,從而使小學生在語文寫作中受阻,導致小學生對漢字整體的理解與認知受到巨大影響。
二、小學識字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
(一)預留課堂時間,給予學生主位。因當前諸多小學語文教師未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記憶,導致學生對漢字含義的理解一知半解,從而使學生無法深刻認識每個漢字。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后教學中,在課堂上需為學生留出一定的記憶時間,對所學漢字進行鞏固。比如,在教授一年級上冊《耳口目》這一課時,語文教師可以引領學生先閱讀耳、口、目、手等漢字,待學生了解這些漢字結構之后,讓學生對這些漢字特點進行仔細研究,提出這些生字與我們有哪些關系的問題,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討,這便能夠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對于一些比較容易出現(xiàn)錯誤的地方加以強調,促使學生自主記憶,在課堂結尾教師可以調查學生對新生字的掌握程度,可以利用聽取的方法。此種教學方法能夠使小學生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進而幫助學生提高生字掌握水平,為以后學習語文知識點奠定堅實基礎。
(二)設計課堂活動,組織學生摘抄。在具體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讓每位小學生都準備一個記錯字的筆記本,將自己在日記上與試卷上的錯別字摘抄下來,并在錯別字的旁邊寫上正確的漢字,鼓勵學生時?;仡欁约核涗浀腻e別字。比如,在教授一年級上冊《天地人》這一課時,有一個生字是人字,小學生很容易將它寫成大字,這是教師便可以讓學生將人字摘抄到筆記本中,以便學生日后查看自己常寫錯的生字。這樣不但能夠使學生加深對漢字的了解,還能提高小學生對漢字的掌握能力,避免在日后書寫中再次出現(xiàn)錯別字。
(三)利用有效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小學語文教師需鼓勵與引導學生細致觀察日常生活,比如對周邊的小廣告、商場的指示牌等進行觀察,上面若是有自己不認識的字可以詢問家長,從而拓展學生對漢字的認識,增加學生對漢字的積累量。在日常觀察中家長需要做好引導工作,對于一些廣告中或是照片中故意引用的一些同義字需及時的向孩子闡述清楚,以免出現(xiàn)錯誤引導。此種觀察日常生活的方法,不但能夠增強學生的識字能力,還有助于小學生合理運用漢字,使學生加深對漢字的記憶。教師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法來吸引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在教授一年級上冊《金木水火土》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這五種元素,這不僅能調動小學生學習興趣,還能加深學生對生字的認識。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語文教師需重點培養(yǎng)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所謂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通過激發(fā)學生興趣,才能促使學生深思每個生字,進而找出各個形象字之間的不同,來保障學生寫作或是造句能夠正確利用生字。
(四)開展規(guī)律教學,鼓勵學生識字。規(guī)律識字也是當前小學生學習識字與寫字的方法。漢字屬于一種文化,其中蘊含一定的規(guī)律。能夠依據(jù)漢字的含義來聯(lián)想到漢字的具體部首或是偏旁,例如肝、脾、肺等字皆與“月”有關,因這些漢字皆與人的內(nèi)部器官有關,因此就都以“月”為偏旁部首。另外還能引導小學生依據(jù)漢字的具體含義來聯(lián)想相應的形象,加深記憶,“雪、雷、霧”等皆屬于一種具象事物,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了解對應的天氣狀態(tài),應用多媒體來展示相關畫面,讓學生產(chǎn)生直觀感受,進而加深學生對漢字記憶與理解,以此來加強小學生識字與寫字的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教學中錯別字是十分嚴重的問題,為小學生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提高帶來很大影響。若想保障小學生學好語文,首要任務就是提高識字教學質量,控制小學生錯別字數(shù)量,其是學生學好語文學科的關鍵。小學階段的識字教學為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要階段,語文教師需給予其高度重視,才能有效的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與能力。
參考文獻:
[1]蔡夢形,霍生玉.不同年級小學生錯別字現(xiàn)象的對比研究田.教育導刊,2014,08:34-38.
[2]程曉紅、小學生錯別字產(chǎn)生的原因及預防策略田.教學與管理,2013,05:29-31.
[3]苗彥貞.嚴萌萌.李慧娟.從小學生錯別字看識字教學之應對策略田.教學與管理,2013,26:42-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