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艷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許多新穎高效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nèi)容應運而生,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活動之落后的教學模式,煥發(fā)了教育這一領域的生機與活力。在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之中,有效性已經(jīng)逐步成為當代小學音樂老師所追求的重要目標,通過對于教學有效性的重視,當代小學音樂教學現(xiàn)狀會大大得以改善,學生的整體音樂素養(yǎng)也會得到提升,這對于一個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而言至關重要。因此,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必須要正確看待小學音樂課堂的有效性,把握教學有效性的真實內(nèi)涵,從小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遵循學生學習音樂的規(guī)律和特點,尊重學生學習能力和認知結構的差異性,及時地調(diào)整自身的教學進度和教學計劃,讓教學的有效性真正得以顯現(xiàn)。
關鍵詞:小學音樂;音樂教學;有效性;教學策略
音樂是一門集藝術性與趣味性于一體的學科,讓學生在音樂課堂的學習中發(fā)現(xiàn)音樂這門課程的樂趣與魅力,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情懷,提升學生對于音樂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是每一位音樂教師所追求的教學目標。對于每位音樂教師而言,孰知書本、仔細備課、多樣化設計教學方案、精彩的教學都是為了最終使學生熟練地掌握豐富的音樂基礎知識,培養(yǎng)小學生對于音樂這門學科的愛好,并使其能夠在日后的工作學習中加以應用。要想達到這一目標,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至關重要。而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如何幫助小學生掌握音樂知識,提升小學生音樂水平,激發(fā)學生對于小學音樂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引發(fā)小學生對于音樂這門學科的深入思考是目前廣大音樂教師急需解決的主要問題。本文就將對如何提高音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分析和探究,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為音樂教師探索出有效的教學途徑提供一點幫助。
一、運用多媒體設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在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中,大部分小學音樂教師只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來展現(xiàn)教學內(nèi)容。這種教學模式,不但難以引起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和愛好,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也單調(diào)且枯燥,缺乏形象和生動性。采用這種教學模式,無論是在歌唱教學環(huán)節(jié),還是在基礎樂理知識的教授環(huán)節(jié),又或是在音樂欣賞環(huán)節(jié),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和學習效率都非常低,甚至會出現(xiàn)排斥小學音樂課堂、厭惡小學音樂學習的現(xiàn)象,這不僅不能夠幫助小學生通過音樂課堂的學習提升自身的音樂水平、提高音樂素養(yǎng)的積累,而且對于小學音樂學科的發(fā)展也是極為不利的。
因此,必須要將多媒體設備合理有效地運用到小學音樂的課堂教學之中,通過形象的視頻、圖片、音頻等方式,直觀地向小學生展現(xiàn)教學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對于音樂學科的學習興趣。這種直觀展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的有效手段,也能使音樂教學過程更加形象化、生動化,從而越來越受到學生的廣泛歡迎。比如在對《百鳥朝鳳》這首樂曲進行鑒賞是,教師就可以截取電影《百鳥朝鳳》中嗩吶演奏的片段,將其播放在多媒體設備中,讓學生在聆聽旋律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樂器的魅力,從而能夠起到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中國民俗樂曲的作用。
二、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模式,帶領學生走入音樂課堂
高效的課堂教學的關鍵之處在于學生是否能在課堂學習中主動參與、主動思考。小學音樂教師必須要深刻地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學生對于音樂這門學科的學習充滿著積極性與主動性,才能營造一種熱烈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全班同學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從而實現(xiàn)小學音樂教學的真正意義。而小學生,正處于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發(fā)展的初始階段,對于一些復雜且抽象的音樂知識,會本能地產(chǎn)生排斥心理,拒絕思考在音樂學習與鑒賞過程中思考音樂問題的本質,,這對小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fā)展是極為不利的。
因而,音樂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年齡特征,去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用游戲化、生活化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小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比如在對《猜謎謠》這首歌曲進行教學時,音樂教師可以以諸如“大家平時都喜歡猜謎語嗎?”“今天來時給你們帶來一個謎語,看誰能最先猜出來?”“下面這種歌曲中的小朋友猜出了幾種動物呢?他們又是怎么表達的呢?我們來一起聽一下好不好?”的方式為小學生創(chuàng)設音樂教學情境,帶領小學生真正走入音樂課堂的學習之中,提升音樂教學的有效性。
三、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在新的教學觀念的指引下,教師成為了課堂的主導人物,而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體人物,教師和學生對于整個高效課堂的構建來說都至關重要,失去了任何一方教學活動就失去了其意義和價值。因此,怎樣構建和諧健康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是小學音樂教師需要在教學活動中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
小學生對于一門學科的興趣直接和是否喜歡這門學科的教師相關聯(lián)。由于小學生還處于成長和發(fā)育的初級階段,所以對于一位教師、一門科目的喜歡與否直接影響他們對于這門學科學習的積極性與熱情。
所以,教師要在課堂與課堂努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通過課堂的教學上情境氛圍的創(chuàng)建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同時在課下可以多與學生交流,全面了解小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特點。比如,在教小學生學唱一首歌曲時,就可以主動和學生交流唱這首歌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同時教師也可以邀請學生分享自己在學唱這首歌曲時有什么樣的感悟,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去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提升音樂課堂教學的效果。
總而言之,提升音樂課堂的有效性對于小學音樂教學而言十分重要,而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扎實的掌握音樂知識,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習水平,就需要廣大音樂教師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不斷總結教學經(jīng)驗,及時更新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模式,以發(fā)揮出小學音樂教學的最大價值。
參考文獻:
[1]李秀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5,06:20.
[2]趙丹萍.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有效性的五大策略[J].學周刊.2016,04: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