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主要模塊之一,加強作文指導,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但是從目前小學的寫作教學效果來看,學生作文中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生活化教學是提高小學生寫作質(zhì)量的重要途徑。本文從目前高年級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出發(fā),結(jié)合實例探究生活化作文指導策略。
關鍵詞:小學生;生活化;作文指導;有效策略
一、 引言
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生活就如泉涌,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文學創(chuàng)作不是生活上的一種點綴,一種裝飾,而就是生活的本身?!钡拇_,文學創(chuàng)作是建立在現(xiàn)實生活基礎上的,脫離了生活創(chuàng)作也就失去了根基。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小學語文教師也開始認識到在寫作教學中“回歸生活”的重要性,并通過對當前小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的分析,探究相應的指導策略。
二、 高年級小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高年級的小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寫作能力,但是從整體的作文效果來看,學生的作文內(nèi)容空洞、語言表達單一、缺乏真情實感等問題依然比較突出,而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缺乏生活經(jīng)歷,在寫作中難以從生活中獲取真實可信的靈感,從而也就失去了表達的客觀性。當然學生作文內(nèi)容脫離生活實際的問題不僅在于自身缺乏深入體會生活的意識,還在于教師的作文教學方法過于陳舊,只注重學生的課堂積累,而忽視了寫作與生活的聯(lián)系,缺乏生活化教學的正確指導,從而使學生的寫作內(nèi)容受到了局限。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在教學指導中應該充分發(fā)揮自身作用,結(jié)合高年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興趣愛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生活、體驗生活的機會,從而在對生活的思考中逐漸提高寫作能力。
三、 高年級小學語文教學中生活化作文指導策略
1. 走進生活,獲取資源
從文學創(chuàng)作的角度來講,自然風光、名勝古跡、民族風情、人際關系等都可以作為創(chuàng)作靈感的來源,如在北師大語文教材中,從《養(yǎng)花》到《長城贊》,再到《野草》《琥珀》等無一不體現(xiàn)著作者對現(xiàn)實生活細致入微的觀察與體驗?;诖耍谛W高年級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從生活化教學理念出發(fā),將學生引入到社會、自然中來,讓學生在其中獲取更加豐富的寫作資源。寫作資源的獲取需要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參與生活,例如在鄉(xiāng)村風光、旅游景點、社會生活規(guī)范中獲得基本的寫作資源,并通過藝術加工對這些資源進行合理的呈現(xiàn)。
2. 觀察生活,積累素材
善于觀察是寫作中必備的素質(zhì)。生活的真諦在于細節(jié),一個轉(zhuǎn)瞬即逝的細節(jié)中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情感與哲理,而學生在參與生活的過程中,如果對這些細節(jié)視而不見,或者只是留下了一個草草的印象,沒有進行深入的思考,那么生活對于他來說也是空洞無味的。在高年級的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觀察的過程也是磨練學生心智,促進學生情感升華的過程。如教師可以在教室中種上一株植物,并為學生安排觀察日記,這樣在任務的驅(qū)動下,學生不僅能夠激發(fā)觀察的興趣,更能夠在觀察中積累生活素材。
3. 積累語言,豐富生活
語言是寫作的工具,在作文中如果單純地從語言的角度對內(nèi)容進行分析,則會讓學生陷入空洞的說教之中,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引導高年級學生積累語言的過程中,應該從生活化的角度出發(fā),為學生提供更加貼近其生活經(jīng)驗的內(nèi)容,讓學生在語言中找到情感共鳴,進而提高語言積累的主動性。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室內(nèi)設置圖書角,并投放一些貼近學生現(xiàn)實生活的、生動有趣的讀物,同時為學生安排語言積累計劃,讓學生在教學指導中,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積累習慣。
4. 親身實踐,體驗生活
實踐是我們獲取生活經(jīng)驗的主要途徑,在小學高年級的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生活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更豐富的情感體驗,例如在植樹節(jié)期間,教師可以根據(jù)學校組織的植樹活動,為學生安排寫作任務,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了解植樹過程,并體會植樹的意義;在班級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詩詞競賽、美文朗誦比賽、踏青寫生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以激發(fā)學生積累語文知識的積極性,豐富學生的見聞,讓學生在體驗式學習中獲得寫作靈感。
5. 創(chuàng)設情境,再現(xiàn)生活
在生活化寫作指導中,讓學生做到“事必躬親”是不現(xiàn)實的,因此,在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支持下,語文教師可以對一些實踐起來有難度的內(nèi)容,進行虛擬化處理,利用視頻、圖片等資源為學生提供間接參與生活的機會,讓學生在逼真的情境中,還原生活,體驗生活。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還可以進一步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幫助學生打開記憶的倉庫,同時給予恰當指引,進而提高高年級學生的作文水平。
四、 結(jié)束語
總之,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想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應該堅持“回歸生活”的教學理念,用生活化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深入現(xiàn)實生活,并在觀察生活、感知生活、體驗生活中積累生活經(jīng)驗,進而為寫作提供源泉與動力,讓學生能夠真正結(jié)合自己的真情實感進行表達,以不斷提高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楊瑩.小學高段習作生活化的操作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03):201.
[2]顏士彩.讓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更具生活化的研究探討[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7,(02):92-93.
[3]顏懋祺.例談生活化策略在小學習作教學中的運用[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18(06):34-35.
作者簡介:
夏靜,二級教師,福建省泉州市,泉州開發(fā)區(qū)實驗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