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化教學是當前教育改革所提出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教師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進行緊密結合,既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拉近學生和書本知識距離。筆者根據(jù)本人的教學經(jīng)驗以及對于高中化學學科教學的研究,對實施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有效途徑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化學的身影,高中化學不僅是一門理論性的學科,更是一門和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實驗性學科。在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場景現(xiàn)象其實都可以用化學來進行解釋。在進行高中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夠將書本上的知識和我們生活實際上的化學現(xiàn)象等結合起來進行講解,就可以極大提升學生對于化學的興趣,同時還可以更容易地講解清楚一些化學問題。
一、 用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引發(fā)學生化學興趣
在我國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是拿著課本進行宣講。這樣的講課方式很難引發(fā)學生興趣,學生也就很難融入到課堂中去?;瘜W作為一門與我們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可以說生活隨處充滿化學現(xiàn)象,教師如果能夠結合實際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創(chuàng)建出一個實際的場景來進行化學的講解,必定能極大地引發(fā)學生對于化學的興趣,讓學生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來。比方說,在為學生講解焰色反應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告訴學生焰色反應其實大家都見過,只是大家不一定知道,這樣一說立刻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師再告訴學生其實我們每次過年過節(jié)的時候放的煙花就是利用焰色反應才能產生各種各樣顏色艷麗的煙花。接下來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講解焰色反應的原理:焰色反應是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在火焰中燃燒產生不同顏色的反應,不同金屬的焰色反應會有不同的顏色。通過這樣的講解能夠讓學生深入淺出并且印象深刻地理解焰色反應,同時記住一些金屬焰色反應的顏色。
二、 從化學概念入手根據(jù)生活實際進行解釋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一定會涉及不少的化學概念,很多化學概念對于學生而言是較為生澀難懂的。這個時候教師就應該要從生活實際出發(fā)來為學生進行引導和講解。對于學生而言,他們第一次接觸到一些較難理解的概念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一些比較有針對性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去理解和解決。然后,通過總結實際問題中的解決方法和解決思想,再將其中的解決方法與思想和剛剛學習的化學概念進行對比理解。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自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時也能讓學生對于生澀難懂的化學概念較為容易的理解。
三、 理論結合生活實際來開展化學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學科,如果完全脫離實際進行教學,教師的教學難度會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難度也會增加。因此,化學實驗是高中化學教學一項必不可少的教學項目。進行化學實驗的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化學反應原理、化學反應過程以及化學實驗的結果,如果能將化學實驗和實際生活中的常見資源進行結合,然后開展化學實驗教學就更能拉近學生與化學之間的距離,降低學生對于化學的陌生感,讓學生能夠對化學有更大的興趣,同時能夠更快地融入化學實驗中去。
進行化學實驗之前化學教師一定要為學生做好演示實驗教學,教師的演示實驗對于學生之后進行的自主實驗來說將起到一個關鍵的作用。因為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完全是在教師的演示實驗基礎上進行的,所以在演示過程之前,教師應該事先講清楚實驗的操作步驟,讓學生不至于一頭霧水地就看教師進行實驗;然后在演示實驗過程中,教師應該力求細致地講解每一步的具體操作,讓學生不至于在操作過程中出錯,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最后在演示實驗完成之后,教師應進一步強調實驗的操作注意事項,保證學生實驗的準確性和安全性。
比方說,在進行簡單的粗鹽提粗實驗的時候,教師應該在演示實驗之前給學生講清楚:這個實驗所需要運用到的化學實驗器材,如漏斗、濾紙、玻璃棒、酒精燈、鐵架臺以及坩堝、坩堝鉗等實驗器具,然后再為學生講解實驗的具體步驟:先取4g的粗鹽溶于12ml水中,然后用玻璃棒進行攪拌使之混合均勻,接下來進行過濾,過濾的時候要讓溶液沿著玻璃棒從三層濾紙那邊進行過濾,再接下來就是進行蒸發(fā)工作,把濾液倒到蒸發(fā)皿中,放于鐵架臺用酒精燈進行加熱,同時玻璃棒不斷進行攪拌即可得到提純的粗鹽。演示實驗之后,不要馬上讓學生進行實驗而是要講實驗的注意事項,在進行這個實驗的時候主要就是三層濾紙的制作以及酒精燈的使用和熄滅流程;在這些全部完成之后再讓學生進行實驗,學生就可以高效地完成實驗,加深對粗鹽提粗的認識。
四、 布置生活化課后練習來加深對化學理解
所謂“溫故而知新”,就是讓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再一次的學習然后從中發(fā)現(xiàn)之前沒掌握或者不理解的知識,課后練習正是一個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再一次回顧理解的好方法。所以,對高中化學教師而言為學生布置課后的化學作業(y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布置怎樣的課后習題才是最好的呢?在我看來,為學生布置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課后作業(yè)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因為化學本身就來源于生活,所以設置一些和生活息息相關的課后作業(yè)不但不會讓學生感到作業(yè)壓力大,反而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進行學習,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五、 合理利用生活資源來進行化學課外研究
化學這門學科與生活充滿著密切的聯(lián)系,而我們當前社會迅速發(fā)展,各種生活資源相對以前豐富得多。所以我們應該對這部些生活資源加以合理的運用,組織學生開展更多的課外的化學生活研究,這不僅可以增長學生的化學知識,更能夠鍛煉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對學生將來走向社會進一步發(fā)展有著極大的幫助。
總之,在高中化學課堂實施生活化教學,將各種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對于化學這門學科的興趣,更能提升學生化學學習能力和水平。與此同時,進行生活化教學有助于學生從生活出發(fā)思考問題,能夠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不再受到局限和約束。
參考文獻:
[1]文慶城,李風.提升學生對化學的理解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4(8-9):46.
[2]李名成.提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探究[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2).
[3]吳霞.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探究與實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4(18).
作者簡介:陳俊生,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第一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