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蘭蘭
摘要: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環(huán)境下,眾多教師競相在教學中構建幸福課堂,形成了一股教學主流,并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那么,就語文學科而言,怎樣才能更好的構建起一個幸福的課堂呢?本文結合高中生的學習特點,從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積極開展課堂互動、組織豐富的教學活動、注重師生的思想情感交流等多個角度論述如何積極構建幸福的高中語文課堂。
關鍵詞: 高中語文;構建幸福課堂;學習興趣;教學方法情感交流
顧名思義,幸福課堂就是要讓師生,尤其是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幸福。在新課改之前,大多數教師的教學都是圍繞著應試教育這根指揮標棒來進行,教學手段強硬,教學方式死板。 學生為此漸漸產生厭學心理,很難感受學習帶來的成就感與幸福感,也使得學生的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沒能得到有效提升。新課程改革的出現,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新的教學局面下更是難以前行,這迫使教師們去尋求教學上新的突破口。在這種形式下,構建幸福課堂可謂眾望所歸。 那么,就語文學科而言,怎樣才能更好的構建起一個幸福的課堂呢?下面,我結合高中語文的一些教學案例,從幾個角度來談談如何構建幸福的高中語文課堂:
一、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構建幸福課堂的必要因素,因為幸福課堂最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和成就感。只有當學生對課堂的學習內容產生了學習興趣,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進而感受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以《滕王閣序》的教學為例,這篇文章篇輻比較長,借景抒情,情感富有變化,又運用了大量的典故,閱讀難度很大。若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僵化而老套的,那么學生的學習興趣肯定不高。于是我提前準備了教學資料,在課堂導入上通過多媒體播放了滕王閣的壯美風景,講述了閻公為王勃這篇序拍案叫絕的故事。學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此后再緊接著進行課文教學,學生就會有較高的學習興趣。引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為構建幸福課堂做好了前期準備。
二、改變填鴨式的教學方法
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法形成緊張壓抑的課堂氛圍,不利于構建幸福課堂。教師應拋棄講授式的教學方法,采用誦讀法、討論法等來為學生營造一種自由輕松的課堂氛圍。以《再別康橋》的教學為例,這首詩歌的表現形式(建筑美、繪畫美、音樂美)和抒情手法(反復、情景交融)都是值得學生借鑒的,但如果教師過于重視這些理論知識的教學,學生則會覺得這首詩很枯燥,這便使語文教學的魅力大打折扣。因此我在教學時就放棄了傳統(tǒng)說教式教學,充分給予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要求學生以多種方式對文章進行朗讀,可以合讀、分段讀、默讀,在熟悉文本的基礎上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充分思考,去品味作者的情感和巧妙地抒情。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解決了問題,內心很有成就感,那么幸福課堂的設計也就有了成效。
三、積極開展課堂互動
課堂互動既能夠讓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譬如,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通過提問,來激活學生的思維,達到良好的互動,起到較好的導入效果,為后面的授課“預熱”。以《沁園春?長沙》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提出:“同學們,假如在一個清冷的深秋,你獨臨大江,登高望遠,你會有怎樣的感觸?”這個問題引起了學生對秋天感知和獨處感覺的回憶,學生們會積極的給出各種各樣的回答,然后教師進行總結和歸類,再緊接著拋出提問:“我們有著的是這樣感受,那么偉人呢,他們的感覺和我們相同嗎?讓我們一起進入毛主席的《沁園春?長沙》,領略一下主席筆下的秋景秋情” 通過這樣互動,激發(fā)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討論,活躍課堂氣氛,從而邁向幸福課堂。
四、組織豐富的教學活動
想要通過課堂有限的45分鐘教學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顯然存在很大局限,因此教師應組織一些的教學活動,把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外。豐富的教學活動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體驗,幸福課堂的構建離不開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就以《雷雨》的教學為例,不僅要讓學生了解戲劇的基本知識,更要讓學生讀懂戲劇、喜愛戲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本劇的排練。學生自由組成一個個學習小組對《雷雨》進行深入研究,討論以《雷雨》為劇本該如何進行表演。學生通過自己對劇本里臺詞的琢磨,用表演這種直觀的形式將《雷雨》展現出來,這既加深了學生對該戲劇的理解又鍛煉了學生的表演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而且這樣身臨其境、新穎有趣的教學活動,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和思考的積極性,使他們知道原來語文還可以這樣來學習,增加了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進而有效的推進了語文幸福課堂的構建。
五、注重師生的思想情感交流
傳統(tǒng)的教學體制里,教師是高高在上的存在者,只負責傳授知識,很少走下講臺平等的與學生進行對話交流, 思想情感的交流更是缺乏,師生關系很是疏遠,甚至有些學生對教師還有排斥心理, 這就阻礙了學生在課堂上獲取幸福感。因此,構建幸福課堂,注重師生的思想情感交流是十分必要的。以《我有一個夢想》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借助“夢想”這一關鍵詞,主動與學生進行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告訴學生自己對夢想的理解、自己兒時的夢想、夢想的變遷、夢想實現或者破滅,以及在追夢過程中自己的感悟等,然后再水到渠成的讓學生談談他們的夢想并給予他們肯定與鼓勵,啟發(fā)學生不斷為夢想而努力。這樣的課一定會讓學生覺得溫暖而又有所收獲。因此打造一堂幸福的語文課,注重師生的思想情感交流,建立起親密的師生關系,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結語:總而言之,幸福課堂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還能夠幫助教師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使得師生雙方都能感受到語文課堂的幸福。 身為教師,在教學中,我們應用心去體悟構建幸福課堂的要素,并將所感所悟放入具體的教學進行研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探索出各種有效構建幸福課堂的方法與途徑。 期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將來,幸福課堂能成為一種常態(tài)課。
參考文獻:
[1]貢如云,馮為民.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實質內涵及培育路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05):52-54.
[2]彭臣剛.高中語文素養(yǎng)教育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24)
(作者單位:福建省長樂市第一中學 35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