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步忠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聽說讀寫是四項最為基礎的內容,其中讀是指語文閱讀教學,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們的閱讀水平和能力。但是山區(qū)小學因為教學條件比較落后,在語文閱讀能力提高方面和城市相比有著比較大的差距,很多語文教師在實踐教學中重視培養(yǎng)孩子們的閱讀興趣,通過各種方法但是取得的效果都不是很好。對此,探究山區(qū)小學語文如何提高閱讀教學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山區(qū)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3-0232-01
一、引言
語文學習的各種類型的內容都離不開閱讀,閱讀句子、閱讀文章等,目的除了讀懂考試時候的題目意思,更是體會文章作者表達思想感情的前提,也有利于為語文作文寫作積累素材,開拓自己的眼界等??傊喿x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對于山區(qū)小學生來說,因為地理位置比較偏僻,對外邊世界的了解很大程度上都是通過閱讀,對其加強閱讀教學是目前山區(qū)小學語文教育的關鍵內容。
二、山區(qū)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1.學生對閱讀不感興趣。
我們都知道“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激發(fā)閱讀欲望的前提,但是教師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只能夠被迫的接受知識,不重視讓學生和課文的作者在情感和思想上產生共鳴,學生和文章情感沒有建立起聯(lián)系,自然也就提不起學習興趣。對于文章內容中部分關鍵字詞句,教師沒有合理的為學生提供引導解釋,學生在自學閱讀的過程中也只能夠理解文章的表面意思,讀起來也是索然無味,長久以往就會降低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2.文本對話缺少深度。
閱讀教學時學生和老師以及閱讀材料作者之間進行對話的一個過程。這里面涉及了教師、學生、作者三方,但是到教師的實際課堂中聽課我們卻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的語文閱讀教學課程,對話能力練習只是師生之間的互動,比如教師提問學生來回答。這種單向交流形式效果自然不是很好,對話沒有深度,教師提問目的是讓學生說出自己的預設答案而不是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情感。這種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孩子們的閱讀能力提高,只會加深孩子們對老師的閱讀依賴。
3.課堂教學效率不高。
探究式學習是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學習方式,進而在閱讀教學中出現(xiàn)了學生們交流、表演的環(huán)節(jié)。但是山區(qū)小學因為教學環(huán)境的限制,各種多媒體技術安裝不到位,沿用的依舊是小黑板和掛圖教學方法,小學生的閱讀教學時間很多都浪費在了教師在黑板上畫畫、板書等環(huán)節(jié)上,教學環(huán)節(jié)拖沓嚴重,真正一堂課下來,學生學習的時間占少數(shù)。
4.缺少閱讀方法的指導。
有些教師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重視分析而輕視了閱讀,把重點放在了解釋字詞句段上,沒有留出足夠的時間來讓學生自己對文章進行感悟和思考,忽略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目前山區(qū)教學形式依舊是填鴨式教育,在對學生自我閱讀指導和閱讀評價方面的工作嚴重不足,老師只是單純的把自己的閱讀方法教給了學生,比如粗讀、略讀、細讀等,但是卻沒有對學生的閱讀效果進行評價,這樣也不利于學生找到自己的閱讀風格,降低了閱讀興趣。
三、山區(qū)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走出困境的有效對策
1.認真研讀教材。
山區(qū)語文教師要做好備課準備,包括專研教材、搜集資料、預設教學思路等。教師自己首先要對教材有一個熟練的掌握,熟練理解文章中字詞句的意思,事先找到課文講解的重點和難點,新老師要虛心向老教師請教教學經驗和相關知識點。只有老師之間互相交流以后,才能夠保證學生們接受的閱讀訓練都是處于同一水平的,也保證了教學的公平性。在教學中,教師還要經常反省閱讀教學設計是否吸引了學生們的興趣、是否幫助孩子們掌握了閱讀方法,以及達到了怎樣的學習效果。
2.通過思維導圖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
思維導圖來源于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托尼巴贊的創(chuàng)造,其在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提出了Mind Mapping這一概念,即我們所謂的思維導圖,通常我們又將其稱之為腦圖、心智圖?!八季S導圖”究其本質是通過立體的方式對文本內容進行思考,不但要把握整體還要控制好局部,以便實現(xiàn)學生和文章的深度對話。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利用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繪圖時間和策略,通過思維導圖對材料中的重要信息進行梳理,用自己的語言將其轉變成圖畫形式,讓概念和概念之間自成體系,進而理清文章思路。一般來說進行主題單元思維導圖繪制要從以下幾方面分步進行,首先瀏覽整組,閱讀課文前教師引導學生大致瀏覽整組課文,使其對課文內容有個大致了解,然后要求學生取一張紙畫個中央圖,將單元主題寫進去;第二步感知課文,在瀏覽的基礎上速度課文,畫出初步理解并捕捉文章基本信息;第三確定目標,學生用不同顏色在之前完成的思維導圖中增加內容,比如學習目標等,提高學習效率。
思維導圖是一種新型高效的學習手段和思維訓練方法,將該教學方式應用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當中可以讓教學脈絡變得更加清晰,全面調動學生參與閱讀教學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3.教給學生閱讀方法。
(1)目標閱讀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閱讀內容,以興趣為基礎進行閱讀訓練。
(2)快速閱讀法。即“一目十行”,但并不是囫圇吞棗,而是閱讀時候盡量保持專注,不回讀,找重點,讀完復述文章大意,評價速讀效果。
(3)精讀法。逐字逐句的閱讀,了解文章內容、形式機構、主題思想等。
閱讀方法有很多,還有寫寫畫畫法、出生朗讀法、重點段落記憶法等,教師可以將每種閱讀方法都介紹給學生,讓其根據自己的閱讀興趣選擇閱讀材料進行閱讀能力的訓練,教師則站在一個評估者的角度對學生的閱讀訓練進行矯正。
四、結語
山區(qū)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提高不同于城市小學,受到師資力量、教學設備等因素的影響比較大,提高學生們的閱讀水平,要以學生為本、潛心專研教材、因材施教,將不同閱讀方法傳授給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以興趣為老師自由進行閱讀訓練,提高自身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余耀清. 語文閱讀教學的困境與出路[J]. 江蘇教育, 2014(10):47-49.
[2]程娟娟. 媒介融合時代大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困境與出路[J]. 菏澤學院學報, 2018(3).
[3]楊友明. 淺談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困境與出路[J]. 教育, 2016(7):00009-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