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玲
摘要:道德與法治教學是初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道德素養(yǎng)與法律素養(yǎng)培養(yǎng)意義重大,將“讓學引思”理念融入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能夠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增強學生的道德與法律素養(yǎng)。在本文中,筆者闡述了“讓學引思”的概念及內涵,分析了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詳細探討了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讓學引思”理念的融入。
關鍵詞:初中教育;道德與法治;讓學引思;融入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9-0071
一、引言
新課改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現(xiàn)狀有了很大改善,教學水平也有了明顯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和法律素養(yǎng)也有所增強。但是從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在教學過程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如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教學方式的單一、學生主動性不強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教學效率的進一步提升?!白寣W引思”理念的融入,能夠滿足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能夠符合學生成長的需要,對課堂教學具有促進作用。
二、“讓學引思”的概念及其內涵
何為“讓學引思”?“讓學引思”包含“讓學”和“引思”,因此對于“讓學引思”的理解,應當從“讓學”和“引思”兩個部分加以理解。首先,“讓學”?!白寣W”最早由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提出,指的是轉變觀念,給予學生更多主動學習的機會,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其次,“引思”?!耙肌敝傅氖鞘且l(fā)思考,通過對學生進行指導、點撥,引導學生完成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的初中階段,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正在不斷的進步中,但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 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問題。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仍有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難以及時轉變過來,將自己視為教學的中心的教學觀念仍舊存在于課堂教學上。2. 對學生缺乏有效的引導。對學生的引導不是對學生的傳授,引導要求教師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不能在向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而仍舊有少部分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存在單向式的灌輸問題。
四、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讓學引思”理念的融入策略
1. 利用案例教學活躍思維
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會涉及到很多純理論性的內容,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將這些純理論性的內容和盤托出,原封不動地傳授給學生,課堂教學將會變得枯燥無味,學生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中也會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針對此種情況,教師應當對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有全面的了解,然后合理地進行教學設計,盡可能地以“讓學引思”理念為導向,將案例教學法運用于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對案例進行分析和討論,將課堂交給學生。這樣,課堂教學就不會因為純粹理論性的內容變得枯燥,學生在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的過程中反而會發(fā)現(xiàn)課堂學習的趣味性。例如,在課堂教學中,講解到關于“責任”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將近些年來社會上比較典型的有責擔當?shù)睦右氲浇虒W中。陳光標是一位有名的慈善家,正是因為有較高的責任感才讓他能夠為社會做那么多的善,對于他來講,慈善事業(yè)就是他最大的事業(yè)。在講解完陳光標的史記之后,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根據(jù)之前陳光標的介紹進行討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2. 理論辯論教學自主探究
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很多內容和知識都需要學生判斷,這就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思辨能力。如果學生的思辨能力高,則學習起來將會更加輕松,如果學生的思辨能力低,則學習起來將會相對困難。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應當懂得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讓學引思”的理念的出現(xiàn),給了教師更好的培養(yǎng)選擇,通過組織辯論賽手段,讓學生對相應的問題進行剖析,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樣的一種教學方式是“讓學引思”理念的充分體現(xiàn)。比如,在講解到《生命的思考》單元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對近兩年來在社會上引起廣泛影響到救人事件進行展示,觸發(fā)學生對生命的理解。同時,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生命價值觀,教師就這些救人事件提出兩個觀點:第一,救人犧牲自己是一種不理智的行為;第二,救人犧牲自己是一種理智的行為。然后就這兩個觀點組織學生進行辯論,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該單元知識內容的學習中有更大的收獲。
3. 模擬法庭深入問題探究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通過模擬法庭的形式開展課堂教學,這樣能夠將“讓學引思”理念能夠更好地融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將一些社會上有關違法、守法的典型事例引入到“法庭”中,讓學生扮演法庭上的各種角色,對典型事例進行分析、判決與裁決。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學生都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如資料的準備、人員分工合作的準備等,以便能夠在模擬法庭中更加充分地展示自己。比如,在講解到法治部分的知識內容時,將復旦大學學生對室友投毒事件引入到模擬法庭中,課前讓學生搜集關乎該事件的資料,讓后對案件進行審理和判決。這樣的一個過程,其實就是“讓學引思”理念充分體現(xiàn)的過程,學生在模擬法庭中主體性凸顯,并對“案件”進行分析和討論,這會對學生分析與理解能力的提升起到巨大的幫助作用。
五、結語
總而言之,“讓學引思”理念是現(xiàn)代教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的產物,將其融入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不僅能夠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進行,還可以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及今后的發(fā)展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 陳 云.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讓學引思”理念的融入[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7(14).
[2] 蔡 露.淺談“讓學引思”主題下《道德與法治》教材中法制內容的教學及滲透[J].小學生(多元智能大王),2017(3).
(作者單位:浙江省蒼南縣錢庫鎮(zhèn)第四中學 3258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