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麗
[摘 要]想象是創(chuàng)新的源泉。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教材文本的內(nèi)容特點引導學生進行想象,發(fā)展學生的想象能力。在課堂上,教師可通過引入畫面、敘述故事、抓住情節(jié)和朗讀等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想象;情節(jié);朗讀;故事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8)34-17-02
創(chuàng)新能力是人才的一個標志。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越來越關(guān)注學生的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母語,語文的實用性很強。只有不斷地進行語文實踐,才能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發(fā)展。那如何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呢?
一、引入畫面,引發(fā)學生想象
小學生的形象思維活躍,這可從他們喜歡看動畫片、動漫書以及各種寓言故事可以看得出來。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可通過圖片來引導學生學習,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通過圖片來學習古詩詞,不僅可以減少學生的認知負擔,而且也是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徑。比如,教學二年級賀知章的《詠柳》一詩:“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蔽野严冗@首詩詳細地給學生講一遍,然后讓他們根據(jù)自己對這首詩的理解進行繪畫。一個學生就在自己的畫里畫了柳樹、燕子、喜鵲、草坪,溪水、春風等能代表春天的景物。一個學生畫的“春風”帶著一把把小刀。他興奮地對我說:“老師,柳葉就是被春風這樣一片片剪出來的,好厲害啊!”他的想象能力讓我驚嘆不已。我表揚他道:“對啊,跟你一樣的厲害。能畫出這么奇特的畫,真棒!”在我的表揚下,他不好意思地笑了,在剩下的課堂時間他聽得很認真。通過畫面,學生在輕松中學完了這首古詩,領(lǐng)悟了古詩蘊含的意義。因為低年級的學生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并不強,有時候就算教師講得再清楚,他們也不能百分之百地聽懂,同時他們自己心中的感受也無法用語言精準地表述出來,所以借助畫筆,學生可以展開自己的想象,并用語言描繪自己所畫的內(nèi)容,能有效地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
二、敘述故事,催化學生的想象
葉圣陶先生說:“塑造出會思考能創(chuàng)造的人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本幑适录刃枰獙W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又讓學生的想象能力得到發(fā)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把文本中一帶而過的地方補充具體,對含蓄的內(nèi)容通過再造想象而使得它更加完整。如,教學《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一文時,由于教材只說了七種節(jié)日,我借題發(fā)揮,讓學生寫一寫除了文中說的七種節(jié)日之外的節(jié)日,對體裁不做任何的限制,可以任意發(fā)揮、自由創(chuàng)作。在第二天的課堂上,我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都認真地完成了這個任務。有的學生寫的是記敘文——《我和節(jié)日的故事》,有的學生寫的是說明文——《老家的節(jié)日》,還有的學生以詩歌——《快樂的節(jié)日》形式來完成。在他們朗讀“節(jié)日故事”時,課堂氣氛非常活躍。課后,我把學生的這些富有想象力的文章,都貼在教室后面的板報上,同時以小紅花作為鼓勵,激勵他們在以后的課堂學習中,繼續(xù)發(fā)揚,以發(fā)展他們的想象能力。這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的哲理性。小學生的想象力是無限的,他們奇妙的想法創(chuàng)作出富有靈感的作品。
三、借助朗讀,促進學生的想象
在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學生因興奮而思維敏捷,思路也向縱向、橫向、逆向等多個方面打開,學生的想象和觀察力得到有效的發(fā)展。在教學中,教師要好好利用語文實踐活動這個不可多得的機會,對課堂已經(jīng)學習過的知識進行延伸拓展,以鞏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比如,在學習《青蛙賣泥塘》這篇課文時,我在班上舉行了一場朗讀活動,讓學生每八個人一組。每個小組的學生分別扮演“青蛙”“老?!薄耙傍啞薄靶▲B”“小兔”“小狐貍”“小蝴蝶”“小猴子”等角色來進行朗讀。朗讀后,我進行評比,對取得第一的小組進行獎勵。為了能夠在朗讀活動中取得成功,學生根據(jù)自己在動畫片里看到過的動物形象來展開想象,從肢體動作到表情、語氣、語調(diào)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像小青蛙說話時是鼓著腮幫子的,小猴子愛抓自己的腦袋和耳朵,他們都在朗讀中表現(xiàn)出來,得到了全班學生熱烈的掌聲。通過這次朗讀活動,我理解了“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道理。學生用他們豐富的想象塑造了一個個生動的形象,獲得了對文本的深刻認識。
四、抓住情節(jié),放飛學生的想象
雨果曾經(jīng)說過:“想象就是深度。沒有一種精神機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對象機能,這是偉大的潛水者。科學到了最后階段,便遇上了想象?!边@句話充分說明了科學的進步和想象是分不開的,二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小學生雖然閱歷少,但他們不受各種條條框框的束縛,他們的思維完全處于自由的狀態(tài),精神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未知。而好奇是打開想象的鑰匙。如果教師能夠以恰當?shù)姆绞揭龑W生表達他們頭腦中的各種想法,并且和他們一起討論,分析這些想法的源頭,給予鼓勵和肯定,就能有效放飛學生的想象,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如,在學習《“番茄太陽”》這篇課文時,我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一個任務:“作者在聽明明說:‘阿姨,媽媽說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給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長大了,我把我的腿給你,好不好?這一句話時,為什么當時就淚流滿面了?大家展開想象并寫下作者當時給明明說了什么話?!痹趯W習這篇課文時,學生被文章中生動的情節(jié)所吸引住。因此,他們對這個作業(yè)特別感興趣。有的學生和自己的同桌討論起來了。過了幾分鐘后,一個學生站起來說:“作者因為感動而哭,并對明明說:‘好的,這個鋼筆你拿著,我去找你的時候,你就會認出阿姨來。并親吻了可愛的明明。”另一個學生緊接著說道:“聽了明明的話,作者相信會有好心人給自己捐腿而開心地哭了,然后摸著明明的頭,對她說道:‘明明真是個好孩子。等你長大了,記得來看阿姨,阿姨跳舞給你看。說完,作者就抱了抱明明,囑咐她以后要好好愛護自己的眼睛。”在聽完這兩個學生的續(xù)寫之后,其他學生也紛紛讀了自己的續(xù)寫。學生的想象力真的很豐富。只要你給他們提供“樹苗”,他們就會還你一片“森林”。因此,教師要在恰當?shù)臅r機給他們提供有趣的素材,使他們通過自己的想象進行拓展,從而塑造出一個個生動的形象,震撼我們的心靈。
總之,想象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情感,而且還可以促進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讓學生掌握學習的規(guī)律,學會學習。因此,教師應該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使他們成為一個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
(責編 韋 雄)