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英慧
摘 要 設計素描是藝術設計專業(yè)的基礎課程,不同專業(yè)方向的藝術生對設計素描課程教學內容需求呈現多元化特征,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對不同課程教學模塊進行綜合評價,可以為優(yōu)化課程教學內容和學時安排提供依據。
關鍵詞 設計素描 課程內容 評價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12.061
Abstract Design sketch is a basic course of art design profession, different professional direction of art students has diversifi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needs design sketch course,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teaching module curriculum,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arrangements.
Keywords design sketch; course content; evaluation method
設計素描是藝術設計類學生的專業(yè)基礎課,該課程簡化了對實物寫生方面的訓練,強化了平面意象、空間構筑、有機造物、解構與重組、形象的創(chuàng)意和聯(lián)想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在以往的教學實施中,通常是按照選定教材的章節(jié)架構組織教學,較好地保證教學內容的系統(tǒng)性和全面性。對不同專業(yè)方向的學生來說,課程教學重點和設計素描練習作業(yè)不作區(qū)分,教學針對性不強的問題越來越突出,不能滿足不同專業(yè)學生的多元化需求,課程教學的實際效果不甚理想。我們采用以設計任務為牽引的課程教學模式,從專業(yè)領域精選出若干個設計素描任務模塊,按照“經典作品評析、設計素描作業(yè)、作業(yè)互評、總結講評”的程序組織教學,把結構素描、精細素描、裝飾素描、意象素描、超現實素描、綜合材料素描、抽象素描和肌理素描的基本知識、基本技法融入具體的設計任務,在具體設計任務中有所側重地進行素描技法的教學和訓練,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教學效果。在設計素描任務模塊的選擇中,我們研究構建了體現課程模塊教學功能和可行性的評價指標體系,對不同課程教學模塊進行分析評價,根據綜合評價結果優(yōu)化選擇課程教學模塊,解決了不同專業(yè)方向學生的多元化需求。
1 課程教學模塊評價指標的選擇
借鑒價值工程的主要思想,學者們對課程教學價值評價進行了很多有益的探討,也為我們提供了有益的借鑒。[1,2,3,4]由于課程教學的功能和成本構成復雜且可測性差,利用傳統(tǒng)的功能成本分析方法優(yōu)化課程教學內容和學時分配比較困難。我們組織設計素描課程的改革,主要是更好地滿足不同專業(yè)方向學生的多元需求,讓大家在課程教學內容的選擇標準上形成共識,消除抵觸情緒,培養(yǎng)學習動力。因此,我們僅選擇反映課程教學預期功能和影響課程教學效果的重要指標,綜合評價不同課程教學模塊的設置價值。我們確定的評價指標包括:
1.1 理論知識學習功能
設計素描課程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本課程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能夠對生活中客觀事物的形態(tài)、結構、特征等進行分析、理解和重新設計。所選擇的課程教學模塊應該具有體現這些知識和原理的典型素材,便于在教學中展示并啟發(fā)學生理解掌握。
1.2 素描技法訓練功能
設計素描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生們不但要看懂別人的作品,還要能夠熟練掌握設計素描的基本技法技巧,通過造型變化和材料運用,正確表達自己的設計思想。所選擇的課程教學模塊應該有較好的設計作業(yè)選題,具備設計素描技法練習的條件。
1.3 設計能力培養(yǎng)功能
設計素描的基礎是素描,核心是設計,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是設計素描教學的中心。所選擇的課程教學模塊應該在培養(yǎng)造型能力和設計表現能力的同時,便于實現設計觀念的導入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啟發(fā),便于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為未來的設計實踐打好基礎。
1.4 綜合素質培養(yǎng)功能
教學的根本任務在于育人,課程教學在傳授知識和培養(yǎng)技能的同時,還應當具有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拓展職能。所選擇的課程教學模塊還應該在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動手能力,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責任感、榮譽感,培養(yǎng)審美情趣、生活情調和良好生活習慣等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
1.5 民族文化傳承功能
藝術是文化的重要載體,藝術教育擔負著傳承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責任。所選擇的課程教學模塊應當有利于優(yōu)秀民族文化傳承,有利于引導學生認識理解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自覺地把民族文化元素滲透到自己的設計意念中,創(chuàng)造出更多彰顯民族文化的藝術精品,做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傳承人。
1.6 與專業(yè)方向的相關性
現代藝術設計與產業(yè)的結合日趨緊密,藝術設計專業(yè)方向也越來越多,設計素描教學需要貼近專業(yè)需求,充分考慮后續(xù)的專業(yè)學習和擇業(yè)意愿。課程教學模塊的選擇應當在保證基本知識體系完整的基礎上,充分照顧多數學生的專業(yè)需求,優(yōu)先選擇與專業(yè)方向相關性強的教學內容,為后續(xù)的專業(yè)學習和就業(yè)奠定基礎。
1.7 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越是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越能夠起到理想的效果,選擇課程教學模塊還需要考慮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本專業(yè)領域的熱點內容、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具有挑戰(zhàn)性新穎性的內容、走出課堂的參觀見學和社會實踐、名師名家專題報告等內容,更受學生們歡迎,應該優(yōu)先選擇。endprint
1.8 教學組織的便捷性
不同的教學內容對教學組織方式、教學保障條件、教學學時的需求不同,預期教學效果也不同。課程教學模塊選擇應當優(yōu)先考慮教學組織方便、對教學條件要求低、教學過程可控性好、設計作業(yè)工作量適中、教學效果可測性好的內容,或者有特色優(yōu)勢教學資源可利用的教學內容。
2 課程教學模塊綜合評價的組織實施
2.1 確定評價指標的權重
評價指標體現大學課程教學的指導思想,不同專家對課程教學價值的理解存在差異,對各項指標的權重分配也難以取得一致意見。為了更好地體現專業(yè)基礎課的功能需求,我們分別邀請從事高校藝術教育的教師和高等教育研究的專家,經過充分的研究討論后,各自按照不重要、一般重要、比較重要、非常重要等4個檔次對各項評價指標進行定性評價,分別按照1-4分進行賦值,加權計算后得出各項評價指標的權重。分別為:理論知識學習功能(0.16)素描技法訓練功能(0.18)設計能力培養(yǎng)功能(0.17)綜合素質培養(yǎng)功能(0.11)民族文化傳承功能(0.07)與專業(yè)方向的相關性(0.12)學生參與的積極性(0.10)教學組織的便捷性(0.09)。
2.2 對各教學模塊進行評價
各種版本的設計素描課程教材,為課程教學模塊選擇提供了大量素材,我們通過梳理分析,從中篩選出17個課程教學模塊,組織參與本課程教學的教師按照5個檔次對所有模塊進行定性評價。理論知識學習功能、素描技法訓練功能、設計能力培養(yǎng)功能、綜合素質培養(yǎng)功能、民族文化傳承功能分別按照“非常強、比較強、一般、較差、很差”,與專業(yè)方向的相關性按照“高度相關、密切相關、一般相關、弱相關、不相關”,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按照“非常高、比較高、一般、不高、排斥”,教學組織的便捷性按照“非常方便、比較方便、一般、不方便、很困難”。對每項評價按照5-1分進行賦值,最有利于該模塊納入課程教學計劃得5分,最不利于該模塊納入課程教學計劃得1分,計算每個教學模塊各項指標的平均得分。
2.3 計算各教學模塊的綜合評分
根據各項指標權重和平均得分,對各課程教學模塊進行加權計算,得到相應的綜合評分。17個教學模塊的綜合評分分別為:機械產品設計(4.32)、建筑外觀設計素描(4.084)、室外景觀設計素描(3.86)、室內空間設計(4.31)、室內飾品設計(4.364)、家具設計(4.784)、鞋帽設計素描(3.49)、毛絨玩具設計(3.634)、箱包設計(4.328)、陶瓷工藝品設計(4.202)、動漫設計素描(3.796)、商業(yè)插畫設計素描(4.198)、商業(yè)包裝設計素描(4.082)、飲料瓶的設計(3.882)、裝幀設計(4.166)、詩詞意境表現(4.278)、電影海報設計(3.88)。
2.4 制訂課程教學計劃
綜合評分越高說明該模塊達成課程教學功能的可能性越高,越有利于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應該優(yōu)先排入課程教學計劃并在學時安排上優(yōu)先保證。反之,則說明該教學模塊列入教學計劃的價值不大。依據以上評價結果,結合我校藝術設計素描課的學時安排,我們把家具設計、室內飾品設計、箱包設計、機械產品設計、室內空間設計、詩詞意境表現、陶瓷工藝品設計、商業(yè)插畫設計素描等8個課程教學模塊納入課程教學計劃。
3 結束語
通過對課程教學模塊進行綜合評價,可以把專家和課程組的意見轉化為量化指標,有利于克服任課老師的局限性和隨意性,更好地制訂課程教學計劃,保證課程教學效果,其意義是不容置疑的,但對課程教學模塊的價值評價完全是主觀的,強烈依賴評價者的經驗或切身感受。在教學計劃制定環(huán)節(jié),熟悉本課程的教師最有權威作出“應然”的判斷;但在課程教學實施后,學完該課程的學生最有資格作出“實然”的判斷。為此,課程教學模塊的價值評價可以采取“專家課前評價與學生課后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優(yōu)化。在授課結束后,安排參加完課程學習的學生對各模塊的實際教學效果進行測評,測評成績作為進一步優(yōu)化課程教學內容的依據。需要注意的是必須妥善處理教師和學生在課程教學價值判斷上的沖突,教師通常更加注重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企圖盡量多地涵蓋本課程的知識點,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職業(yè)技能。而學生所關心的更傾向于能否順利拿到學分,能否學到真本事,能否對未來的就業(yè)有幫助。在兩者之間找好平衡點,發(fā)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凝聚形成教學合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課題項目]本文系河北地質大學教改項目“基于多元需求的設計素描課程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課題編號2014J03)”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羅斌,許家林.教育管理技術方法研究——課程重要程度的評價[J].價值工程,2001(3).
[2] 劉翔.基于模糊理論的高職通識教育課程評價體系[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
[3] 楊世偉.用功能評價系數法對課程進行價值分析[J].價值工程,2007(5).
[4] 陳學梅.多元化課程評價模式的建立[J].新課程(綜合版),201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