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聰堯
摘 要: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研究主要分析了微課程應用的意義,闡述了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微課程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具體設計流程,加快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活動的開展。
關鍵詞:高中 信息技術教學 微課程
信息技術是高中教學活動開展中的重要內容,信息技術學科主要進行信息技術知識的講解,提升學生的計算機能力。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生澀,學生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制約著教學活動的開展,為此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可以采用微課程,通過微課程進行知識的講解,提升教學效果。[1]
一、微課程應用的意義
微課程的應用對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微課程具有自身的特點:內容明確、主題確定,這些特點能夠在教學活動中更好的進行分層教學,提升教學效果。傳統(tǒng)教學活動開展中學生的主體作用無從體現(xiàn),參與積極性較差,微課程的應用活躍了課堂氣氛,能夠更好的吸引學生,增強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科的興趣,提升信息技術教學的效果。微課程在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利用計算機知識進行視頻以及PPT的制作,具體設計中可以讓學生參與進來,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2]
二、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問題
1.不重視信息技術教育
受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高中教學活動中對于信息技術學科不夠重視,認識不到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性,影響到教學活動的開展。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和學生投入的精力比較少,相比于語數(shù)外等學科,信息技術的課程數(shù)量比較少,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能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學校缺乏對教師的培訓,教師的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3]
2.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中學生缺乏相應的學習興趣,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學方法單一,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為為教師講授法,即教師進行信息技術知識的講解,學生只是聽取老師的講解,做好筆記,這種模式下課堂的氣氛不夠活躍,師生之間的交流比較少,久而久之就使得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導致學生在教學活動開展中不配合教師的工作,教學計劃無法順利的完成。
3.實踐能力提升緩慢
最后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還包括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緩慢。信息技術教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學生不僅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同時還需要能夠熟練的應用知識,這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主要是進行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相對來說比較少,上機課程的數(shù)量少,學生無法通過上機操作提升自身的操作能力。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主要是從學生的學習成績入手,并沒有將學生的實踐能力納入到具體評價中,評價指標具有單一性,不能了解學生的實踐能力情況,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微課程設計應用流程
1.教學設計
在開展微課教學時視頻內容應與教學內容之間具有緊密的聯(lián)系,即教師需要準確的了解教學內容,這樣才能保證視頻制作的有效性。教學設計中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設定教學目標,通過教學目標可以定期了解教學的效果,若教學目標順利完成則說明微課程應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反之若教學目標無法順利的完成,則說明微課程應用中存在一定的不足,此時教師需要進行總結工作,了解教學活動開展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針對性的調整。教學設計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合理的確定教學目標,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發(fā)揮分層教學的優(yōu)越性。
2.腳本設計
教學設計完成后教師需要進行視頻的制作,首先需要進行腳本設計。腳本設計是視頻制作的基礎,同時也能夠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層次的細化,通過腳本教師可以更好的對視頻進行制作,編制相應的文字,起到一定的旁白作用。腳本設計時可以決定設計的風格,對現(xiàn)有的界面動畫進行調整,還可以查找所用到的資源和素材,擴大微課程的資源范圍,豐富微課程教學內容。[4]
3.視頻設計
視頻設計是微課程設計的核心,將教學內容通過視頻進行講解,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積極性。因此如何有效的進行視頻設計是微課程應用中的關鍵。在進行微視頻設計時需要結合內容的具體屬性,信息技術教學中根據(jù)內容不同可以分為理論課、技能課、實驗課以及作品制作課。理論課主要是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技能課主要是進行技能的傳授;實驗課則是開展相應的實驗。作品制作課是要求學生結合教學內容進行課程的制作。不同的教學內容下視頻制作流程之間具有差異,這就需要在進行視頻制作時從實際情況出發(fā)。視頻制作中可以讓學生參與進來,發(fā)揮學生的作用,同時能夠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促進學生的成長。
4.任務單和練習設計
微課程在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制作相應的學習任務單,學習任務單的制作可以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重點,提升學習效果。通過任務單學生可以更好的了解預備知識,對已有知識進行評估,自我檢查是否具有展開微課學習所需的基礎知識。如果有,展開學習,否則請認真學習預備知識和支架資源的內容。練習設計則是為了更好的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練習設計時需要確定合適的練習量,任務過重會增加學生的負擔;任務過小則無法發(fā)揮應有的作用。練習設計時還可以采用多元化的題目形式,如客觀題、主觀題等,結合學生的具體需求進行題目的設定,發(fā)揮出練習設計的作用。
結語
信息技術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有效的增強學生的計算機能力,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包括不重視信息技術教學、學生缺乏學習興趣以及實踐能力提升緩慢等,因此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可以應用微課程資源,在具體應用時需要進行相關的設計,包括教學設計、腳本設計、視頻設計以及任務單和練習設計,通過這些具體的設計工作能夠更好的應用微課程,提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黃成建.基于個性化學習的高中信息技術微課程設計與應用研究[J].現(xiàn)代交際,2017(20):158.
[2]吳淑英.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微課資源設計與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1):66-67.
[3]王偉鳳.微課資源在高中信息技術學科個性化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教導刊(下旬
),2017(01):123-124.
[4]鐘漢成.對高中信息技術學科微課程的探究[J].科技展望,2015,25(2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