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昊
摘 要: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聽是學習新材料、獲得語言輸入和促進語言習得的首要渠道。聽在“聽—說”鏈條中更處于中心地位。新課程標準把小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提到了更為重要的位置上。英語教師應對當前學生的聽力現(xiàn)狀有一個明確的認識,以仿促聽,以說促聽,以疑促聽,以趣促聽等,努力提高小學生的聽力水平。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聽力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9-005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9.033
課堂上學生由聽而獲得的語言是最容易理解和加工的。隨著課本詞匯量、容量和知識難度的逐步加大,大部分教師和學生將精力放在了背單詞、懂語法等看起來能穩(wěn)步提升學生測試成績的“法寶”上。但事實上,正是這種錯誤的忽略引發(fā)了小學生聽力的“停滯不前”以及因此產(chǎn)生的種種問題。隨著聽力教學成為小學英語教學整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改變小學生聽力的現(xiàn)狀,在常規(guī)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聽力習慣并形成技能,提高小學生的聽力水平,已成為亟待解決的一大難題。
現(xiàn)狀一:瞬時記憶弱,對聽到的信息“不得要領(lǐng)”
對于句子當中的顏色、數(shù)字、人名、地點、時間等信息,學生是比較熟悉的,倘若一句中出現(xiàn)多個信息,或出現(xiàn)多人、多種顏色的“混沌”狀態(tài),小學生便會顯得精神緊張,手足無措。
現(xiàn)狀二:基礎(chǔ)打不實,聽問選答“蒙一下”
最明顯的莫過于“聽問句選答句”, 聽完問題,依然不知該選哪一項,基礎(chǔ)知識的缺口易補,卻也易漏。
現(xiàn)狀三:詞匯量不足,對課外相關(guān)知識“一概不知”
這是最難以面面俱到的。換了種說法,表達的卻是同一個意思,或者幾個單詞組合之后成為完全不同的意思,這兩種情況都會讓課外知識貧乏的小學生覺得一頭霧水。
現(xiàn)狀四:傾聽無技巧,教給的方法“知而不用”
不僅在英語測驗中,而且在英語課堂中也是如此。即便“知其然”,也未必能夠復述出“所以然”。這種情況下,學生若不頻繁練習教師教給的聽力技巧,發(fā)展下去的結(jié)果必然是“知而不用”,等于不知。
新課改要求師生共同進行課堂文化的建設,想要做到這點,需要教師對自己的角色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并且轉(zhuǎn)變自己的教學概念,幫學生打好語言基礎(chǔ),全面掌握學習語言的策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從而給進一步學習奠定良好基礎(chǔ)。如何有效地組織聽力教學,提高小學生聽力水平?
一、以仿促聽,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
若是小學生語言感知能力比較出色,那么其英語聽力能力也會比較容易提高。教師可以讓小學生跟讀錄音帶,模仿標準英語發(fā)音的語調(diào),通過背誦單詞、對話以及其他一些比較常用的口語表達方式,幫助小學生形成比較出色的語感,只有語言感知能力提高,小學生的聽力才會真正提高。
二、以說促聽,以求聽說同步提高
若是僅僅聽,而不說英語,那么英語教學也會比較呆板,教學也會比較機械。若是將聽力訓練和口語訓練結(jié)合在一起,便能夠聽說結(jié)合,切實提高學生語言交際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小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習慣,可以充分利用課前5分鐘的Free talk,教師可以根據(jù)小學生比較熟悉的人和事來進行話題的確定,并且由教師提供用語和句型,從而啟發(fā)小學生,讓其堅持練習,那樣小學生的英語交流習慣也會逐步養(yǎng)成。教師在確定話題的時候,可以選擇購物、游玩、節(jié)日以及天氣等,可以運用輪流的形式,只有做到長期堅持,小學生聽說能力才能夠真正提高。
三、以疑促聽,助學生養(yǎng)成好習慣
古人說:“從思想中學習,從疑問中思考?!睉岩僧a(chǎn)生沖突意識,激發(fā)強烈的知識欲望,點燃思維的火花。根據(jù)圖片進行問題的提出,在聽錄音帶的時候可以帶著問題和目的,這樣不但能夠讓小學生對英語更有興趣,還能夠幫助其發(fā)展思維,從而將小學生主體作用真正發(fā)揮出來。按照從整體到部分,從一般到具體,從要點到細節(jié)的教學步驟指導小學生養(yǎng)成聽前瀏覽問題并做出預測的習慣。另外,要注意捕捉關(guān)鍵詞,搞清“who,where,when,what,why”等問題?!皶r間、地點、人物、事件”這幾個關(guān)鍵問題應該掌握是小學生非常熟悉的,在英文教學中也常常需要這樣來分析文章。
四、以趣促聽,助學生建立自信心
在聽力訓練開始時,小學生由于緊張,急躁和恐懼而不能完全理解。他們將失去對聽力理解的興趣。只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聽力內(nèi)容的輕松、漸進安排,要讓小學生有種能“跳一跳,摘到葡萄”的成就感,學生隨時都會有一定的成就感,并感覺他們在聽力理解方面已經(jīng)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同時鼓勵小學生的進步,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另外,豐富聽力教學的內(nèi)容,給小學生放一些經(jīng)典兒歌,押韻歌謠,也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興趣。
五、以“聽”促聽,讓學生沉浸于英語課堂
教師應盡量在課堂上使用英語課堂語言,以英語教學。這可以大大增加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提高他們的聽力。有些教師擔心小學生剛剛開始學習英語,聽不懂全英教學,所以加入了很多漢語,先說英文,再翻譯中文。實際上,在教師使用英文授課時,還可以同時使用不同的肢體語言、面部表情等幫助學生理解教師的意圖,可以說,這是最有效、面最廣、持續(xù)時間最長的“聽的活動”,它對小學生聽力訓練的意義可想而知。
六、以“音”促聽,擴大學生知識面
為了使小學生熟悉不同口音、性別、年齡的讀音,擴大知識面,培養(yǎng)語感,增強反應能力,達到提高聽力的目的,教師應指導小學生廣泛地聽,不能只聽課本錄音磁帶。
七、以評促聽,變“要我聽”為“我要聽”
不論教師使用什么方法來訓練小學生的聽力,學生始終都是在被動學習,跟著教師的步伐,聽著教師給出的評價。學生想要提高聽力水平,那么必須養(yǎng)成好的聽力習慣。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應該重視學生之間的合作,在合作學習的時候,有一點非常重要,那便是認真聽別人怎么說。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可以要求小學生回答,并進行評價,這樣可以讓學生聽得更加專心。并且,教師還可以和小學生探討并制定一些和他們相適應的自我評價標準。比如,讓小學生反思自己參與活動的情況,分幾個項目進行自評分,評分等級為三星、兩星和一星,每周給自己寫一些總結(jié)性的評語和期望或建議,等等。堅持這樣做一段時間,學生的主動性就會大大提升,不再是單純的“被要求者”,逐漸變成一個“要學者”。
參考文獻:
[1] 王俊英.小學英語聽力教學問題與策略探究[J].時代人物,2008(10).
[2] 戴英.淺談小學英語聽力教學的策略[J].南北橋,2017(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