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愿
【摘 要】導學案的使用將會讓英語閱讀課教學變得更容易。一份好的導學案的編排,讓老師在閱讀課教學中游刃有余,完成教學目的。對學生而言,它能起到一個搭建橋梁的作用,從易到難,讓學生逐步地去了解文章,最終完成閱讀任務(wù),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
【關(guān)鍵詞】導學案;英語;閱讀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3-0223-01
在英語教學中,導學案的普及使用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發(fā)展的趨勢。然而新目標英語的新教材和老教材比較起來,新教材的閱讀部分所占比例已經(jīng)遠遠地超過了老教材。閱讀的重要性給老師和學生在教學中提出了很大的難度。如果能將導學案很好地利用到英語課閱讀教學中,將會給老師和學生掃清很多障礙,提供一個簡易,高效的學習方法。
一、導學案的步驟
1.教學目標和重難點;2.預習作業(yè);3.閱讀任務(wù);4.閱讀檢測作業(yè);5.家庭作業(yè)。
二、導學案的作用
英語閱讀課的教學,對于我們絕大多數(shù)的老師來說,都需要兩個課時才能完成。第一課時主要完成閱讀目標教學任務(wù),第二課時主要對重要知識點進行講解,練習和鞏固?,F(xiàn)在我們就來談一談導學案的各個步驟在閱讀課第一課時中起到的作用。
1.明確目標。
導學案明確地寫出本節(jié)閱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讓老師和學生都明白在本堂閱讀課中老師要講什么和學生要了解什么、掌握什么。
2.重視預習。
沒有導學案,學生的預習很隨意,隨便劃出幾個單詞,隨便掃視一下文章,因此達不到很好的預習效果。然而導學案的預習部分的作業(yè)可以做到目標明確。學生用時短,而且還能準確地反饋學生的預習效果。
3.閱讀步驟簡易明了、由淺入深。
老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如果按照書上的閱讀步驟進行教學,那將是老師教起來難,學生學起來也難的情況。而導學案則通過重新調(diào)整閱讀步驟,提供一個更便于老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閱讀過程。通常我會先根據(jù)文章,寫出幾個句子,讓學生來判斷正誤(T or F),作為第一個閱讀任務(wù),或者將長一點的文章分成幾個段落,逐段的完成幾個比較容易的問題,填空等等。讓學生在完成這些任務(wù)后,逐步地由淺入深地去理解文章。重新調(diào)整教學步驟后,讓學生在完成各個任務(wù)的過程中,體會到閱讀不是一件難事,通過快速地找到答案,建立自己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從而保持學習英語的興趣。
4.提供明確的閱讀策略。
我們在要求學生完成每一步的閱讀步驟教學任務(wù)之前,都要先注明要完成該任務(wù)目標,將采用什么樣的閱讀策略,也就是閱讀技巧。新目標英語新教材七年級下冊Unit 7 Its raining Section B 2a-2c 的閱讀課教學中,我一共設(shè)置了四個閱讀任務(wù),提出了四個閱讀策略。
例:Task1:回答問題,讀明信片的開頭和落。
(1)Who writes the postcard?
(2)To whom?
提出閱讀策略1:看稱呼,落款和圖片,了解并猜測文章的內(nèi)容。
Task2:閱讀文章,將2b的明信片和2a的圖片相匹配。
提出的策略2:跳讀,快速在文章中找出關(guān)鍵句,并在原文中勾畫出來。
Task3:判斷正誤。
讀第一封明信片,完成1-3小題.
1.Su Lins uncle is working in Canada.
2.The weather is cool in Canada.
3.Su Lin is sitting by the pool and drinking orange juice.
讀第二封明信片,完4-6小題.
4.Dave is having a good time in Europe!
5.Daves phone isnt working .
6.The weather is warm and sunny in Europe,just right for walking.
提出閱讀策略3:掃讀,找出原句,注意與原句的不同之處,并勾畫出來。
Task4: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完成表格。
提出閱讀策略4:用WH questions的回答方式找到表格中的答案。有目的的根據(jù)Who,Where,How…weather,What …,doing.四個方面的提示,準確的找到信息。
因為初一學生的英語水平有限,這些閱讀策略的提示便能幫助學生在學習中有目的的完成各項任務(wù)。學生不僅提升了自己的閱讀能力,而且還學習和掌握了一些閱讀策略,以后在閱讀文章的時候,便能根據(jù)這些閱讀策略,輕松地完成閱讀任務(wù)。
5.鞏固閱讀任務(wù)。
正如我們剛才提到的一樣,如果把文章分成幾個段落來完成不同的閱讀任務(wù),雖然給學生在閱讀學習中降低了難度,但是當整篇閱讀文章學完后,學生的腦海中所存在的閱讀信息都是零散的存在著的。這時就需要老師能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幫助學生把這些零散的信息進行重新的組合,組合成一篇簡單易懂的新文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復述文章。而導學案中,就能清楚的對學生呈現(xiàn)出那些關(guān)鍵的單詞,讓學生根據(jù)這些線索和記憶將剛學完的文章進行復述,或者利用補全文章的方法,檢測和鞏固閱讀文章。
6.檢測對文章重點知識的掌握。
雖是一堂閱讀課,但是為了讓學生能更容易掌握文章的大意,我們對文章中的某些重要的知識點還是要提點,還是要訓練。導學案中的家庭作業(yè)就是專門針對文章中的重要知識點而編寫出來的。這樣的訓練有針對性,而且題量不大,并且還能為老師在第二課時對知識點的講解提供一個很好的過渡作用。
三、導學案的編寫要求
閱讀課的導學案都有一個基本的框架,但是一份導學案能否有效的發(fā)揮它在閱讀課教學中的作用,我們還需要看它的內(nèi)容。而為了能編寫出一份高效成功的導學案,要求我們老師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反復鉆研教材。
要求老師要認真地思考閱讀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能站在學生閱讀水平的角度去編寫不同的閱讀任務(wù)。
2.集思廣益。
收集不同的英語老師對導學案的好的意見,不斷的修改和完善導學案。
3.導學案的每一步的編寫,要考慮到如何讓導學案和小組合作學習發(fā)揮有效的合作作用和自主學習的作用。最終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中起到主導作用。
總之,課改在進行,我在課改中前進。且行且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