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宏
【摘要】在新課改目標下,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已成為初中歷史教學的重要目標。而傳統(tǒng)歷史課堂教學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比較側重知識灌輸,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較為忽略。基于此,本文主要對《明朝的對外關系》課堂案例進行分析,談談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歷史;問題意識;教學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改革,在初中歷史教學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引發(fā)了高度關注。但就當前初中歷史教學現(xiàn)狀來看,教學普遍不注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且學生也大多缺乏一定的問題意識。因此,研究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養(yǎng)成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明朝的對外關系》課堂案例分析
剛上課,我先向學生提問:“在我國古代明朝就有一名出色的航海家,你們知道他是誰嗎?他對明朝對外經濟文化交流做出了哪些貢獻呢?”學生們大都了解一些,七嘴八舌地開始說了,我達到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將學生很快地帶入了課堂的最初目的。
接著我向學生展示幾幅鄭和活動的插圖以及三張郵票圖片,然后提問,“在鄭和下西洋的時期,中國的政治穩(wěn)定,具有強大軍事力量,也有經濟實力,且航海技術也發(fā)達。為什么鄭和會成為出使西洋的使者?”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思考,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為了便于學生很好地理解問題,我接著播放關于鄭和下西洋的視頻,向學生講解鄭和被選作使者的原因,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鄭和小時候的生活經歷比較苦,但也練就了鄭和剛強、迎難而上、不屈不撓的性格;二是鄭和跟隨明成祖多年征戰(zhàn),積累了大量作戰(zhàn)經驗。
接著設計了課堂討論活動,第一次,我向學生提出問題:課文為什么說鄭和不愧為世界杰出的航海家?學生回答的積極性不高,即便有學生回答了也大多是照本宣科,在書本上找答案。所以,這一提問并不具備討論的價值。反思之后,我又提出了第二個問題:“鄭和下西洋過程中來回的寶船到底裝了什么貨物?看誰說得多?”有的學生說:“金銀珠寶?!庇械膶W生說:“藥材、香料?!庇械膭t說:“瓷器、絲綢、鐵器?!边@一話題大大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的激情,并且通過交流與討論,學生能形象地體會到“鄭和下西洋”對加強中外經濟交流與文化交流的巨大價值。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養(yǎng)成的策略分析
通過《明朝的對外關系》這一教學中部分片段的分析,發(fā)現(xiàn)在課堂教學開始時通過一系列問題導入新課,然后在教學過程中也圍繞教學內容提出幾個問題,順理成章地幫助學生深刻理解了鄭和下西洋對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貢獻與價值。大家在課堂上暢所欲言,不但激發(fā)了學習歷史的興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獨立思考能力等。同時,在設計課堂討論活動時,提問應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注重討論的內容是否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并且難度適宜。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的思維充分活躍起來,激發(fā)學習積極性。通過對《明朝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課堂案例的分析,反思之后發(fā)現(xiàn),要想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營造民主、寬松的課堂氣氛。只有當學生處在一個民主且寬松的課堂氣氛中,才能促使學生大膽提問,在課堂上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這樣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二是訓練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生是否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提問層次的高低,也會對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產生一定影響。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個性化思維,帶領學生從生硬的歷史知識學習逐步過渡到有血肉、有感情的歷史人物學習上。同時,從提出的相關問題出發(fā),讓學生獨立思考,找出更多資料來回答問題,而不僅僅是簡單地在課本上找答案,進而實現(xiàn)高效學習。
三是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意識。歷史知識的學習大多是由歷史事件組成的,如果教師只是單一講解知識,學生很容易感覺枯燥乏味,也不利于學生理解。而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充分利用所教內容的圖片、視頻等史料,讓他們能感受到歷史的存在,對其有自己的一個主觀認識。這樣學生才能結合自身的理解,根據這些資料提出疑問,分析問題,闡述自己的觀點。
四是注重課堂討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激發(fā)并形成問題意識有賴于課堂討論在教學中的分量。所以,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采取分組討論、個人討論與同桌討論等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討論,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意見。答案也不一定是統(tǒng)一的,可以實行開放答案形式,聯(lián)系所學內容進行總結。
綜上所述,要想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提升教學效果,歷史教師在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只有教師具備了問題意識,才能在實際教學中采取各種方法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達到更好的培養(yǎng)效果,從而促進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